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自放电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4325407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665333.2

    申请日:2021-12-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自放电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自放电测试方法包括:获取q个电池的放电数据;对所述放电数据进行拟合得到线性拟合方程K=m×(1/R)+n;基于所述线性拟合方程的截距和斜率,以及所述电池的开路电压,计算得到所述电池的自放电电流。本发明通过直接测试电池的自放电电流,能够更直观的表征电池的自放电电流的大小,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仅能够提高测试的效率,还能够避免外界因素的干扰,减少漏判和误判的发生。

    一种极片的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14037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0904034.3

    申请日:2021-08-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极片的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极片的制备装置包括两个涂料装置,每个涂料装置均包括:涂布头,所述涂布头用于涂覆活性物质;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用于将所述活性物质输送至所述涂布头进行涂覆,或者用于将所述活性物质回流并使所述涂布头停止涂覆。本发明通过设置两个涂料装置制备极片,在涂料装置上设置调节组件,并通过调节组件控制是否将活性物质输送至涂布头进行涂覆,从而能够在箔材上形成涂覆有活性物质的涂膏区和未涂覆活性物质的区域,通过采用该极片的制备装置对箔材进行涂膏,不仅能避免活性物质的浪费现象,还能避免现有技术中箔材表面的活性物质难以去除干净或胶纸难以剥离的问题。

    一种电芯
    13.
    发明公开
    一种电芯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782881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1139015.6

    申请日:2024-08-1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芯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电芯,该电芯包括外壳、极芯以及顶盖结构,该顶盖结构包括封壳盖、密封绝缘层以及导电片,所述封壳盖上形成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密封绝缘层设置在所述封壳盖的面向所述极芯的一侧且形成有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三通孔,所述导电片形成有凸台,所述凸台穿过所述第三通孔并与所述极芯连接。封壳盖起到密封电芯的作用,导电片中的凸台起到形成极柱的作用,密封绝缘层则用于密封和绝缘封壳盖和导电片,三层结构相互配合,各功能的执行互不干扰,结构设计简单,性能稳定,有利于提升电芯的综合性能。

    一种电芯及电池
    1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976029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210786520.4

    申请日:2022-07-0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芯及电池,所述电芯包括:集流体;第一涂层,所述第一涂层涂覆于所述集流体的第一区域,所述第一涂层包括石墨;第二涂层,所述第二涂层涂覆于所述集流体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二涂层包括硅基材料,且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的重叠区域的长度小于或等于3毫米。本申请可以减少负极片的析锂。

    一种正极片和电池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673437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818152.8

    申请日:2023-12-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正极片和电池,正极片包括集流体、第一活性层、第二活性层、第三活性层、极耳,所述集流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功能表面和第二功能表面;所述第一功能表面设置有第一活性层以及与所述第一活性层相接的第二活性层;所述第二功能表面包括活性层区、空箔区,所述第三活性层位于所述活性层区,所述空箔区与所述极耳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活性层在集流体上的投影与所述空箔区在所述集流体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第一活性层包含具有尖晶石结构的锂钴氧化物。通过使与空箔区正对的一侧设置第一活性层,并使第一活性层包含具有尖晶石结构的锂钴氧化物,在保证电池能量密度的同时,改善体积膨胀率。

    一种电极片和电池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914079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1096094.2

    申请日:2023-08-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极片和电池,所述电极片包括集流体、活性物质层,所述活性物质层沿厚度方向包括第一活性物质层,第二活性物质层,所述第一活性物质层位于所述集流体至少一个功能表面上,所述第二活性物质层位于所述第一活性物质层远离集流体的一侧表面;所述第一活性物质层的孔隙率与所述第二活性物质层的孔隙率的绝对差值小于5%。通过控制活性物质层孔隙率的均一性,缩短锂离子和电解液的传输路径、提高锂离子和电解液向电极片内部的传输速度来提高电极片的动力学性能,减少析锂风险,从而改善电池的倍率性能、循环性能、安全性能。

    极片及电池
    18.
    发明公开
    极片及电池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864928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845059.X

    申请日:2023-07-1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极片及电池,极片包括极片主体和若干个极耳,极片主体包括集流体以及涂覆在集流体上的涂膏,极耳连接于集流体的边缘,极耳包括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和空箔段,第一连接段与集流体连接,第二连接段连接于第一连接段背离集流体的一侧,空箔段连接于第二连接段背离第一连接段的一侧,第一连接段的厚度大于第二连接段的厚度,极耳具有焊点,焊点至少部分焊接于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的含碳量高于第一连接段的含碳量,从而提高极耳的硬度。

    一种负极片和电池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975860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742845.2

    申请日:2022-06-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负极片和电池。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负极片,所述负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和设置在所述负极集流体表面的负极活性层,所述负极活性层包括第一负极活性层和第二负极活性层;所述第一负极活性层包括碳基负极活性材料,所述第二负极活性层包括碳基负极活性材料和硅基负极活性材料,所述第一负极活性层的孔隙率小于所述第二负极活性层的孔隙率,所述第二负极活性层的孔隙率为30%‑36%、孔径为2‑15μm。本发明提供的负极片,可降低极片的膨胀率,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容量保持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