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26016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972318.5
申请日:2023-08-03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液态金属/二硫化钼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包括:将磷钼酸水溶液和液态金属进行超声混合,得到混合溶液;将所述混合溶液和硫脲混合均匀,进行水热反应,冷却,洗涤,干燥,得到所述液态金属/二硫化钼复合材料。本发明的液态金属和二硫化钼纳米片的协同作用有效地改善了电极材料的锂存储性能,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034725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10288583.2
申请日:2014-06-25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IPC: G01N21/7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检测样品中微量铬的试纸及其制备方法,该试纸是在吸水性材料的两面均匀涂刮一层膜液,膜液包括二苯碳酰二肼、纤维素、表面活性剂、酸度调节剂、丙酮溶剂。本发明制备方法工艺易于操作,制备的试纸造价低廉,能对样品中微量铬进行现场快速检测。同时该发明克服了浸渍法的不足,能严格控制每张试纸上检测试剂的吸附量,增加了检测试剂吸附的牢固度,提高了检测的准确度与重现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875085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24302.0
申请日:2025-01-07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IPC: C08G63/183 , C08G63/78 , C08G63/9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聚酯材料降解改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降解的聚酯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可降解的聚酯为含有芳香二乙酸结构单元、于酸性或碱性环境下可降解的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由芳香二乙酸或芳香二乙酸酯单体与二元醇单体按照一定的比例缩聚反应合成。本发明借助亚甲基插入,打断PET聚酯分子链的共轭稳定效应,活化其化学结构中的极性弱键,由此提供的一种可降解的范式修饰的PET,在不同程度保留PET聚酯优势性能的同时,使之实现内在可降解,从而促进聚酯材料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6826015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972258.7
申请日:2023-08-03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液态合金/二硒化钨纳米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包括:将磷钨酸、水和液态合金进行超声混合处理,得到第一溶液;将硒粉、催化剂和溶剂混合搅拌均匀,得到第二溶液;将第一溶液和第二溶液混合均匀并进行溶剂热法处理,冷却,洗涤,干燥,得到液态合金/二硒化钨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的液态合金/二硒化钨纳米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利用液态金属自愈合特性,可以自发修复电极材料中的裂痕,有效的延长了锂离子电池的循环寿命,使其具有更优异的长循环稳定性、倍率性能和较高的储锂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308730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610054.3
申请日:2024-05-16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IPC: C23G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甲硝唑酯化反应物制备的钛合金酸洗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金属清洗化学品领域,尤其为甲硝唑酯化反应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1,以摩尔比为1:1~1.2的甲硝唑与N,N'‑羰基二咪唑为原料,将所述原料反应生成具有如下式Ⅰ的甲硝唑单酯基咪唑:A2,以摩尔比为1:0.8~1.1的甲硝唑单酯基咪唑产物与直链脂肪二酸或对苯二甲酸为反应物,将反应物反应生成甲硝唑酯化反应物。本发明将甲硝唑分子结构中的羟基进行酯化反应,一方面可以提高甲硝唑分子的疏水性,另一方面引入长链烷烃可提升其吸附膜的屏蔽效应,双酯化反应则在烷基链的首尾部均引入甲硝唑分子,有效提升产物的吸附位点数量和吸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4034725B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410288583.2
申请日:2014-06-25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IPC: G01N21/7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检测样品中微量铬的试纸及其制备方法,该试纸是在吸水性材料的两面均匀涂刮一层膜液,膜液包括二苯碳酰二肼、纤维素、表面活性剂、酸度调节剂、丙酮溶剂。本发明制备方法工艺易于操作,制备的试纸造价低廉,能对样品中微量铬进行现场快速检测。同时该发明克服了浸渍法的不足,能严格控制每张试纸上检测试剂的吸附量,增加了检测试剂吸附的牢固度,提高了检测的准确度与重现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