-
公开(公告)号:CN117923980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091656.2
申请日:2024-01-23
Applicant: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桑葚菌核病的复合肥料,属于病害防治技术领域。防治桑葚菌核病的复合肥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农作物秸秆40~50份、甘蔗渣10~15份、牛粪20~30份、日向石10~12份、腐殖酸10~15份、微生物菌剂3~4份、多孔炭氮负载微生物复合物5~8份、尿素10~15份、氯化铵8~10份和硫酸钾7~8份。本发明的复合肥料可以在减少化学药剂使用的同时,提高菌核病的防治效果,克服了化学药剂大量使用造成的农药残留及抗性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730865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630716.5
申请日:2023-12-01
Applicant: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南昌市新建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IPC: A01N63/23 , A01N43/653 , A01N65/42 , A01N25/04 , A01P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治水稻穗腐病和弯孢霉叶斑病的复配剂。该防治水稻穗腐病和弯孢霉叶斑病的复配剂,杆状杆菌制剂:4%‑5%、大蒜提取物:2%‑3%、氟环唑:0.3%‑0.5%、硫的水悬浮剂:1.5%‑2%、乳化剂:1%‑3%分散剂:0.5%‑2%、稳定剂:0.1%‑1%、溶剂、增稠剂:0.1%‑1%、渗透剂:0.5%‑2%、pH调节剂、抗沫剂:0.1%‑0.5%。该防治水稻穗腐病和弯孢霉叶斑病的复配剂,通过杆状杆菌制剂、大蒜提取物,以及低浓度的氟环唑增加对益虫的保护效果,避免造成益虫的死亡,以及增加代谢的速度,解决了造成药效下降,对有益的微生物和昆虫有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49836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49392.4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华南农业大学
IPC: A01N65/20 , A01N65/16 , A01N65/34 , A01N65/08 , A01N65/06 , A01N65/12 , A01N65/18 , A01N65/22 , A01N65/28 , A01N43/16 , A01N59/16 , A01N59/20 , A01N43/12 , A01N43/653 , A01N33/22 , A01P3/00 , A01P21/00 , A01P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井冈霉素80~90份、中药提取膏30~45份,中药原药10~20份、白炭黑15~19份、硫酸铜10~17份、壳聚糖12~16份、赤霉素9~15份、戊唑醇5~9份、复硝酚钠1~5份、乳化剂2~4份、增效剂1~3份。通过中药原药中的皂角、地榆、闹羊花、无患子皮成分协同杀菌,增强植株免疫力延缓井冈霉素的分解,同时中药提取膏中的金银花、蒲公英、巴豆、黄花蒿的提取物在杀菌、抗病毒和提高植物抗性方面与井冈霉素互补,从而使井冈霉素的作用更持久,单次施药持续时间更长,节省了人力和物力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40486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55416.X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黄岛海关综合技术服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药化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治芦笋茎枯病、芦笋褐斑病的杀菌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多粘类芽孢杆菌20~25份、苏云金杆菌20~25份、木霉菌12~18份、苦参碱20~25份、大蒜素20~25份、波尔多液22~24份、分散剂15~20份、崩解剂15~20份、乳化剂12~18份、消泡剂12~18份和防冻剂15~20份,所述分散剂为木质素磺酸盐,所述崩解剂为羧甲基淀粉钠。通过采用生物源多粘类芽孢杆菌、苏云金杆菌和木霉菌,植物提取物的苦参碱和大蒜素这些作为主要成分,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土地污染和农产品农药残留,有力地守护了生态平衡和食品安全,提供更绿色、健康的芦笋。
-
公开(公告)号:CN119302309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421274.8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防治稻瘟病病害组合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治稻瘟病病害的组合物,该防治稻瘟病病害的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三环唑10‑20份、戊唑醇20‑30份、吡唑醚菌酯5‑15份、枯草芽孢杆菌3‑8份以及助剂5‑10份,所述助剂包括以下百分比计的原料:分散剂10%‑35%、润湿剂5%‑25%、稳定剂5%‑20%、消泡剂1%‑10%、抗冻剂5%‑20%。本发明中,通过三环唑与戊唑醇组合,从而改善了传统防治稻瘟病病害的组合物长期使用单一或少数几种化学药剂,使得稻瘟病菌产生抗药性,导致需要不断增加药剂,从而产生了防治成本增加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214173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350385.4
申请日:2024-09-26
Applicant: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IPC: A01N63/38 , C12N1/14 , C12N1/20 , A01N63/28 , A01N63/25 , A01N61/00 , A01N59/16 , A01N59/20 , A01N59/26 , A01N43/78 , A01N43/16 , A01P3/00 , C05G3/60 , A01N65/42 , A01N65/28 , A01N65/24 , A01N65/20 , A01N65/10 , A01N65/08 , C12R1/885 , C12R1/465 , C12R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花生根腐病的微生物菌剂及其应用,属于植物病害防治技术领域。所述微生物菌剂由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绿色木霉菌1~5份、细黄链霉菌1~5份、多粘类芽孢杆菌5~8份、中药提取物100~180份、维生素B10.5~2份、海藻酸钠25~50份、腐殖酸10~20份、钼酸锌1~5份、硫酸铜5~10份、磷酸亚铁5~10份。本发明的微生物菌剂以绿色木霉菌、细黄链霉菌和多粘类芽孢杆菌作为生防菌株,以中药提取物、维生素B1、海藻酸钠为辅料,以腐殖酸、钼酸锌、硫酸铜、磷酸亚铁为营养补充剂,在抑制根腐病菌、降低根腐病发病率的同时,还能提高花生抗性和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138245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290418.0
申请日:2024-09-14
Applicant: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IPC: A01G13/00 , A01B79/00 , A01G22/10 , A61L2/23 , A01N47/18 , A01N47/34 , A01N63/38 , A01N63/22 , A01N43/653 , A01N43/54 , A01P3/00 , A01P21/00 , A01P7/04 , A61L10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芦笋茎枯病防治方法,涉及植物病害防治技术领域。该芦笋茎枯病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用经过选育的对茎枯病具有较强抗性的芦笋品种进行种植,并进行土壤处理,对芦笋品种进行肥水管理,并整枝打杈;在芦笋种植前,将有益微生物菌剂施入土壤中,定期喷洒药剂进行防治,一旦发现病害,及时喷施针对性的杀菌剂;在田间不同区域设立监测点,定期观察芦笋植株的生长状况,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发现病害的发生趋势,调整防治措施。本发明通过综合运用抗病品种选择、土壤处理、合理种植密度、肥水管理、整枝打杈、有益微生物引入、天敌保护、化学防治、加强监测和物理防治等多方面措施,有效降低了芦笋茎枯病的发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060904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361113.4
申请日:2024-09-27
Applicant: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IPC: C12N1/20 , C12N1/14 , C12N1/16 , C12N11/02 , A01N63/23 , A01N63/38 , A01N63/32 , A01P3/00 , C12R1/07 , C12R1/885 , C12R1/8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水稻立枯病的微生物菌剂及其应用,属于植物病害防治技术领域。该微生物菌剂由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苏云金芽孢杆菌3‑7份、长枝木霉菌2‑5份和酿酒酵母菌1‑3份、麸皮70‑100份、维生素B10.2‑0.6份、腐殖酸5‑10份和磷酸亚铁5‑10份。本发明的微生物菌剂以苏云金芽孢杆菌、长枝木霉菌和酿酒酵母菌作为生防菌株,对丝核菌具有抑制作用,当苏云金芽孢杆菌、长枝木霉菌和酿酒酵母菌三者共同添加到微生物菌剂中时,水稻出苗率的改善效果明显。本发明的水稻立枯病防治方案中微生物菌剂环保且可持续,本发明通过增强作物自身的抗性及生物多样性,减少化学农药的依赖,促进农业生态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118901516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56279.4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黄岛海关综合技术服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芦笋茎枯病防治方法,本发明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并且在播种前使用物理杀菌法将种子进行杀菌,在种植前,将土壤进行深翻、紫外灯杀菌和施肥,在芦笋生长到第七天时,使用有机肥料进行植株施肥,在芦笋生长到第10天时,使用微生物进行植株施肥,在芦笋生长到第12天时,使用生物防治与自然防治的方式结合进行植株枯病防治稳固,在收获后,将清理残余的根茎和枯叶,并翻新土壤,为下一批芦笋种植做准备,整个步骤不仅有助于芦笋的健康成长,而且通过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有效防止了环境污染和防治效果不稳定的问题,实现了生态友好型的芦笋种植模式,并且该方法操作简单,为芦笋的可持续种植增加了健康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8879478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06005.4
申请日:2024-07-08
Applicant: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稻曲病检测装置及检测工艺,涉及稻曲病检测技术领域,包括放置箱,所述放置箱一侧的顶部安装有挤压机构,所述放置箱一侧的中部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放置盘。本发明通过螺纹杆与挤压机构等结构的设置,实现了将PCR管插接于插接槽的内部,通过夹持机构对PCR管进行夹持,使得PCR管与放置盘卡接,通过调节电机的设置,使得支撑板在收纳槽的内部滑动,使得PCR管在拿取与放置更加方便,且通过挤压机构与扩增设备的相互配合,使得该稻曲病检测装置可以对水稻种子进行自动检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