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实现同层及层间介质的可靠性测试结构及实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38710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589132.6

    申请日:2024-05-13

    Inventor: 徐辰晓 李云龙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可实现同层及层间介质的可靠性测试结构及实现方法。本发明可靠性测试结构是在相邻金属层间构建互不连通的第一测试通路和第二测试通路;第一测试通路由各自分布在不同金属层的下层水平金属线、上层水平金属线交错连接;第二测试通路由各自分布在不同金属层的下层纵向金属线、上层纵向金属线交错连接;下层水平金属线和上层水平金属线存在交叠区域,下层纵向金属线和上层纵向金属线存在交叠区域。本发明可以在同一个TSK结构里同时考量Mn/V1/Mn+1层的电阻和电容情况,并提取出当前结构的总RC曲线,方便后道工艺的电性测试和可靠性测试,以及后道工艺相关的工艺优化,且能够实现TSK测试方法的多样性。

    一种宽温域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强度实时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88321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322658.X

    申请日:2023-10-1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宽温域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强度实时测试方法,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领域,旨在为变温环境下热塑性复合材料界面强度实时测试以及高温下热塑性树脂软化后的界面强度测试提供新的方法。本发明在变温环境中通过测量内嵌在热塑性树脂中的磁性纤维阻抗来实现宽温域下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强度实时测试。该方法测试简便、测试效率高、适用范围广、可实现‑60℃~150℃宽温域下的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强度实时测试,对材料高低温复杂环境下服役安全提供数据支撑和性能保障。

    一种具有止血功能的难溶性多糖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08096B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310222368.8

    申请日:2013-06-0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止血功能的难溶性多糖复合物,包括难溶性多糖和血液成分,血液成分是全血或血浆,所述的难溶性多糖是不溶于全血或血浆的高分子多糖。本发明通过将血液成分与难溶性多糖混合,使血液成分在难溶性多糖表面均匀分散地发生凝血反应,使凝血过程中产生的凝血因子被难溶性多糖表面吸附,并保持较高的促凝血活性,从而得到凝血效果极好的复合止血材料。本发明制备难溶性多糖复合物的方法简单,使用便利、安全,可广泛用于创伤和手术止血。与其他医用材料、医疗器械组合,可制成创可贴、输液贴、自粘敷料、片剂和胶囊芯料、手术包、急救包等,同时利用其吸附性能等特点吸附抗菌素和止痛药等于其中,从而得到更好的疗效。

    外用天然无名异紧急救生止血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90878B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0810122049.9

    申请日:2008-10-3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一种外用天然无名异紧急救生止血剂的制备方法,利用天然无名异为原料,原料中氧化锰和氧化铁的含量60%以上,制备步骤是:将块状天然无名异矿石粉碎成粒径在1微米~1毫米不同尺寸的颗粒;将粉碎后的天然无名异矿石,分别经过300℃、500℃、700℃或900℃2种以上不同的温度处理2-6小时,将热处理后的无名异矿石混合,在100~200℃温度下处理时间为1~5小时,获得外用天然无名异急救生止血剂。制备操作简单,原料丰富,廉价易得,应用方便,止血效果好。

    外用天然硅藻土紧急救生止血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17142A

    公开(公告)日:2009-04-29

    申请号:CN200810122047.X

    申请日:2008-10-3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一种外用天然硅藻土紧急救生止血剂的制备方法,利用天然硅藻土为原料,原料中氧化硅的含量超过60%,层间距为1.0~2.0nm,比表面积为30~1000m2/g;制备步骤是:将块状天然硅藻土采用中药粉碎机粉碎成不同尺寸的颗粒,颗粒粒径在1微米~1毫米;将粉碎后的天然硅藻土直接在60~900℃温度下加热处理1~24小时,获得外用天然硅藻土紧急救生止血剂。制备操作简单,原料丰富,廉价易得,应用方便,止血效果好。

    外用天然凹凸棒石紧急救生止血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17141A

    公开(公告)日:2009-04-29

    申请号:CN200810122046.5

    申请日:2008-10-3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一种外用天然凹凸棒石紧急救生止血剂的制备方法,是利用天然凹凸棒石为原料,天然凹凸棒石是一种层链状的含水铝镁硅酸盐矿物,具有棒状不对称外形,长0.5~5μm,宽0.05~0.15μm,具有规整的层状结构,层间距为1.0~2.0nm,比表面积为30~1000m2/g,制备步骤是:将天然凹凸棒石通过中药粉碎机粉碎成1微米~1毫米的颗粒,在60~700℃温度下处理1~24小时,获得天然凹凸棒石紧急救生止血剂。制备方法简单,止血效果好,可以用于不同的医用场合止血。

    外用天然无名异紧急救生止血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90878A

    公开(公告)日:2009-03-25

    申请号:CN200810122049.9

    申请日:2008-10-3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一种外用天然无名异紧急救生止血剂的制备方法,利用天然无名异为原料,原料中氧化锰和氧化铁的含量60%以上,制备步骤是:将块状天然无名异矿石粉碎成粒径在1微米~1毫米不同尺寸的颗粒;将粉碎后的天然无名异矿石,分别经过300℃、500℃、700℃或900℃2种以上不同的温度处理2-6小时,将热处理后的无名异矿石混合,在100~200℃温度下处理时间为1~5小时,获得外用天然无名异急救生止血剂。制备操作简单,原料丰富,廉价易得,应用方便,止血效果好。

    一种具有BPR结构的CMOS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9742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655527.8

    申请日:2024-11-19

    Inventor: 李云龙 吴晓楠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BPR结构的CMOS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将预埋电源轨(Buried Power Rail,BPR)技术应用于平面CMOS器件中,所述具有BPR结构的CMOS器件包括衬底,位于衬底上表面的阱区,位于阱区上表面的栅极,位于阱区两端的浅沟槽隔离区,位于阱区内部的源极和漏极,位于阱区上方的介质层;所述介质层顶部设置有第一金属层,所述介质层内部设置有自第一金属层下表面经浅沟槽隔离区延伸至衬底内部的BPR沟槽。本发明将电源轨埋入衬底中,以降低后道互连电阻导致的电压降,该电源轨结构与集成电路工艺兼容,适应集成电路高密度供电网络的发展要求。

    一种提高外用沸石止血剂止血效果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08183A

    公开(公告)日:2010-05-19

    申请号:CN200910154194.X

    申请日:2009-11-1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一种提高合成沸石止血性能的方法,以沸石分子筛5A沸石、4A沸石、3A沸石、合成Y沸石、合成丝光沸石、合成beta沸石、合成13X沸石为原料,通过钙离子改性得到了具有较高止血效果的止血材料,然后在室温下与血浆混匀,真空干燥,去离子水清洗后再真空干燥,从而得到了具有更高止血效果的止血材料。操作简单易行,应用方便,改进后的材料止血效果好,放热量少,获得的外用沸石止血剂止血性能优于商业化止血剂Quikclot。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