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332761A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310259453.1
申请日:2013-06-26
申请人: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分类号: C02F1/28
摘要: 一种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系统,包括可移动浮桥框体及多个可拆卸地安装在可移动浮桥框体底部的高效吸附板装置,可移动浮桥框体上面布设有人员操作区域,所述高效吸附板装置包括一个长方体形状的外框,外框的侧壁上设置多个平行的卡槽,卡槽中安装有高效吸附板,高效吸附板为网孔板结构,高效吸附板的正反侧面均布设有活性炭纤维;可移动浮桥框体前后、左右边框中间位置安装有连接装置。本发明可快速、有效解决湖泊、河流、水库等流动或静止水域的突发性有机污染物、重金属染问题。本系统具有环境友好、不产生二次污染、组装简单、快速、灵活性的应对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等特点。本发明还可作为防汛抢险、水源地保护等的应急处理备用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3319060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310238866.1
申请日:2013-06-17
申请人: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分类号: C02F11/00 , C02F11/06 , C02F101/2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沉积物中砷的微波诱导催化氧化固定化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①向含砷沉积物中添加铁锰氧化物,开启微波辐照,以微波为热源,铁锰氧化物为催化剂,进行微波诱导催化氧化,将沉积物中的As(III)氧化为易发生吸附反应的As(V);②关闭微波,调节沉积物达到一定的含水率,通过搅拌的方式促进As(V)与铁锰氧化物发生吸附或共沉淀反应,生成较难溶的含砷矿物;③开启微波辐照进行固定化及脱水减量化处理。本发明既可解决常规化学稳定化技术对沉积物中As(III)治理效果不佳的问题,还能进一步强化稳定化效果,简化砷污染沉积物的处理步骤,在处理砷的过程中还可对沉积物进行脱水减量化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3755042B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050249.3
申请日:2014-02-13
申请人: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分类号: C02F3/3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凹凸棒石/纳米铁复合材料-微生物耦合体的制备及应用。所述凹凸棒石/纳米铁复合材料-微生物耦合体是将凹凸棒石用蒸馏水、六偏磷酸钠提纯后使用盐酸进行改性,再依次经过离心、洗涤、干燥后放入FeSO4溶液中浸泡24-72h后离心处理,之后在氩气保护下向离心后的固体加入乙醇搅匀,并滴加KBH4致使Fe2+充分反应后再次离心处理,将离心后的沉淀物洗涤干燥后与真养产碱杆菌耦合反应后得到的固体成分。本发明既解决了纳米铁稳定性差、分散性差,容易凝聚成团等缺点,又避免了凹凸棒石/纳米铁复合材料在与硝酸盐反应时,产生氨氮,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的缺陷,也基本不会对微生物产生毒害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332761B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310259453.1
申请日:2013-06-26
申请人: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分类号: C02F1/28
摘要: 一种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系统,包括可移动浮桥框体及多个可拆卸地安装在可移动浮桥框体底部的高效吸附板装置,可移动浮桥框体上面布设有人员操作区域,所述高效吸附板装置包括一个长方体形状的外框,外框的侧壁上设置多个平行的卡槽,卡槽中安装有高效吸附板,高效吸附板为网孔板结构,高效吸附板的正反侧面均布设有活性炭纤维;可移动浮桥框体前后、左右边框中间位置安装有连接装置。本发明可快速、有效解决湖泊、河流、水库等流动或静止水域的突发性有机污染物、重金属染问题。本系统具有环境友好、不产生二次污染、组装简单、快速、灵活性的应对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等特点。本发明还可作为防汛抢险、水源地保护等的应急处理备用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3755042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410050249.3
申请日:2014-02-13
申请人: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分类号: C02F3/3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凹凸棒石/纳米铁复合材料-微生物耦合体的制备及应用。所述凹凸棒石/纳米铁复合材料-微生物耦合体是将凹凸棒石用蒸馏水、六偏磷酸钠提纯后使用盐酸进行改性,再依次经过离心、洗涤、干燥后放入FeSO4溶液中浸泡24-72h后离心处理,之后在氩气保护下向离心后的固体加入乙醇搅匀,并滴加KBH4致使Fe2+充分反应后再次离心处理,将离心后的沉淀物洗涤干燥后与真养产碱杆菌耦合反应后得到的固体成分。本发明既解决了纳米铁稳定性差、分散性差,容易凝聚成团等缺点,又避免了凹凸棒石/纳米铁复合材料在与硝酸盐反应时,产生氨氮,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的缺陷,也基本不会对微生物产生毒害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830450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096222.1
申请日:2017-02-22
申请人: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分类号: C02F9/06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表层水体藻类与营养盐的微动力原位收集分离一体化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及与太阳能电池板相连的浮体平台,浮体平台上搭载有表层藻水收集单元、藻水絮凝反应单元、絮凝剂备用投加单元、藻水流动控制单元、藻类与营养盐分离单元、清洁藻水排放单元、浮体平台动力驱动单元。本发明无需将表层高密度藻水抽取到岸边处理,不必加入絮凝药剂,不需投入脱氮除磷微生物载体,不用将藻水机械浓缩,藻类和氮磷等营养盐的去除效果好,动力消耗少,运行成本低,维护简单,无化学药剂污染和固体废物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10419479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756223.3
申请日:2019-08-16
申请人: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分类号: A01K61/6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节饵减污生态养殖网箱,包括外箱、设于外箱内部的内箱、设于内箱中的沉淀池以及用于将沉淀池在内箱中自由升降的升降装置,所述外箱包括外箱浮力框架、外箱壁、外箱壁固定杆、外箱底,外箱浮力框架与位于外箱浮力框架下方的外箱壁固定杆之间通过滤网连接;内箱包括内箱浮力框架、内箱壁、生物绳底部固定杆、内箱底,内箱浮力框架与位于内箱浮力框架下方的生物绳底部固定杆通过网状生物绳连接,生物绳底部固定杆之间铺设有滤网形成内箱底;内箱用于投加胶囊鱼饵,沉淀池的上方开口安装有隔离网。本发明残饵与排泄物的收集与去除效果好,运行成本低,维护简单,对网箱养殖活动干扰小,且能长效维持和改善养殖水体水质。
-
公开(公告)号:CN104326560B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410634468.6
申请日:2014-11-12
申请人: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分类号: C02F3/30
CPC分类号: Y02W10/37
摘要: 一种太阳能富营养化水体处理及磷回收一体化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及与其相连的浮筒,浮筒上设有污水泵、污泥泵、蓄电池、空压机,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连接,污水泵、污泥泵和空压机分别与蓄电池连接;浮筒的中部设有厌氧区,厌氧区的底部通过泥水混合区与污泥沉降区联通,厌氧区的上部与设置在厌氧区外围的缺氧区连通,缺氧区的上部与下部分别与好氧区联通,厌氧区和好氧区中悬挂有生物绳,好氧区的底部设有与空压机连接的微孔曝气头,浮筒的上部两侧设有与好氧区联通的排水口。本发明无需将水体抽取到岸边处理,野外工作能力强,运行成本低,无化学药剂和材料投入,更无固体废物产生,不仅能够去除水体有机物和氮,还可以污泥形式回收磷。
-
公开(公告)号:CN104199406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422777.7
申请日:2014-08-25
申请人: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分类号: G05B19/418
摘要: 一种水体排污巡游监控取证的系统,包括外壳及安装在外壳上的排污信息获取单元、数据采集处理单元、水下视频摄像头、控制单元、无线通信单元、动力推进器。数据采集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排污信息获取单元实时获得的水体排污数据计算污染物浓度值或综合毒性指数的超标程度,并发送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识别到水域排放的污染物浓度值或综合毒性指数的超标程度达到最大值时启动水下视频摄像头进行排污过程拍摄取证。本发明可对单个排污口或取水口的各种水体隐蔽非法污染排放和突发水污染进行巡游监管,通过系统编组实现大面积水域、多个排污口以及突发水污染的时空连续性覆盖监控,杜绝水利或环保部门对水体隐蔽排污和其他非法排污行为的执法监管盲区。
-
公开(公告)号:CN205103070U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20871403.3
申请日:2015-11-03
申请人: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分类号: G01N1/24
摘要: 一种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态重金属采样收集装置,包括输气管、自动恒流系统、集气瓶、进气管、出气管、空气循环泵、抽气泵,输气管通过抽气泵与自动恒流系统连接,集气瓶的下部装有纯水,进气管的一端与自动恒流系统连接,另一端伸入集气瓶的纯水中,出气管的一端伸入集气瓶中且位于纯水上方,另一端通过空气循环泵与抽气泵连接,集气瓶的下部设有下端开口的沉积部,沉积部的中部设有插栓,插栓用于将插栓上部与下部空间导通或关闭。本实用新型巧妙利用水溶态物质的特性,使用价廉易得的纯水作为吸收液,能够有针对性地将水溶态有害重金属元素从大气颗粒物中有效分离出来,可实现一次采样同时测定同一样品中的各组分水溶态重金属元素含量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