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段中深孔采场的高效回采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3738369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111081656.7

    申请日:2021-09-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段中深孔采场的高效回采工艺,通过将待开采的盘区采场划分为多个相邻的标准分段中深孔采场进行开采,采用水平炮孔与上向扇形炮孔结合进行多排中深孔微差爆破来实现高效回采。其中上向扇形炮孔中间设置两个上向垂直中深孔炮孔,增加爆破高应力的分布范围,降低崩落矿石的大块率。该方法的一个盘区仅有一个采场内留有底柱,减少了矿石的损失率,增加采矿收益;且多个相邻采场作为同一盘区开采,可利用凿岩巷道和与相邻采场的穿脉出矿巷道进行出矿,能更好的将崩落矿石应出尽出,提高了采矿效率;多排中深孔微差爆破可降低矿石的大块率,节约二次处理的成本。该方法具有矿石回收率高、大块率低、采矿质量好、出矿便捷等特点。

    一种近地表垮冒矿体回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50751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110840824.X

    申请日:2021-07-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近地表垮冒矿体回收方法,首先探明垮冒矿体赋存情况,然后自垮冒矿体一侧沿脉联络巷内,采用跟管钻机垂直矿体走向施工一排跟管钻孔,并在钻孔内安装带圆孔的无缝钢管。采用单液注浆泵通过无缝钢管对垮冒矿体区域进行注浆,在无缝钢管上下区域形成一层注浆胶结体,自沿脉联络巷垂直于矿体走向采用下向分层进路充填法的方式在注浆胶结体以下整个垮冒矿体范围内形成进路隔离层。然后在上覆注浆胶结体与进路隔离层的保护下,进行下部垮冒矿体的回收并对空区进行充填。本发明具有工艺及原理简单、成本低、回收率高、安全和可靠性好等优点。

    提高YGZ-90钻机便捷性的改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26009A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210161068.2

    申请日:2022-02-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YGZ‑90钻机便捷性的改装方法,以现有YGZ‑90钻机为基础,在YGZ‑90钻机的底座的上方设置行走机构,在竖向固定杆上设置控制机构;行走机构设置于底座的长钢管上,控制机构设置于竖向固定杆上靠近长钢管的一侧;行走机构包括垂直于长钢管的第一钢管、一端与第一钢管活动连接的第二钢管以及固定于第二钢管的另一端的第一轮胎;控制机构包括固定在竖向固定杆上的旋转结构、与旋转结构的一端活动连接的第三钢管以及固定在第三钢管的另一端的第二轮胎。通过在现有YGZ‑90钻机上增设行走机构和控制机构,赋予设备可行走的能力,提升了设备的便携性,同时可确保设备在具有行走能力的同时其稳定性不受影响。

    一种基于微震监测的地压灾害预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07728A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811325963.3

    申请日:2018-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震监测的地压灾害预警方法,属于矿山安全领域,首先从大量原始微震监测数据筛选出有效微震事件,建立微震事件库,其包含微震事件的发震时间、三维坐标、震级大小、震中能量;其次计算或判定微震数据库中的活跃期、时序集中度Q时、活跃区域、震中集中度Q空、b值、βn值、η值、CUFIT模型,从而计算时间因子f1、空间因子f2、定量地震学因子f3,最后计算预警判定目标函数F,根据F确定是否需要对现场进行地压灾害预警以及级别。本发明涉及的微震因素数学模型明确、物理意义清晰,预警目标函数综合考虑了多项指标,可实现定量描述地压灾害可能性以及强弱程度,应用可行性好,预警效率高。

    一种矿山采空区封闭方法及其应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533314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1810515053.5

    申请日:2018-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山采空区封闭方法及其应用系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待封闭采空区的底板与侧帮交界处向下施工纵向泄水井,在纵向泄水井的下端施工横向泄水通道;在横向泄水通道两侧施工与其连通的阻尼导水通道;在横向泄水通道的末端施工向上的纵向阻尼导水井;在纵向导水井的上端施工溢水通道;系统包括贯通的纵向泄水井、横向泄水通道、阻尼导水通道、纵向阻尼导水井和溢水通道;纵向导水井的上端与采空区底板连通。采空区的积水经纵向泄水井进入横向泄水通道和阻尼导水通道,再进入纵向阻尼导水井,最后经溢水通道排出至地表。本发明既可解决采空区空气冲击波的冲击问题,又能避免采空区产生积水,确保矿山安全生产不受采空区的影响。

    一种低采切比的中深孔采场底部结构及回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38370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111082981.5

    申请日:2021-09-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采切比的中深孔采场底部结构及回收方法,通过对中深孔采场的底部结构进行优化,单元采场内两个呈镜像对称分布的凿岩巷道中心轴之间的距离大于单个分段采场的宽度,使单元采场内形成易于回收的三角大矿柱。对三角大矿柱中间掘进小断面凿岩巷道,施工上向中深孔扇形炮孔,以微差爆破的方式崩落矿石,达到回收的目的;采用相同的方法直至将整个中深孔采场底部结构中的三角大矿柱回收完成。本发明通过改变中深孔采场底部结构,使需要回收的底柱数量减少、体积增大,每两个采场只需回收一个底柱,减少了采切工程量,提高了底柱的回收率、稳定性和安全性;减少了矿石的损失率,增加了采矿收益,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