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540409A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2011398386.8
申请日:2020-12-04
Applicant: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 , 浙江广川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IPC: G01V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瞬变电磁法的土石坝渗漏诊断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由a、b、c和d边围合组成的线圈支架,线圈支架b边和d边结构相对称设置,在b边具有空心结构且在空心结构内自外侧向内侧依次设有支撑杆和导向杆,支撑杆一端通过固定杆转动安装在b边空心结构内,支撑杆可绕固定杆转动并且可在固定杆上往返移动,固定杆可沿着b边空心结构长度方向上往返移动;导向杆设在支撑杆上方并且导向杆一端通过旋转机构转动安装在b边上;c边内具有空心结构并在其内转动安装有一个转杆;a边设有用于拖曳线圈支架移动的拖曳机构;在线圈支架内侧设有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发射线圈、接收线圈、导向杆和转杆通过固定件固定在一个平面上。
-
公开(公告)号:CN112540409B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011398386.8
申请日:2020-12-04
Applicant: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 , 浙江广川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IPC: G01V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瞬变电磁法的土石坝渗漏诊断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由a、b、c和d边围合组成的线圈支架,线圈支架b边和d边结构相对称设置,在b边具有空心结构且在空心结构内自外侧向内侧依次设有支撑杆和导向杆,支撑杆一端通过固定杆转动安装在b边空心结构内,支撑杆可绕固定杆转动并且可在固定杆上往返移动,固定杆可沿着b边空心结构长度方向上往返移动;导向杆设在支撑杆上方并且导向杆一端通过旋转机构转动安装在b边上;c边内具有空心结构并在其内转动安装有一个转杆;a边设有用于拖曳线圈支架移动的拖曳机构;在线圈支架内侧设有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发射线圈、接收线圈、导向杆和转杆通过固定件固定在一个平面上。
-
公开(公告)号:CN113125517B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110380788.3
申请日:2021-04-09
Applicant: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 , 浙江广川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三维电阻率监控树根渗灌的装置及方法,包括若干同心的环状电极排列,所述环状电极排列的圆周方向上设有若干径向电极排列,所述环状电极排列和径向电极排列通过多芯电缆线连接有并行电法采集器,所述并行电法采集器通过无线传输设备连接有电法控制及处理平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提高根灌效果的利用三维电阻率监控树根渗灌的装置及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5162432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814730.X
申请日:2022-07-12
Applicant: 浙江广川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E02D3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对桩基静载荷时进行纠偏、加固的施工装置,涉及施工装置领域,该对桩基静载荷时进行纠偏、加固的施工装置,包括圆盘、千斤顶、矩形框、四个插杆和四个基座,所述圆盘放置在桩基本体顶部,千斤顶放置在圆盘上,矩形框套在千斤顶外侧,矩形框与圆盘连接在一起,所述插杆、基座等角度布置在桩基本体四周。该对桩基静载荷时进行纠偏、加固的施工装置,将千斤顶设在桩基本体上,通过矩形框、支杆与圆盘配合,用于放大千斤顶的倾斜程度,通过压力传感器一、弹簧、滑块、力矩电机、钢丝和基座相配合,起到调控纠正的作用,将千斤顶从倾斜纠正时水平。通过气缸、凹型块与支杆配合,起到加固的作用,阻碍千斤顶继续倾斜。
-
公开(公告)号:CN115453656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211227072.0
申请日:2022-10-09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G01V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石坝瞬变电磁探测的校正方法、装置及设备,属于水库大坝渗漏隐患探测领域,方法包括:获取土石坝坝体的平均电阻率和土石坝坝基的平均电阻率;根据模拟层状半空间算法获得的感应电动势以及模拟典型坡比算法获得的感应电动势,进而获取土石坝的测点的感应电动势;对测点的感应电动势进行修正处理,获得测点的修正感应电动势;根据测点的修正感应电动势,获得测点的视电阻率,进而获得土石坝的电性分布特征。本发明能够解决当前对实测的电磁场信号处理仍然基于半空间传播理论,并未考虑大坝坡比边界等对电磁场的干扰,不利于对大坝渗漏隐患进行精准识别,并且视电阻率反映的深度较模糊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657138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192105.2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既有供电测压管的供采分离电位测量系统,包括:既有供电测压管、电极系以及电位采集控制子系统;既有供电测压管用于向待测量大坝坝体内注入稳定的电流场;电极系包括:供电电极系、测量电极系和公用电极系;供电电极系用于连接既有供电测压管,形成稳定的电流场;测量电极系用于测量任意既有供电测压管与供电电极系所形成的稳定电流场;公用电极系用于与测量电极系连接,构成电位测量回路;电位采集控制子系统内部设有供采分离电位采集器,用于发射电流和回采电位数据体,并确定待测量大坝中渗漏隐患的空间分布。该系统可有效降低测压管金属材料对大坝内部电场传播的影响,以此提高复杂场地水库大坝渗漏隐患诊断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656273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1192113.7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阻率检测防渗墙渗漏的弓形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孔中电极结构部分包括:孔中电缆和多个孔中电极;孔中电缆的一端与固定的拖曳绳连接,另一端通过通讯电缆与时移并行电法监测系统连接;地面电极结构部分包括:地面电缆和多个地面电极;地面电极的顶部与地面电缆连接;地面电缆与时移并行电法监测系统连接;时移并行电法监测系统,对地面电缆、孔中电缆进行采样参数的设置,并采集电缆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后对防渗墙隐患等级进行评价。该电阻率检测防渗墙渗漏的弓形装置,具有无损、高效的检测优势,有效规避了地面探测深度的不确定性问题,并通过深入防渗墙底部能有效提高对深部隐患的空间分辨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629028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226865.0
申请日:2022-10-09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大坝渗漏双模并行电法反演精度的组件、方法及装置,属于水利工程安全检测技术领域,该组件包括:电缆线,平行设置于大坝坝顶纵轴线方向;传感元件,包括供电电极和测量电极,供电电极和测量电极相互隔离,且供电电极和测量电极设置于电缆线两侧,且等间距排列,本方案能够解决目前并行电法海量数据体利用率较低,供电电极切换成测量电极存在极化电位未全部消散的现象,不同数据体在联合反演过程中未充分体现出电法装置的特点以及不同岩土区域反演电阻率深度存在差异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656273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192113.7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阻率检测防渗墙渗漏的弓形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孔中电极结构部分包括:孔中电缆和多个孔中电极;孔中电缆的一端与固定的拖曳绳连接,另一端通过通讯电缆与时移并行电法监测系统连接;地面电极结构部分包括:地面电缆和多个地面电极;地面电极的顶部与地面电缆连接;地面电缆与时移并行电法监测系统连接;时移并行电法监测系统,对地面电缆、孔中电缆进行采样参数的设置,并采集电缆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后对防渗墙隐患等级进行评价。该电阻率检测防渗墙渗漏的弓形装置,具有无损、高效的检测优势,有效规避了地面探测深度的不确定性问题,并通过深入防渗墙底部能有效提高对深部隐患的空间分辨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453656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227072.0
申请日:2022-10-09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G01V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石坝瞬变电磁探测的校正方法、装置及设备,属于水库大坝渗漏隐患探测领域,方法包括:获取土石坝坝体的平均电阻率和土石坝坝基的平均电阻率;根据模拟层状半空间算法获得的感应电动势以及模拟典型坡比算法获得的感应电动势,进而获取土石坝的测点的感应电动势;对测点的感应电动势进行修正处理,获得测点的修正感应电动势;根据测点的修正感应电动势,获得测点的视电阻率,进而获得土石坝的电性分布特征。本发明能够解决当前对实测的电磁场信号处理仍然基于半空间传播理论,并未考虑大坝坡比边界等对电磁场的干扰,不利于对大坝渗漏隐患进行精准识别,并且视电阻率反映的深度较模糊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