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027236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043580.1
申请日:2019-10-30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113/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相复合材料的等效导热系数的细观尺度研究方法。本发明针对复合材料的非均质特性,从细观尺度角度针对岩土工程中最常见的材料——土体,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了数值模型以此估计其等效导热系数。所建立的数值模型通过Monte Carlo算法进行模拟,得到具有空间随机性的土体结构,结合有限元计算方法与基于稳态分析的傅立叶公式,对土体的三种情况下的等效导热系数进行对比分析,并探究土体类型、孔隙率、饱和度、分散相的空间排布等因素对土体等效导热系数的影响。本发明从细观尺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可实现模拟多相复合材料的内部结构非均质性的方法,为分析其导热特性提供了新思路,且模拟方法简单易行,快速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0987749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044057.0
申请日:2019-10-30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相复合材料的等效渗透系数细观尺度研究方法。本发明针对复合材料的非均质特性,从细观尺度角度,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了数值模型以此估计其等效渗透系数。所建立的数值模型通过Monte Carlo算法进行模拟,得到了细观尺度下具有空间随机性的多相材料结构,结合有限元计算方法和达西定律,对复合材料的等效渗透系数进行评估。本发明从细观尺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可实现模拟多相复合材料的内部结构非均质性的方法,为分析多相复合材料的渗透特性提供了新思路,且模拟方法简单易行,快速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5787998B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610105766.5
申请日:2016-02-25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6T1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散元仿真中多球颗粒的两层网格搜索接触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全局空间被划分为尺寸均为D的方形或立方体网格,然后进行第一层网格搜索,如果目标颗粒的包络球与某个候选颗粒的包络球相交,则第一层网格搜索完成,反之则进行目标颗粒的包络球与其余候选颗粒的包络球之间的相交检测;相交时,一个尺寸为(D+d)的方形或立方体局部空间被划分为尺寸均为d的方形或立方体网格,并供第二层网格搜索所用,检测目标颗粒的单元球与候选颗粒的单元球之间的接触。本发明在实现接触检测的内存消耗大幅降低的同时,维持接触检测的时间消耗不增加,为多球颗粒离散元仿真在工业领域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07664780A
公开(公告)日:2018-02-06
申请号:CN201710942306.2
申请日:2017-10-11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介质纳米砖阵列结构及其用作高反膜和高透膜的应用,所述电介质纳米砖阵列结构,包括衬底和衬底上的电介质纳米砖阵列;其中,电介质纳米砖阵列由电介质纳米砖周期性排列构成;电介质纳米砖为正四棱柱形,其底面为正方形,且其长宽高均为亚波长尺寸。将该电介质纳米砖阵列结构用作高反膜时,优化电介质纳米砖阵列结构的结构参数,使得工作波长下s波和p波入射时均能产生Mie谐振;将该电介质纳米砖阵列结构用作高透膜时,优化电介质纳米砖阵列结构的结构参数,使得混合层的等效折射率介于混合层周围介质的折射率和衬底折射率之间。本发明基于电介质纳米砖阵列结构的高反膜和高透膜在整个通信波段内均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679961B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210161972.X
申请日:2012-05-23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四目立体摄影测量系统及方法,基于本发明提供的系统能完成四台相机的同步拍摄,并保持事先标定好的设备参数,然后在计算机上对立体影像进行自动测量,得到物体或场景的位置、大小、形状等物理几何信息和物体的材质、纹理等物理属性信息。并在这些信息的基础上自动构建三维模型,或分析三维物体的体积、面积等。该系统主要表现了便携性,即方便于个人携带和操作,能灵活运用于多种场景的测量和三维重建工作中。
-
公开(公告)号:CN119903646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888310.1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13 , G06F111/1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寒区非均质边坡水热耦合和冻结深度的反演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研究区气温逐日变化数据,并对其进行拟合得到气温逐日变化方程;确定土体的基本物理参数,并构建土体参数随机场;根据研究区域场地信息构建数值模拟模型,并确定温度场和水分场的计算方法,且基于此对数值模拟模型施加对应的水热边界条件,得到水热耦合数值模型;将土体参数随机场导入水热耦合数值模型,建立考虑土体参数非均匀性的随机水热耦合模型;对随机水热耦合模型进行模拟计算,输出模型在不同时间和位置上的温度和水分变化特征,并据此确定冻结深度大小,且对计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本发明考虑了土体参数的非均匀性,提高了对冻结深度的预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085592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072511.4
申请日:2024-08-06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槽试验用坝顶溃口断面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其坝顶溃口断面测量装置包括背景板,背景板设有若干等距排列的横向刻度线和若干等距排列的纵向刻度线,背景板设有若干等距排列的纵向圆环组,背景板的顶部设有与圆环组对应的导向环,圆环组内配置能够上下活动的测杆,任一测杆顶部由穿过导向环的牵引绳集成于配置手持部的横杆上。上述测量装置,能较大程度地适应水槽试验的试验环境,当测杆入水时,大部分水流从测杆之间流走,本发明对水槽试验过程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以直观且更加准确的进行溃口断面测量;本发明操作十分的简便,只需要安装本发明提供的水槽试验用坝顶溃口断面测量装置配合相机使用即可,有效提高了试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392591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452897.5
申请日:2024-04-16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确定冻融循环作用下岩石裂隙扩展的方法、装置。本方法先将经过冻融循环处理的岩石试样处理成二值图像,针对二值图像检测识别其中是否包含裂缝像素,再针对裂缝像素确定裂缝像素的长度信息和/或裂缝像素的轮廓走势,进而确定岩石试样裂缝的实际长度和/或裂缝的扩展角,最终实现了对裂缝拓状况的准确地确定。
-
公开(公告)号:CN118364549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518801.0
申请日:2024-04-2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7/16 , G06F17/10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岩土体参数三维随机场高效实现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岩土体参数三维随机场的概率分布信息和几何信息;根据获取的几何信息,获取岩土体参数三维随机场域中的所有基函数、所有基函数数量对应的辅助积分矩阵和插值自相关矩阵;采用Krylov‑Schur特征求解器进行计算自相关函数的重要特征值和重要特征函数;抽取岩土体参数标准正态分布的随机样本,根据获取的自相关函数的重要特征值和重要特征函数获取岩土体参数的三维随机场。本申请有效提高计算效率并减少内存需求;可快速批量生成高分辨率三维随机场,适用于高达百万级单元数量的三维随机场实现,且整个过程对自相关函数的形式没有任何的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17252063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262453.7
申请日:2023-09-27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27 ,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岩质高边坡开挖锚固变形预测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高拱坝坝区地质调查报告、边坡开挖进度和监测信息,构建岩质高边坡多阶段开挖锚固模型;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对构建模型的岩体物理力学参数进行重要性排序,将关键岩体物理力学参数识别为待更新的随机变量;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各开挖锚固阶段中随机变量和边坡响应之间的代理模型;构建贝叶斯框架,将监测信息纳入其中反演岩体物理力学参数的后验分布;将反演的岩体物理力学参数的后验分布输入各开挖锚固阶段的代理模型中以预测后续开挖锚固阶段边坡变形。本发明实现了利用监测信息弥补岩体物理力学参数试验数据不足的岩质高边坡开挖锚固变形的预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