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NbN /石墨复合糊电极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41362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796227.4

    申请日:2019-08-27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NbN/石墨复合糊电极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硫酸:和高碘酸钾对纳米石墨粉进行预处理,得预处理纳米石墨粉;采用1-乙烯基-3-丁基咪唑三氟甲磺酸盐溶解丝瓜络制得复合胶黏剂;然后,在玛瑙研钵中,按如下质量百分比加入,纳米氮化铌:42~46%,预处理纳米石墨粉:22~26%,复合胶黏剂:14~18%,液体石蜡:16~20%,研磨均匀成碳糊状,然后将其碳糊装入连有导线的内经为Φ6mm的玻璃管内,得纳米NbN/石墨复合糊电极传感器。本申请所制备的碳糊电极比普通的碳糊电极导电性能提高6~8倍,电化学窗口宽、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表面易更新、残余电流小等优点。检测虾青素灵敏度高,选择性好。

    一种用于检测微囊藻毒素LR的光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78499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675446.9

    申请日:2022-06-1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检测微囊藻毒素LR的光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湖水中微囊藻毒素LR的检测。本发明采用Ti3C2Tx负载的TiO2纳米阵列作为光敏基底材料,TiO2性能稳定,价格低廉,而Ti3C2Tx具有类似于金属的性质,具有优异的导电性与较强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能够有效改善TiO2的电子空穴复合并提升其可见光响应。本发明所采用的材料复合方案保留了TiO2纳米阵列的微观结构,使其能够作为良好的传感载体保证信号输出的稳定性,通过离子束溅射引入金纳米离子,为适配体的固定提供了更多活性位点,而微囊藻毒素LR更是作为一种天然的电子供体实现了由自身浓度到可视化光电流信号的传感转换。

    一种基于富氧空位CeO2电致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66289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010571720.9

    申请日:2020-06-2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富氧空位CeO2电致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属于新型纳米材料领域与生物传感技术领域;首次提出一种高浓度氧空位增强CeO2电致化学发光性能的方法,通过硼氢化钠常温还原法制得富氧空位CeO2,高浓度氧空位可改善CeO2电子结构,显著增强其电子迁移率,与传统方法制备的CeO2纳米材料相比,富氧空位CeO2具有更高的发光效率,基于纳米金优异的导电性与生物相容性,本发明以纳米金功能化富氧空位CeO2作为信号源研制一种无标记型免疫传感器并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疾病标志物CYFRA 21‑1的实际样品检测,检出限至25 pg/mL,线性范围50 pg/mL‑50 ng/mL,在非小细胞肺癌早期诊断中具有明显的潜在应用价值。

    一种用于检测乳腺癌细胞表面跨膜糖蛋白CD44的光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78669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703445.0

    申请日:2022-06-21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检测乳腺癌细胞表面跨膜糖蛋白CD44的光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分为三步,先通过水热法在FTO导电玻璃表面负载TiO2纳米阵列,再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在TiO2纳米阵列表面均匀溅射Ag纳米层,最后将TiO2‑Ag浸入硫化钠溶液中实现Ag的局部硫化得到光电转换体TiO2‑Ag‑Ag2S纳米复合阵列;然后利用透明质酸和跨膜糖蛋白CD44的主客体识别作用以及DNA链置换反应实现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表面跨膜糖蛋白CD44的提取;最后通过生物偶联与共价键合,实现光电材料与目标物在导电界面的组装,该传感器制备方法相较于其它已经报道的方法可控性强,特别是获得了具有良好信号输出稳定性的传感界面。该方法提到的方案与流程在材料合成、光电化学传感、细胞检测等领域有重要借鉴。

    一种基于铁蛋白封装Ir(ppy)3的生物传感器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41295B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1910787984.5

    申请日:2019-08-26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铁蛋白封装Ir(ppy)3的生物传感器制备方法,属于新型纳米材料领域与生物传感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pH引导的蛋白解聚/重组法,在去铁铁蛋白Ft内部封装大量三(2‑苯基吡啶)合铱Ir(ppy)3分子得到Ft‑Ir(ppy)3作为电致化学发光ECL能量供体,以玻碳电极表面修饰纳米金作为ECL能量受体,首次基于Ir(ppy)3优异的ECL性能及其与纳米金的ECL共振能量转移原理提出了一种制备简单、成本低、反应能耗低、绿色环保、灵敏度高的生物传感器制备方法,并将其应用于类胰蛋白酶的实际样品检测,检出限低至1.3 fg/mL,线性范围宽至5 fg/mL‑100 ng/mL,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具有较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一种光电化学17β-雌二醇适体传感器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41361B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1910776014.5

    申请日:2019-08-2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硫化铟硫化镉共敏化铈掺杂二氧化钛的光电化学17β‑雌二醇适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属于光电化学传感器领域。本发明利用简单的水热法得到铈掺杂的二氧化钛作为基底材料并获取光电流,硫化铟敏化后的铈掺杂二氧化钛,光电转换效率大大提高,吸收光范围增大。在硫化镉的共同敏化下,三者导带位置呈阶梯式降低,有利于电子的快速转移,提供理想的光电流信号。结合适体与17β‑雌二醇特异性识别作用,实现17β‑雌二醇的高灵敏度检测,其检测限为3.98 fg/mL,这对17β‑雌二醇的分析检测有重要意义。

    一种基于CeO2@SnS2促进鲁米诺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55786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787978.X

    申请日:2019-08-26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CeO2@SnS2促进鲁米诺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属于新型纳米材料领域与生物传感技术领域;本发明基于电致化学发光ECL技术,首次以铁蛋白共价交联鲁米诺(Ft-luminol)作为信号源,以CeO2@SnS2作为促进剂,利用CeO2@SnS2对鲁米诺优异的协同催化作用对检测信号进行有效放大,提出了一种制备简单、成本低、反应能耗低、绿色环保的生物传感器制备方法,并将其应用于降钙素原的实际样品检测,检出限低至1.6 fg/mL,线性范围宽至5 fg/mL-100 ng/mL,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具有较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一种乙醇氧化酶修饰复合糊电极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41373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796251.8

    申请日:2019-08-27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乙醇氧化酶修饰复合糊电极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纳米氮化铌、氧化纳米石墨粉、复合胶黏剂和液体石蜡,制得纳米NbN/石墨复合糊电极传感器;采用环氧基硅烷偶联剂对上述糊电极进行预处理,采用去离子水,乙醇氧化酶,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黄原胶制得乙醇氧化酶固定液固定液;采用滴涂法将乙醇氧化酶固定液固定液滴涂到环氧基硅烷偶联剂预处理纳米NbN/石墨复合糊电极,得到乙醇氧化酶修饰复合糊电极传感器。该电极传感器具有比普通的碳糊电极导电性能高,对乙醇具有专一识别性,灵敏度高,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化妆品、生物、环保检测等相关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