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024099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252287.3
申请日:2021-10-25
Applicant: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449 , H01M10/0569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池,其包括正极片、负极片、隔膜以及非水电解液;所述隔膜包括基材、耐热层和涂胶层,所述耐热层相对设置于基材的两面,涂胶层设置于耐热层上;所述非水电解液包括非水有机溶剂,所述非水有机溶剂至少包括丙酸乙酯;所述电解液中丙酸乙酯的质量百分含量与涂胶层的粘接剂中六氟丙烯‑偏氟乙烯共聚物中六氟丙烯的质量占比的比值为0.2~60。本发明通过隔膜与电解液的协同作用,并在正负极材料组合下联用后制备得到的电池,在有效提高电池循环寿命的同时还能有效降低电池的循环膨胀、减少CEI膜的破坏和重组,提高正极材料在高温高电压下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006048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251994.0
申请日:2021-10-25
Applicant: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67 , H01M10/058 , H01M10/0525 , H01M10/42 , H01M50/457 , H01M50/414 , H01M50/4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池,包括正极片、负极片、隔膜以及非水电解液;所述非水电解液包括非水有机溶剂和添加剂,其中所述非水有机溶剂包括丙酸乙酯;所述添加剂包括占电解液总质量的1~10%的含有腈官能团类化合物。本发明通过隔膜与电解液的协同作用、并在正负极材料组合下联用后制备得到的电池在有效提高电芯安全性能的同时还能兼顾电芯的低温性能。同时本发明的电解液中通过添加剂与溶剂的协同作用使电芯能同时兼顾高低温性能,其中的含有腈官能团类化合物能够在正极表面形成较厚且稳定的CEI保护膜,以提高正极材料在高温高电压下的稳定性,并阻止电解液在正极表面被氧化,进而降低副反应放热,以提升电池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751139A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2011631237.1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417 , H01M50/434 , H01M50/446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陶瓷微球、含有该陶瓷微球的隔膜及含有该隔膜的锂离子电池。所述陶瓷微球具有核壳结构,即包括壳层和核芯,形成所述壳层的材料包括热敏聚合物,形成所述核芯的材料包括多孔陶瓷材料。本发明区别于传统的锂离子电池隔膜,采用聚合物定向设计包覆的方法,筛选热敏聚合物包覆多孔陶瓷材料,在不影响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前提下,在隔膜表面涂覆含有热敏聚合物包覆多孔陶瓷材料的微球,能有效改善锂离子电池的高温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531291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1910883021.5
申请日:2019-09-18
Applicant: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446 , H01M50/449 , H01M50/403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陶瓷微球、含有该陶瓷微球的隔膜及含有该隔膜的锂离子电池。所述微球具有核壳结构,即包括壳层和核芯,形成所述壳层的材料包括热敏聚合物,形成所述核芯的材料包括陶瓷材料。本发明区别于传统的锂离子电池隔膜,采用聚合物定向设计包覆的方法,筛选热敏聚合物包覆陶瓷材料,在不影响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前提下,在隔膜表面涂覆含有热敏聚合物包覆陶瓷材料的微球,能有效改善锂离子电池的高温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069955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546910.X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451 , H01M50/434 , H01M50/411 , H01M50/491 , H01M50/403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隔膜、隔膜的制备方法及电池,所述隔膜包括聚合物层以及位于所述聚合物层至少一个表面的多孔陶瓷层,所述多孔陶瓷层包括无机颗粒,所述多孔陶瓷层包括孔径不小于0.5μm的第一孔,所述多孔陶瓷层满足:所述多孔陶瓷层满足:(1)在所述多孔陶瓷层表面任一10000µm2的面积范围内,所述第一孔的数量为10~1000个;(2)1<D2/D1<20,D1为所述无机颗粒的Dv50,单位:μm,所述D2为第一孔的平均孔径,单位:μm。该隔膜在提升电池的倍率、低温放电以及长循环性的同时,可以保证电池的自放电和安全性能不受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8920023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185169.9
申请日:2024-08-27
Applicant: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449 , H01M50/434 , H01M50/451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隔膜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复合隔膜及电池,沿所述基材的厚度方向,所述基材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陶瓷层设置于所述基材的第一表面,第二陶瓷层设置于所述基材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陶瓷层上远离基材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涂层,所述第二陶瓷层上远离基材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涂层;所述第一陶瓷层包括第一陶瓷粉及第一聚合物微球,所述第二陶瓷层包括第二陶瓷粉。本发明的复合隔膜用于电池中提高电池安全性能的同时还能兼顾电池的低温性能,同时具有优异的长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172990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210801534.9
申请日:2022-07-08
Applicant: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411 , H01M50/489 , H01M50/497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膜以及包括该隔膜的电池。隔膜中含有第一单体和/或第一聚合物;第一单体具有式(I)或式(II)所示结构,其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H、‑CnNR3和‑CnNR4R5,n为0‑4的整数;NR3为4‑7元杂环,R3含0‑2个氧原子和/或0‑2个氮原子,其余为碳原子;R3上存在或不存在接枝基团R6,R6为‑CmOH,m为0‑2的整数;R4和R5各自独立地为C1‑C4的脂肪链。隔膜具有较高的浸润性,能够实现更低的离子电导率偏离比例;隔膜所得的电池具有更低的电阻,从而具有更好的循环性能和更高的安全性。#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4006024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111243132.3
申请日:2021-10-25
Applicant: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25 , H01M50/426 , H01M50/434 , H01M50/457 , H01M50/48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隔膜及含有该隔膜的电池,所述隔膜由基材、耐热层和涂胶层组成,所述耐热层相对设置于基材的两面,涂胶层设置于耐热层上;涂胶层与负极之间的粘接力为A,耐热层与基材之间的剥离力为B,A与B的比值(A/B)大于1。本发明通过将隔膜的耐热层粘接在正负极表面,使得正负极在高温下也难以发生短路,因而提升了电池的安全性能。同时本发明通过向非水电解液中加入丙酸乙酯溶剂,使电芯还能够兼顾低温性能;本发明通过隔膜与电解液的协同作用使制备得到的电池在有效提高电芯安全性能的同时兼顾电芯低温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142176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449035.X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457 , H01M50/414 , H01M50/417 , H01M50/426 , H01M50/403 , H01M10/05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其兼具长循环性和低膨胀性,所述电池中的隔膜包括聚合物层,所述聚合物层包括第一聚合物和第二聚合物,所述第一聚合物和第二聚合物的设置不仅可以提升隔膜与正负极片之间的干压粘结力,还能提升隔膜与正负极片之间的湿压粘结力,保证电池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而避免电池经过循环后发生变形,保证了隔膜与正负极片之间的粘结力在电池循环200周后粘结保持率大于等于90%,使电池正负极片拥有更好的界面,以降低循环膨胀,进而减少SEI膜的破坏和重组,从而提高正极材料在高温高电压下的稳定性,有效提高电池循环寿命的同时还能有效降低电池的循环膨胀。
-
公开(公告)号:CN114024098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241330.6
申请日:2021-10-25
Applicant: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449 , H01M10/0567 , H01M10/0569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池,包括正极片、负极片、隔膜以及非水电解液;所述非水电解液包括非水有机溶剂和添加剂,所述非水有机溶剂包括丙酸乙酯;所述添加剂包括占电解液总质量的1~10wt.%的碳酸酯类化合物。本发明通过隔膜与电解液、正负极材料的协同作用,使制备得到的电池在有效提高电芯安全性能的同时还能兼顾电芯的长循环和低温性能。同时本发明的电解液中通过添加剂与溶剂的协同作用使电芯能同时兼顾长循环和低温性能,其中碳酸酯类化合物能够在负极表面交联形成较厚且稳定的SEI保护膜,以阻止电解液在负极表面被还原,以阻止电解液在负极表面被还原,从而降低副反应放热,以提升电池的长循环和低温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