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09114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0078158.5
申请日:2022-01-24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IPC: C02F1/44 , B01D29/03 , B01D29/64 , F03G7/05 , C02F10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海洋温差能发电的海水淡化处理设备,包括:安装箱、粗过滤件、初级过滤件、增压泵、反渗透膜滤件和超滤膜滤件;所述粗过滤件通过进水管和导向管与所述初级过滤件连接,所述初级过滤件与所述增压泵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增压泵的输出端通过连接管与所述反渗透膜滤件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反渗透膜滤件通过管道与所述超滤膜滤件连接;初级过滤件包括滤盒。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海洋温差能发电的海水淡化处理设备,通过设置支管将水流导入到喷头中,对滤网的过滤侧进行冲洗,且通过设置往复丝杆配合螺帽,以及带动叶轮和传动轮的配合,可以带动喷头往复横移对滤网的表面进行清理,避免杂质堵塞滤网,避免频繁更换。
-
公开(公告)号:CN114389482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210069020.9
申请日:2022-01-21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深海热液温差能发电装置,包括:安装箱,所述安装箱的内部安装有发电机构,所述安装箱的内部且位于发电机构的下侧设置有冷却腔;隔温板,所述隔温板安装于所述安装箱的内部且位于发电机构的上侧,所述隔温板与发电机构之间形成高温腔,所述隔温板上侧与安装箱之间形成热回流腔。本发明提供的深海热液温差能发电装置,通过设置热回流腔,可以将经过温差发电片的热水流回流至热回流腔中,配合导热机构,将热量再次导入到温差发电片中,对水流中的热量可以更加充分的利用,且通过导热机构可以对流动的水流进行阻挡减缓流速的作用,延长水流位于高温腔中的时间,即延长热水与温差发电片之间的接触的时间,提高热量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475918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0077789.5
申请日:2022-01-24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闭式海水温差透平发电装置。所述闭式海水温差透平发电装置,包括:漂浮在海面的基座、收卷结构以及用于温差发电的发电结构;所述收卷结构设置于所述基座的底部,所述发电结构设置于所述基座的顶部。本发明提供一种闭式海水温差透平发电装置,通过设置该收卷结构,可分别用于控制冷水导管以及配重组件完成收卷操作,通过在主动收卷轮与被动收卷轮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可实现两者之间的快速连接与分离,使得驱动电机具备两种带动方式,改变了传统使用两个收卷结构控制分别控制冷水导管以及定位锚伸缩方式,在使用时更加灵活,大大降低了发电装置的使用成本,降低整体的耗能以及质量,进而更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673640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078185.2
申请日:2022-01-24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海洋温差发电方法。所述海洋温差发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吸热结构对海面层的热海水进行辅热处理,获得温差用热海水;S2,在热海水范围内增加换热蒸发设备,添加工质原料,蒸发获得工质乏气;S3,工质乏气进入汽轮机机组,汽轮机机组做工发电,电能进行储存。本发明提供的海洋温差发电方法,利用太阳能发热,配合吸热结构对范围内的海水进行辅热处理,不需要单独的动力来源,实现对范围内海水的辅热和保温,保持海洋中热海水与冷海水之间的恒定温差,使得在不增加外界动力的情况下实现工质的高效率蒸发,成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吸热结构内部的热量散失,提高工质蒸发冷凝的闭环循环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475918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77789.5
申请日:2022-01-24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闭式海水温差透平发电装置。所述闭式海水温差透平发电装置,包括:漂浮在海面的基座、收卷结构以及用于温差发电的发电结构;所述收卷结构设置于所述基座的底部,所述发电结构设置于所述基座的顶部。本发明提供一种闭式海水温差透平发电装置,通过设置该收卷结构,可分别用于控制冷水导管以及配重组件完成收卷操作,通过在主动收卷轮与被动收卷轮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可实现两者之间的快速连接与分离,使得驱动电机具备两种带动方式,改变了传统使用两个收卷结构控制分别控制冷水导管以及定位锚伸缩方式,在使用时更加灵活,大大降低了发电装置的使用成本,降低整体的耗能以及质量,进而更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