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3600080U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023139390.0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隧道监控量测中可更换测点的防撞装置,通过在脆性塑料螺栓上套设断裂控制环,使得脆性塑料螺栓与膨胀管之间产生间隔,通过断裂控制环控制脆性塑料螺栓断裂的位置,避免脆性塑料螺栓在断裂后,膨胀管内的脆性塑料螺栓无法取出;通过脆性塑料螺栓的连接,在发生机械碰撞后也不会对内部造成扰动,有效的避免了测点丢失,重新布设数据失真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221077613U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323208753.5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G01B21/3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涵洞工程监测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钢波纹管涵的表面应变监测装置,通过在钢波纹管涵的若干组管涵波峰上固定焊接表面应变监测保护盒,表面应变监测保护盒内设有应变计固定组件、表面应变计和表面应变计采集模块,表面应变监测保护盒对表面应变计及上侧表面应变计采集模块进行防护,在管涵顶部回填土过程中防止施工机械或大粒径碎石将其破坏,表面应变计通过应变计固定组件水平设置在管涵波峰,使得表面应变计在钢波纹管涵上水平安装,防止在监测过程中出现受力不均匀、掉落等不利现象;采集设备位于钢波纹管涵外部,且采集设备通过线缆穿过钢波纹管涵伸入表面应变监测保护盒内与表面应变计采集模块连接,有效的保证了数据的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217129551U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21130281.9
申请日:2022-05-11
Applicant: 西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长安大学
IPC: E21D11/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管幕钢顶管间支撑装置,涉及地下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包括管幕钢顶管主体,所述管幕钢顶管主体设置有两个,所述管幕钢顶管主体两侧外壁分别设置有两锁口角钢公扣和两锁口角钢母扣,所述锁口角钢公扣与锁口角钢母扣之间为扣合连接,两所述管幕钢顶管主体之间固定连接两连接钢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两个管幕钢顶管主体之间无缝焊接两连接钢板,使两个管幕钢顶管主体形成整体结构,稳定效果更好,能够有效的减小管幕施工时管幕钢顶管主体的水平位移,提升了管幕钢顶管主体间的整体性,同时提高隧道管幕施工的施工效率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217005792U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220928272.8
申请日:2022-04-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隧道开挖用管线沉降监测装置,属于检测沉降技术领域,该隧道开挖用管线沉降监测装置包括第一测量尺,第一测量尺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锥形固定块,第一测量尺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测量尺,两组卡接机构,每组卡接机构均包括卡接杆、第一弹簧、固定板、倾斜固定块、第二空心槽、第三空心槽、第六空心槽和第二弹簧,第三空心槽开设于第一测量尺的一端,第六空心槽开设于第二测量尺的一端,可通过设置的卡接机构来进行将第二测量尺固定,这样便可使得第二测量尺抽出后得到稳定,不易出现没有限位出现掉落的情况,且还可使得第二测量尺在作业时,不易出现晃动保持第二测量尺的稳定性,有效的提高了第一测量尺和第二测量尺作业时平稳。
-
公开(公告)号:CN216956020U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20068822.3
申请日:2022-01-11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室内强夯实验模型箱,通过若干亚克力板依次拼接围成框架体,框架体放置在底板上,形成模型箱体,固定滑道板在相邻亚克力板之间的顶部划入并延伸至底板,框架体通过固定滑道板进行升降运动,增加了固定滑道板,使模型箱成为可以拆卸式的模型箱,在试验结束后方便取土;在透明的亚克力板上加上刻度可以实时观察重锤夯击对模型箱内的土下落的影响,使室内强夯试验时间大大缩短,同时在减少人力的作用下大大保证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6948466U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20063823.9
申请日:2022-01-11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E02D3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强夯模型实验的夯锤起吊装置,两组立柱分别垂直连接在顶梁的两端形成冂型结构,升降组件装配在顶梁上,通过转动曲柄实现在冂型结构内的升降滑动,夯锤组件装配在升降组件上,通过升降组件的升降调整,进行夯击试验,和以往的模型实验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可以利用滑轮较大的节省人力,较少了人力局限性对强夯模型实验的限制。通过横梁的上下滑动可以精确控制夯锤下落的高度以及使每次夯锤的落点一致。这样可以保证试验的连续性和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大量节省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使得夯锤下落的调节更加简便和精确。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总体上更加方便操作和调整、容易上手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211340750U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1922254362.4
申请日:2019-12-16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E02D3/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岩土隧道施工的注浆结构,包括导管,导管插设在隧道地面上,隧道地面内开设有缝隙,导管连通缝隙,导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头,导管的一侧连通有支管,支管的一端连通有中空球,中空球的上端开设有通气孔,隧道地面的上表面放置有移动架,移动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电源箱,电源箱内固定连接有电池块,移动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送浆机构,送浆机构连通第一连接头,移动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储浆机构,储浆机构连通送浆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支管将浆液导入中空球内,随着浆液凝固,中空球的一部分浆液再次流入缝隙,缝隙被完全填充,缝隙的填充效果好。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