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060782B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410284694.6
申请日:2014-06-24
Applicant: 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朱辉 , 郑强 , 陈海泉 , 刘治平 , 王鑫 , 沈修利 , 林正雅 , 邓亚亚 , 许贤 , 王龙 , 包庆建 , 吴俊书 , 童向东 , 瞿康华 , 陈培浪 , 程均清 , 李丹
IPC: E04F11/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螺旋圆形结构旋转楼梯结构的柔性连接安装结构,它包括建筑结构1)、楼梯结构、可伸缩的具有缓冲性的蓄能设备2)、槽钢支架(4),楼梯结构依次通过蓄能设备2)、槽钢支架(4)、蓄能设备(2)、连接到建筑结构(1)。建筑结构(1)与楼梯结构之间设置有橡胶缓冲带(6)。蓄能设备(2)包括铁板(3)、螺栓(5)、弹簧,螺栓(5)穿过铁板(3),弹簧安装在螺栓(5)上;蓄能设备(2)的一侧铁板(3)与槽钢支架(4)连接,另一侧铁板(3)与建筑结构(1)或楼梯结构连接。本发明能够有效减少旋转楼梯硬性连接的结构损害,提升楼梯的稳定性、适用性、舒适度和美观度;施工简单易行。
-
公开(公告)号:CN102953542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210458862.X
申请日:2012-11-15
Applicant: 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4F2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顶面打磨工具,它包括砂纸(1)、磨面(2)、固定基层、固定螺栓(5)、接地支杆(7)、操作支杆(8)、转轴螺栓(9),所述砂纸(1)覆于磨面(2)上,磨面(2)设置于固定基层上,固定基层安装在固定螺栓(5)的上端,固定螺栓(5)的下端可转动的安装到操作支杆(8)上,接地支杆(7)通过转轴螺栓(9)可转动的安装到操作支杆(8)上,所述接地支杆(7)支撑接地。本发明的顶面打磨工具,能减少顶面打磨施工带来的人工、时间的损耗,避免伤害施工人员健康,降低施工成本,从而提高施工效率,推进整体施工的进程。
-
公开(公告)号:CN102953542A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1210458862.X
申请日:2012-11-15
Applicant: 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4F2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顶面打磨工具,它包括砂纸(1)、磨面(2)、固定基层、固定螺栓(5)、接地支杆(7)、操作支杆(8)、转轴螺栓(9),所述砂纸(1)覆于磨头(2)上,磨头(2)设置于固定基层上,固定基层安装在固定螺栓(5)的上端,固定螺栓(5)的下端可转动的安装到操作支杆(8)上,接地支杆(7)通过转轴螺栓(9)可转动的安装到操作支杆(8)上,所述接地支杆(7)支撑接地。本发明的顶面打磨工具,能减少顶面打磨施工带来的人工、时间的损耗,避免伤害施工人员健康,降低施工成本,从而提高施工效率,推进整体施工的进程。
-
公开(公告)号:CN102953491A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1210446606.9
申请日:2012-11-10
Applicant: 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纯轻钢龙骨吊顶,它包括跌级造型基层、石膏板及石膏线条(4)、主龙骨(2),跌级造型基层包括L型边龙骨(1)、副龙骨(3),副龙骨(3)构成跌级造型基层的骨架支撑,跌级造型基层的阴角和/或阳角采用通长的L型边龙骨(1)连接;跌级造型基层的面层覆盖石膏板及石膏线条(4),形成整体天花吊顶;副龙骨(3)与主龙骨(2)连接。主龙骨(2)通过丝杆(5)固定到房顶。L型边龙骨(1)与副龙骨(3)通过铆钉固定。本发明能保证顶面防火要求,减少顶面由木基层所带来的甲醛含量等问题,并能解决木基层带来的开裂、变形、易被腐蚀、虫蛀等一列质量通病。
-
公开(公告)号:CN202899387U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220589395.X
申请日:2012-11-10
Applicant: 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纯轻钢龙骨吊顶,它包括跌级造型基层、石膏板及石膏线条(4)、主龙骨(2),跌级造型基层包括L型边龙骨(1)、副龙骨(3),副龙骨(3)构成跌级造型基层的骨架支撑,跌级造型基层的阴角和/或阳角采用通长的L型边龙骨(1)连接;跌级造型基层的面层覆盖石膏板及石膏线条(4),形成整体天花吊顶;副龙骨(3)与主龙骨(2)连接。主龙骨(2)通过丝杆(5)固定到房顶。L型边龙骨(1)与副龙骨(3)通过铆钉固定。本实用新型能保证顶面防火要求,减少顶面由木基层所带来的甲醛含量等问题,并能解决木基层带来的开裂、变形、易被腐蚀、虫蛀等一列质量通病。
-
公开(公告)号:CN207004326U
公开(公告)日:2018-02-13
申请号:CN201720773831.1
申请日:2017-06-29
Applicant: 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杨家俊 , 任仕飞 , 丁毅 , 董晋晋 , 宋灏 , 董敏 , 王洪伟 , 陈军 , 徐剑宇 , 陶新建 , 吉祥 , 马晓星 , 惠炜 , 童向东 , 艾冰 , 孙桂全 , 乐婷 , 陆建峰 , 石赟 , 李占何 , 叶其禄 , 陈健 , 孔德奎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商场的玻璃门隔断结构,包括嵌槽件,装饰板,玻璃板和基层组件,基层组件设置在嵌槽件上方,嵌槽件与基层组件连接,所述嵌槽件包括开口部和连接臂,连接臂设置开口部两侧,相邻装饰板由嵌槽件隔开,装饰板的端部与连接臂抵靠,玻璃板卡设在嵌槽件的开口部中。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商场的玻璃门隔断结构有效解决顶面石膏板转角处油漆处理困难,顶面容易开裂、后期更换玻璃容易造成顶面二次污染等问题;提升了基层的固定强度,避免玻璃门长时间开启对顶面震动,造成顶面开裂;方便后期油漆涂刷且不易对玻璃造成污染,满足玻璃槽的美观,且操作简单,提高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4662747U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20353977.1
申请日:2015-05-28
Applicant: 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4B9/20
Abstract: 本实用涉及吊顶造型的固定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连接件和至少一根第一管件,第一管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第一连接件与顶面结构基层连接,第一连接件与第一管件通过第一调节装置连接,第一管件相对第一连接件在第一平面上角度可调,所述吊顶造型的固定装置还包括旋转组件,第二连接件,第二调节装置和第二管件,第二连接件通过旋转组件与第一管件连接,第二连接件相对第一管件可转动,第二管件通过第二调节装置与第二连接件连接,第二管件相对第二连接件在第二平面上角度可调。本实用能够对长度超长、跨度大、多位面的弧形方通进行调节,从而在吊顶造型安装时实现长度可调,角度多向可调,便于吊顶造型的安装。
-
公开(公告)号:CN202899394U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220599917.4
申请日:2012-11-15
Applicant: 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悬挂式吊杆扣件,它包括吊顶丝杆(2)、平衡杆(3)、下固定件(1)、上固定件(5)、扣环(4),吊顶丝杆(2)固定到建筑顶面,平衡杆(3)安装到吊顶丝杆(2)上;下固定件(1)通过螺帽可拆卸组装到吊顶丝杆(2)上,并固定在平衡杆(3)下方;上固定件(5)通过螺帽可拆卸组装到吊顶丝杆(2)上,并固定在平衡杆(3)上方;扣环(4)通过螺丝固定在平衡杆(3)的两侧,扣环(4)将电线(6)限制在平衡杆(3)上。本实用新型的悬挂式吊杆扣件,能减少立杆成本,增加立杆性能,提升重复利用率,消除使用限制,减少安全隐患,提升文明形象。
-
公开(公告)号:CN202164732U
公开(公告)日:2012-03-14
申请号:CN201120224273.6
申请日:2011-06-29
Applicant: 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卫生间悬浮吊顶,它包括边龙骨(1)、主龙骨(2)、副龙骨(3)、石膏板(4),所述副龙骨(3)与主龙骨(2)连接,主龙骨(2)通过丝杆(5)吊接到屋顶;副龙骨(3)与边龙骨(1)连接,石膏板(4)与副龙骨(3)连接。所述边龙骨(1)与墙身结构之间为可脱离的非硬性连接。边龙骨(1)侧边设置有防震自粘条。边龙骨(1)通过防震自粘条与建筑结构之间相近靠。本实用新型突破了原有天花结构设计,采用悬浮吊顶结构,给予多种应力自由释放的空间,避免了石膏板开裂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205712904U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20372301.1
申请日:2016-04-28
Applicant: 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苏俊 , 童向东 , 李波 , 徐园 , 石俊荣 , 陈伟林 , 冯黎喆 , 李坤泉 , 赵彤 , 孙友苗 , 查海荣 , 张泽贵 , 陈相旗 , 朱一鸣 , 张云明 , 夏策峰 , 马博 , 徐宁玲 , 周怡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异形墙面造型可调节三角支撑点挂装置,其包括:安装基板;第一调节杆,与连接件通过开设腰孔并在腰孔内穿入螺栓的形式进行连接;第二调节杆,与第一调节杆沿一直线排列,与连接件通过开设腰孔并在腰孔内穿入螺栓的形式进行连接;第三调节杆,垂直于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布置,与第二调节杆通过开设腰孔并在腰孔内穿入螺栓的形式进行连接;第四调节杆,斜向布置于安装基板与连接件之间,与第五调节杆的一端通过开设腰孔并在腰孔内穿入螺栓的形式进行连接,该第五调节杆的另一端连接于连接件;外部机构连接件,连接于第三调节杆上。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取消掉现有的焊接方式,同时还可以实现对安装位置的精确控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