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钝角接头的二次试验线

    公开(公告)号:CN111505356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010343040.1

    申请日:2020-04-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钝角接头的二次试验线,包括,试验线本体,包括绝缘套、设置在绝缘套内的芯杆以及连接在芯杆后端的铜线,所述芯杆靠近铜线处开设成钝角;连接部件,包括设置在芯杆外周壁上的连接片以及设置在芯杆前端的连接头,所述连接片中段向外凸出;以及,加固组件,所述加固组件设置在芯杆与绝缘套连接处,芯杆设置成钝角后与铜线连接,缩短了试验线的整体长度,同时又保证了铜线与接头的可靠接触,增加了铜线与芯杆的接触面积,减小接触电阻,从而减少发热量,保证接线牢固,不会因试验接线不可靠而影响难度结果正确性,可避免拆接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接、漏接、虚接等而导致的保护装置带缺陷投运情况。

    一种压缩空气式密度继电器校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200293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1401490.2

    申请日:2021-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缩空气式密度继电器校验装置,包括空气压缩单元,包括压缩机、储气罐以及压力计,所述压缩机将空气压缩进入储气罐,所述压力计用于监测所述储气罐的压力值;检测控制单元,所述检测控制单元与储气罐连接;真空单元,所述真空单元包括与所述检测控制单元连接的抽真空机,以及与所述抽真空机连接的真空计;压缩机、储气罐、微型抽真空装置、校验单元集成一体,方便携带,重量控制在10kg内,避免对外置气瓶频繁罐装SF6气体带来的不便;同时采用管接头对设备之间的管道进行连接,提高了连接效率,且安装和拆卸都比较方便快捷。

    一种基于合电流矩的配电网合环转供电流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09709B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010339523.4

    申请日:2020-04-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合电流矩的配电网合环转供电流评估方法,包括,获取合环路径相关的电磁环网等值电路,将电网划分为两个系统;通过电磁环网等值电路计算出合环路径折算至10kV侧的总阻抗,并分别计算出划分的两个系统中各节点负荷至电压参考点的等效阻距;采集合环前各节点的实际电流,计算两个系统中各节点的负荷电流矩;计算出两个系统的合电流矩;结合电网合环路径总阻抗、电压参考值和两个系统的合电流矩计算合环转供电流;判断合环转供电流判断是否满足合环条件,若不满足则需要改变电网运行结构对合环转供电流进行调整,直至合环转供电流大小满足合环条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能够简化合环转供电流评估的方法,减少计算量并提升效率。

    一种低网损的配电环网开环运行选址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16361B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010339514.5

    申请日:2020-04-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网损的配电环网开环运行选址方法,包括,获取配电环网的等值电路并引入柔性联络开关划分为两个系统;获取配电网的初始线损模型;获取配电网线损模型;根据配电网的线损数学表达式获取线损最小时的柔性联络开关输出的最优电流有功分量和无功分量;获取划分的两系统中各节点的阻距、有功电流矩和无功电流矩;计算两系统的合有功电流矩和合无功电流矩,并得出其与最优电流有功和无功分量之间的关系;根据最优电流有功分量确定以网损最小为目标的配电网开环运行方式的最优开口点。本发明能够通过合电流矩得到配网网损与负荷分布不均衡度之间的关系,从而获取配网网损最小的最优开环运行方式。

    一种变电站蓄电池组续航时间动态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98856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0870096.2

    申请日:2020-08-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蓄电池组续航时间动态测量方法,包括,利用变电站蓄电池组的特性参数、影响因素进行数据拟合,构建续航时间模型;基于所述续航时间模型计算所述蓄电池组的实际容量动态参数,并对所述实际容量动态参数进行仿真;结合所述仿真的结果建立蓄电池组初步实际容量动态测量模型;基于历史运行样本数据分析提炼,结合所述初步实际容量动态测量模型的运行校正理论化计算参数,构建实际容量动态测量模型,对所述蓄电池实际容量进行动态测量。本发明通过构建模型提供变电站蓄电池组可带负荷的准确时间及蓄电池的实际容量,避免变电运行人员对蓄电池带负荷时间评估不正确,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