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09873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439528.3
申请日:2022-04-25
Applicant: 浙江华云电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IPC: H02J3/38 , H02J3/36 , G06F30/20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锁相环并网电压源型换流器小干扰稳定性判别方法,先建立含PLL的VSC经输电线路接入无穷大系统的数学模型;然后得到系统的稳态方程并求出系统的平衡点;接着对系统数学模型做线性化处理,通过拉普拉斯变换得到频域方程;进行简化处理后进而得到单输入单输出(SISO)模型;最后由经典劳斯判据推导出带锁相环的并网电压源型换流器稳定的充要条件,进而得到简化的充分条件。本发明清晰地表征了并网VSC小扰动稳定性与VSC控制器参数、线路参数、系统运行方式之间的解析关系;既可用于定性分析影响系统稳定性的关键因素,揭示系统失稳机理,也可用于指导VSC控制器参数设计和系统运行方式制定。
-
公开(公告)号:CN114362160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210027034.4
申请日:2022-01-11
Applicant: 浙江华云电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比例均分原则的碳排放及绿电追踪方法、装置,属于电气工程技术领域。所述追踪方法利用电网终端感知设备对电网每个母线输入输出潮流数据的采集;计算全网单位发电碳排放量,对火电厂产生电量和新能源电厂发电量除以单位发电碳排放量得到各发电单位的碳排放量和等价碳中和量;利用基于潮流分布、输配电线路及设施的损耗以及负荷的位置及大小,通过将碳排放和碳中和贡献均分到每单位用电或损耗功率,利用从发电侧逐点迭代的方法,得到电网全过程的等效碳排放和碳中和贡献。本发明方法为提高储能及用户新能源消纳提供额外积极性,并为火力发电单位进行低碳改造提供额外积极性,可有效协调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相关机制实行。
-
公开(公告)号:CN112561207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564891.5
申请日:2020-12-25
Applicant: 浙江华云电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气象因素的电网负荷预测方法、装置和电力系统,所述电网负荷预测方法包括:根据待预测日和历史日的相关因素特征,确定待预测日的负荷初步预测结果;确定待预测日和相似日的负荷偏差预测结果;将所述负荷初步预测结果与所述负荷偏差预测结果进行叠加,计算得到待预测日的负荷最终预测结果。本发明通过采用该方法能够对短期电网负荷进行精准预测,且预测精度不易受气象等相关因素影响,该预测方法能够为电网规划和电力设计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9286168A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811261420.X
申请日:2018-10-26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浙江华云电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曦冉 , 来聪 , 何英静 , 李帆 , 沈舒仪 , 朱克平 , 王婷婷 , 章敏捷 , 郁丹 , 蔡优悠 , 陈旭阳 , 徐旸 , 谷纪亭 , 邹波 , 胡哲晟 , 但扬清 , 牛威 , 周海波 , 施进平 , 何东 , 冯伟 , 常安 , 李青 , 翁华 , 吴君 , 唐人 , 周林 , 刘林萍 , 吕韵 , 张代红 , 李春 , 王思远 , 赵勇 , 赵聪 , 张会旭 , 孙擎宇 , 杨卓然
IPC: H02G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出线间隔双层构架双出线布置方式。目前的双层构架出线结构中,构架上层的三相绝缘子悬挂位置在下层三相绝缘子悬挂位置的正上方,整体形成空间矩形,这在汇总进线时存在导线间电气距离较小或不足的问题。本发明包括采用双层布置的出线间隔构架,所述的出线间隔构架共接入双回线路6根导线,在出线间隔构架上的导线绝缘子悬挂点从左到右呈“L”及倒“L”或“7”形分布,整体形成垂直于地面的矩形,出线后直接接入同塔双回第一级出线铁塔。本发明在有效缩减出线间隔出口构架整体宽度、减少第一级塔数量及占地的同时,能有效确保线路空间分布的科学性及线路不发生交触。
-
公开(公告)号:CN109242191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098459.4
申请日:2018-09-20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浙江华云电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曦冉 , 沈舒仪 , 何英静 , 来聪 , 章敏捷 , 郁丹 , 蔡优悠 , 陈旭阳 , 牛威 , 周海波 , 施进平 , 但扬清 , 李帆 , 王婷婷 , 何东 , 冯伟 , 常安 , 李青 , 翁华 , 吴君 , 唐人 , 周林 , 刘林萍 , 吕韵 , 张代红 , 李春 , 胡哲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供区双路径自适应负荷预测方法。电网规划中由于网架的变化较快,经常出现上下级供区负荷预测对应困难的情况。本发明采用兼容顶层规划预测与底层网络自校验的双路径自适应负荷预测;同时采用改进萤火虫算法及U型自校验方法对负荷情况进行层级关联,并结合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两种负荷预测、分配方式的优点,对预测结果进行修正。本发明采用高压配电网供区自预测后向上汇总,地区宏观预测后向下分配等两条路径进行负荷预测、分配、校核,差额反馈回最顶层再次分配;通过迭代后使得误差小于门槛值,最终获得地区内输配电网主要电压层级的供区负荷值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4709873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210439528.3
申请日:2022-04-25
Applicant: 浙江华云电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IPC: H02J3/38 , H02J3/36 , G06F30/20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锁相环并网电压源型换流器小干扰稳定性判别方法,先建立含PLL的VSC经输电线路接入无穷大系统的数学模型;然后得到系统的稳态方程并求出系统的平衡点;接着对系统数学模型做线性化处理,通过拉普拉斯变换得到频域方程;进行简化处理后进而得到单输入单输出(SISO)模型;最后由经典劳斯判据推导出带锁相环的并网电压源型换流器稳定的充要条件,进而得到简化的充分条件。本发明清晰地表征了并网VSC小扰动稳定性与VSC控制器参数、线路参数、系统运行方式之间的解析关系;既可用于定性分析影响系统稳定性的关键因素,揭示系统失稳机理,也可用于指导VSC控制器参数设计和系统运行方式制定。
-
公开(公告)号:CN117611195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726270.6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浙江华云电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IPC: G06Q30/018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市级电力碳排放测算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省份内每个市级区域的本地零碳发电量、本地含碳发电量、本地发电碳排放量和分摊电量;根据市级区域的省外来电力调入调出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统调的火电机组的年发电量,以及分摊电量、火电机组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和目标省份的火电每千瓦时电量对应的发电标准煤耗,确定全省分摊碳排放因子;根据本地发电碳排放量、分摊电量以及全省分摊碳排放因子,确定市级区域的电力碳排放量。本发明不仅解决了激励市级层面发展本地清洁电源力度不够问题,而且解决了碳减排测算与规划、运行管理体制不对等问题,还解决了省市两级碳达峰目标上下联动和衔接不足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477668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428826.3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浙江华云电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碳流追踪的发电机组输出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基于电力系统的基础数据计算负荷侧和电源侧承担的网损碳排放,基于电源侧承担的网损碳排放构建机组组合优化模型及模型对应的潮流等式约束和碳流等式约束,然后求解系统发电成本和发电侧碳排放成本的成本之和最小时,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然后根据负荷侧承担的网损碳排放及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构建负荷侧低碳需求响应模型及模型对应的新能源发电占比约束、网架约束、传统机组运行模拟约束、储能运行约束以及系统备用约束,求解需求侧响应成本和负荷侧碳排放成本的成本之和最小时,负荷的时间分布,最后根据负荷的时间分布重新对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进行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16911467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1166833.0
申请日:2023-09-12
Applicant: 浙江华云电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50/06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再生能源出力的预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应用于可再生能源出力预测技术领域,包括:本申请通过构建可再生出力主要影响因素集合,据此筛选相似时段,集成了具有残差连接的ESN和CNN架构,其中结合了ESN来提取时间信息,结合了CNN网络来提取空间信息,然后将混合模型的输出作为依据以进行最终预测,从而提高性能,ESN和CNN是通过残差连接的,可以通过重新处理前面的激活函数来解决特征表示中的消失梯度问题及其长期时间依赖性,与单一方法或其他混合方法相比,该方法提供了更好的预测精度和更低的时间复杂度,错误率显着降低,计算复杂度更低。
-
公开(公告)号:CN116845880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884376.2
申请日:2023-07-18
Applicant: 浙江华云电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 H02J3/38 , G06N3/045 , G06N3/047 , G06N3/048 , G06F18/23 , G06F18/25 , G06Q50/06 , G06N3/084 , G06N3/09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气象要素的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气象要素数据进行编码归一化处理后作为输入特征;基于输入特征利用预测模型得到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结果。其中预测模型包括学习模块、Transformer模型以及融合模块,学习模块用于学习气象要素中各要素的影响因子输出学习结果,Transformer模型用于提取输入特征的特征向量,融合模块用于融合学习结果以及特征向量输出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结果。本发明的一种基于气象要素的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方法实现实时、准确的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