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污泥焚烧锅炉尾气余热利用的锅炉补给水加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274310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390252.3

    申请日:2024-0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污泥焚烧锅炉尾气余热利用的锅炉补给水加热系统,属于余热回收技术领域,解决了将烟气中的热量进行重新回收利用至锅炉补给水加热的工作当中,从而实现资源重复回收利用的问题。包括锅炉风道,所述锅炉风道的外周壁上固定连接有与其内部连通的下安装框。本发明能够通过将污泥焚烧锅炉尾气通过锅炉风道引导经过空预器以及低温省煤器,实现对于污泥焚烧锅炉尾气中热量的回收利用,同时由于污泥焚烧锅炉尾气的烟气量庞大,能实现对冷渣机内输出的低温液体加热至可供汽机内使用的温度,且能根据其中温度的变化,自主进行加热后液体的输出、低温液体的输入动作,对污泥焚烧锅炉尾气中庞大热量进行充分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一种循环流化床风帽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089021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409556.X

    申请日:2024-04-07

    Abstract: 一种循环流化床风帽,包括外罩和风管,风管与外罩连接且相对外罩凸出设置使得风管至少部分位于外罩外,外罩内部设有内腔与风管连通,外罩侧面设有风孔,风孔与内腔连通,从风管到风孔的流动路径上设有导流结构,在导流结构作用下气流以相同流速从风管流动到风孔的流阻小于从风孔流动到风管,风管到风孔的流动路径上与气流接触的零部件表面均覆盖搪瓷层,这样可以避免气流从风帽进入风室,也可减少被气流从风孔携带进入的残渣,减少风帽堵塞的风险,从而减少停炉事故,也降低人工清除的人力成本,增加导流结构可以减少气流从气室进入循环流化床的阻力,提高风机的效率。

    一种印染污泥混合燃料制备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2358388U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20960342.7

    申请日:2024-05-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印染污泥混合燃料制备装置,属于污泥回收利用技术领域,解决了上述方法也仅仅停留在一道接着一道的加工环节当中,无法集成于整套设备当中进行生产加工,整体工作效率自然欠佳的问题。包括辅料入料模块、位于其下方的筛料模块、位于筛料模块出料端处的送料模块、混料模块、以及污泥入料模块,所述送料模块、污泥入料模块的出料端均与混料模块的内部连通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污泥入料模块直接向混料模块输送污泥,并同时将辅料送入辅料入料模块,经筛料模块筛选后,物料通过送料模块送入混料模块进行混合,混料模块将两种物料充分混合后,直接出料,形成印染污泥混合燃料,这一过程实现了集成化生产,显著提升了工作效率。

    基于污泥焚烧锅炉尾气余热利用的锅炉补给水加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22186915U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20659483.5

    申请日:2024-04-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于污泥焚烧锅炉尾气余热利用的锅炉补给水加热系统,属于余热回收技术领域,解决了将烟气中的热量进行重新回收利用至锅炉补给水加热的工作当中,从而实现资源重复回收利用的问题。包括锅炉风道,所述锅炉风道的外周壁上固定连接有与其内部连通的下安装框。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将污泥焚烧锅炉尾气通过锅炉风道引导经过空预器以及低温省煤器,实现对于污泥焚烧锅炉尾气中热量的回收利用,同时由于污泥焚烧锅炉尾气的烟气量庞大,能实现对冷渣机内输出的低温液体加热至可供汽机内使用的温度,且能根据其中温度的变化,自主进行加热后液体的输出、低温液体的输入动作,对污泥焚烧锅炉尾气中庞大热量进行充分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