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26690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759883.3
申请日:2023-06-26
IPC: H02J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布式光伏电源主动电压支撑控制方法,包括电压功率下垂控制模块更新光伏输出功率的参考信号;功率控制模块根据光伏功率‑电压曲线判断工作点电压位于最大功率点的左侧或右侧,确定电压扰动方向,最终输出光伏参考输出电压;电压调节环模块采集有源功率控制模块得到的光伏输出参考电压信号和光伏板处的输出电压,通过电压闭环控制器和脉宽调制电路控制DC/DC转换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只需一种控制器即可使光伏在MPPT模式和光伏功率自适应输出模式下平滑切换;本发明在光伏功率自适应输出模式下输出时,光伏的输出功率能够根据电网的实际情况自适应切换,同时兼顾能源的利用高效性和母线电压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713176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785954.1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dP/dV的光伏线性自适应频率控制方法,用于实现快速调频,缓解电网交流侧频率的波动,以及减少储能系统建设和维护成本的问题。该控制方法首先采集交流侧电网的电压和电流参数,经过锁相环计算出实际频率,而后根据实际频率与参考频率的误差采用自适应频率控制算法进行光伏输出功率的调节,以此减缓电网交流侧频率的波动。本发明提出的控制方法无需光伏系统之间的通信,无需MPP估计器,光伏模型简单,且运行过程中减少了储能设备,降低了投资和维护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693795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688389.7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跟网型与构网型变流器并联系统的主导不稳定平衡点求解方法,该方法包括:对跟网型和构网型变流器并联系统进行等效,并分别根据其控制环节和耦合形式,列写系统动力学方程,在此基础上求取系统的暂态能量函数;之后求取系统故障前系统状态变量和状态方程中常量的初值,再设置系统故障,更新常量初值,得到故障后的系统状态方程;接着以系统故障前状态变量初值开始,数值积分并结合系统暂态能量函数,得到系统故障后逸出点;最后以逸出点作为初值,用同伦法计算系统故障后的主导不稳定平衡点。本发明能够实现对上述系统所示的典型场景的暂态稳定进行高效、准确的判断。
-
公开(公告)号:CN118508511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954524.8
申请日:2024-07-1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H02J3/38 , G01R19/165 , H02M7/538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伏变流器的PID效应修复电路及控制方法,该PID效应修复电路用于光伏组件与变流器间,对光伏系统进行架构切换,具体包括第一换路切换开关S1、第二换路切换开关S2、第一隔离限流电阻Rs1、第二隔离限流电阻Rs2、接地阻容Zs、维持电容Cs、电流检测器以及电压检测器。本发明通过切换系统运行状态与控制策略,能够在不改变已有系统构架下进行稳定、低功耗的PID修复以及光伏系统并网发电与PID修复的平稳切换;本发明能够对包含PID效应修复电路的光伏系统进行控制,实现并网发电与PID修复的平稳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04578144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776076.3
申请日:2014-12-1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 H02J3/383 , H02J3/385 , H02M7/42 , H02S4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微电网中光伏逆变器反下垂控制方法。该方法是通过光伏逆变器反下垂控制器实现全部反下垂控制过程:反下垂控制模块将微电网交流母线的频率和电压,经计算得到有功、无功功率指令;光伏功率-电压曲线拟合模块通过采样光伏电池输出直流电流和直流母线电容电压值拟合得到光伏功率-电压曲线;反下垂控制模块进行闭环控制,经过电压/无功闭环控制模块的比例、积分作用,再通过电流内环控制器和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电路实现对逆变器的控制。本发明是统一的控制结构,可工作于微电网的并网和孤岛二种状态。在并网状态下增强了光伏发电单元的可调度性。在孤岛状态下光伏发电单元可最运行在最大功率点跟踪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18508511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954524.8
申请日:2024-07-1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H02J3/38 , G01R19/165 , H02M7/538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伏变流器的PID效应修复电路及控制方法,该PID效应修复电路用于光伏组件与变流器间,对光伏系统进行架构切换,具体包括第一换路切换开关S1、第二换路切换开关S2、第一隔离限流电阻Rs1、第二隔离限流电阻Rs2、接地阻容Zs、维持电容Cs、电流检测器以及电压检测器。本发明通过切换系统运行状态与控制策略,能够在不改变已有系统构架下进行稳定、低功耗的PID修复以及光伏系统并网发电与PID修复的平稳切换;本发明能够对包含PID效应修复电路的光伏系统进行控制,实现并网发电与PID修复的平稳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04578144B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410776076.3
申请日:2014-12-1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微电网中光伏逆变器反下垂控制方法。该方法是通过光伏逆变器反下垂控制器实现全部反下垂控制过程:反下垂控制模块将微电网交流母线的频率和电压,经计算得到有功、无功功率指令;光伏功率-电压曲线拟合模块通过采样光伏电池输出直流电流和直流母线电容电压值拟合得到光伏功率-电压曲线;反下垂控制模块进行闭环控制,经过电压/无功闭环控制模块的比例、积分作用,再通过电流内环控制器和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电路实现对逆变器的控制。本发明是统一的控制结构,可工作于微电网的并网和孤岛二种状态。在并网状态下增强了光伏发电单元的可调度性。在孤岛状态下光伏发电单元可最运行在最大功率点跟踪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04679094B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049647.8
申请日:2015-01-3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05F1/6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直流微电网中的光伏发电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直流微电网中光伏发电功率控制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光伏发电功率控制器,由下垂控制模块、光伏功率-电压曲线拟合模块、额定点功率控制模块和电压电流内环控制模块组成,并以电连接的方式组成闭合回路:光伏功率-电压曲线拟合模块同时还与电压电流内环控制模块电连接以传递光伏直流母线电压参考值,并由后者输出脉宽调制信号。本发明是一种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统一控制结构,可运行于并网和孤岛二种状态。并网状态时光伏发电可运行在最大功率跟踪模式或定功率跟踪模式;孤岛状态时光伏发电可运行在最大功率跟踪模式或下垂控制模式,还可参与直流微电网的二次调压。
-
公开(公告)号:CN104237632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506883.3
申请日:2014-09-28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浙江大学
IPC: G01R22/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时双向电能独立计量系统,包括电压测量模块、电流测量模块、电能计量芯片、双向电能计数器电路、计量处理器以及通信模块,电能计量芯片在输出功率脉冲的同时输出功率方向指示,双向电能计数器电路能够识别功率方向指示并对正反向功率脉冲分别进行计数,计量处理器实时独立地获取并累积正反向电能,并将定时直接读取电能计量芯片输出的反向功率与接收到的主站参考值比较,发现异常情况时会及时报警。本发明能够实时独立计量用户与电网之间的正向、反向电能及正反向总电能的累积,同时可以通过对反向功率的监测,发现异常,及时提醒相关人员进行疑似骗取国家新能源发电补贴事件的监察。
-
公开(公告)号:CN119109034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232694.1
申请日:2024-09-0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H02J3/00 , G06F17/13 , G06F17/16 , G06F17/18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伊藤随机过程的新能源消纳能力评估方法,该方法首先将新能源出力的波动性用伊藤随机过程描述,通过随机微分方程描述其不确定性和时空相关性;然后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方法,根据新能源出力历史数据得到其伊藤随机过程参数,并将各时刻新能源出力由分布函数表示;最后将各时刻新能源出力的分布函数代入随机优化模型中,求解新能源弃电量,根据优化结果得到新能源利用率的概率分布,实现新能源消纳能力评估。本发明采用伊藤随机过程描述新能源出力的不确定性,对提升新能源利用率,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有着重要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