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装置、投影机、以及照明装置的组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34140B

    公开(公告)日:2010-12-29

    申请号:CN200810129874.1

    申请日:2003-09-01

    Inventor: 竹泽武士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N9/315 G03B21/2026 G03B21/2066 H01J61/0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照明装置的组装方法,其目的在于通过特定第二反射镜相对于发光管和第一反射镜的配置及形态,把在通常情况下会成为杂散光的发光管的大部分出射光加以利用。该组装方法具有以下步骤:调整第二反射镜与发光管的相对位置,使发光管的电极或电极间弧光的实像与由第二反射镜反射的电极或电极间弧光的反射像重叠,然后将发光管及第二反射镜固定;以及以使固定有第二反射镜的发光管的电极间中心与第一反射镜的第一焦点大致一致的方式配置第一反射镜和发光管,调整发光管和第一反射镜的相对位置,使第一反射镜的规定位置的亮度最大,然后将发光管和第一反射镜固定。

    光源装置的制造方法和投影机

    公开(公告)号:CN101545589A

    公开(公告)日:2009-09-30

    申请号:CN200910129945.2

    申请日:2004-05-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源装置的制造方法和投影机。在具备具有发光部(111)以及密封部(1121)和(1122)的发光管(11)、椭圆反射器(12)、覆盖发光管(11)的前侧并将从发光管(11)发射的光束向椭圆反射器(12)反射的副反射镜(13)的光源装置(10)中,发光管(11)的放电发光的发光中心被配置在椭圆反射器(12)的第1焦点位置(L1)上,副反射镜(13)作为与发光管(11)分体的部件构成,当安装到该发光管(11)的前侧的密封部(1122)上时,副反射镜(13)的外周部分被收纳在由连接椭圆反射器(12)的第2焦点位置(L2)与发光管(11)的密封部(1122)的前端侧端部的线(L3)、(L4)表示的圆锥的内侧。

    光源装置和投影机
    1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45995C

    公开(公告)日:2009-09-30

    申请号:CN200510103103.1

    申请日:2005-09-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B21/2026 G03B21/2066

    Abstract: 光源装置(10),当设表示主反射镜(12)的反射部(122)的利用光反射区域的颈状部(121)侧端的大致圆的直径为Hd,设主反射镜(12)的反射部(122)的利用光反射区域的颈状部(121)侧端与发光部(1111)的发光中心(O)的从该光源装置(10)射出的光束的中心轴方向的距离为f1,设颈状部(121)的延伸方向基端侧的开口直径为H,设密封部(1112、1113)的直径为T1,设连接发光部(1111)和密封部(1112)之间的拐点(IP1)与发光部(1111)的发光中心的直线与从该光源装置(10)射出的光束的中心轴所成的角度为θ1时,设定成θ1≤Tan-1(Hd/(2f1))而且T1<H≤Hd的关系。

    光源装置和投影机
    1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35740C

    公开(公告)日:2009-09-02

    申请号:CN200480014170.X

    申请日:2004-05-24

    Abstract: 在具备具有发光部(111)以及密封部(1121)和(1122)的发光管(11)、椭圆反射器(12)、覆盖发光管(11)的前侧并将从发光管(11)发射的光束向椭圆反射器(12)反射的副反射镜(13)的光源装置(10)中,发光管(11)的放电发光的发光中心被配置在椭圆反射器(12)的第1焦点位置(L1)上,副反射镜(13)作为与发光管(11)分体的部件构成,当安装到该发光管(11)的前侧的密封部(1122)上时,副反射镜(13)的外周部分被收纳在由连接椭圆反射器(12)的第2焦点位置(L2)与发光管(11)的密封部(1122)的前端侧端部的线(L3)、(L4)表示的圆锥的内侧。

    光源装置和投影机
    1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07345C

    公开(公告)日:2009-07-01

    申请号:CN200480000589.X

    申请日:2004-0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源装置,该光源装置具备:具有在电极间进行放电发光的发光部和设置在该发光部的两侧的封装部的发光管,和具有形成有可插入该发光管的插入孔的颈状部和与该颈状部一体形成的具有使从上述发光部发射的光束朝一定方向一致地向前方射出的椭圆曲面状的反射面的反射部的反射器,其中,在该发光管上设置有将前方侧大致一半覆盖的副反射镜;上述反射器具有在上述插入孔的反射面侧开口部端部的周边边缘和该反射面之间形成的台阶部;台阶部的外径比副反射镜的外径大,并且是在由反射器的前方侧焦点位置与副反射镜的外周面决定的上述反射器的有效反射区域的内径的内侧;台阶部在与有效反射区域的边界具有未通过成膜形成反射面的部分。

    光源装置、投影机、及放电灯的驱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57875A

    公开(公告)日:2009-06-17

    申请号:CN200810187127.3

    申请日:2008-12-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源装置、投影机及放电灯的驱动方法。在高亮度放电灯的点亮期间,抑制电极的不均消耗、针状晶体的生长,并抑制因副反射镜影响导致副反射镜侧的电极尤其急剧劣化。使供给于第1及第2电极间的交流电流的占空比按以一定周期阶梯状增减的预定图形变化。由此,能够对各个电极防止不均消耗、抑制针状晶体向电极芯棒的生长。进而,使第2电极为阳极时的占空比的最大值(D2)比第1电极为阳极时的占空比的最大值(D1)小,所以即使在第2电极受到来自副镜的影响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第2电极温度上升。因而,能够相对减少第2电极的受损、降低仅第2电极的过早劣化。由此,能够维持来自发光管的照明光的照度。

    光源装置、投影机、及放电灯的驱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59999B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0810187124.X

    申请日:2008-12-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源装置、投影机及放电灯的驱动方法。提供能够抑制灯内的稳恒对流的形成、防止电极不均消耗、电极材料不均析出的光源装置。在使发光管(1)额定工作的稳恒工作中,使供给于第1及第2电极(15、16)间的交流电流的占空比以具有维持于同一值1秒以上的区分期间(P1、P2、P3、...)的预定调制图形变化。由此,既能够使交流电流的占空比变化又能够暂时固定占空比,所以供给于两电极(15、16)间的交流电流从极性来看是非稳恒的,能够使两电极(15、16)及其周边的热状态以比较长的时间范围大幅度地变动。因而,能够避免在发光管(1)中形成稳恒对流,能够抑制两电极(15、16)不均消耗、电极材料不均析出。

    光源装置、投影机、及放电灯的驱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57875B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0810187127.3

    申请日:2008-12-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源装置、投影机及放电灯的驱动方法。在高亮度放电灯的点亮期间,抑制电极的不均消耗、针状晶体的生长,并抑制因副反射镜影响导致副反射镜侧的电极尤其急剧劣化。使供给于第1及第2电极间的交流电流的占空比按以一定周期阶梯状增减的预定图形变化。由此,能够对各个电极防止不均消耗、抑制针状晶体向电极芯棒的生长。进而,使第2电极为阳极时的占空比的最大值(D2)比第1电极为阳极时的占空比的最大值(D1)小,所以即使在第2电极受到来自副镜的影响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第2电极温度上升。因而,能够相对减少第2电极的受损、降低仅第2电极的过早劣化。由此,能够维持来自发光管的照明光的照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