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双极板、制备该燃料电池双极板的方法以及包含该双极板的燃料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1371385B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0780002837.8

    申请日:2007-0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所述燃料电池双极板在保持其机械强度的同时,具有被提高的电导率;用于制备该双极板的方法;以及包含该双极板的燃料电池。提供包含由片状模制材料形成的层压模制品(1)的燃料电池双极板,其中片状模制材料包含树脂和碳材料,并且其中层压模制品(1)具有以表面层C(11)/内层B(12)/中心层A(13)/内层B’(14)/表面层C’(15)这种顺序安置的层压结构,并且其中中心层A(13)、内层B(12)、内层B’(14)、表面层C(11)和表面层C’(15)中的每一个都由单层或多层片状模制材料构成,并且其中当中心层A(13)的碳材料含量被称作a、内层B(12)的碳材料含量被称作b、内层B’(14)的碳材料含量被称作b’、表面层C(11)的碳材料含量被称作c以及表面层C’(15)的碳材料含量被称作c’时,满足关系55≤a≤85、55≤c≤85、55≤c’≤85、10≤a-b≤30、10≤c-b≤30、10≤a-b’≤30和10≤c’-b’≤30(a、b、b’、c和c’的单位为体积%)。

    含发光粒子的油墨组合物、光转换层及发光元件

    公开(公告)号:CN115968394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180052227.9

    申请日:2021-08-2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优异的保存稳定性,并且可形成热稳定性优异的固化物的含发光粒子的油墨组合物、使用该油墨组合物的光转换层以及发光元件。本发明的含发光粒子的油墨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含有:包含发光性纳米晶体的纳米粒子、光聚合性化合物、光聚合引发剂及抗氧化剂,作为上述光聚合引发剂,含有2种以上的酰基氧化膦系化合物,作为上述抗氧化剂,含有1种以上的选自由具有羟基苯基的化合物及具有亚磷酸酯结构的化合物组成的组中的化合物。

    彩色滤光片用喷墨墨水、光转换层及彩色滤光片

    公开(公告)号:CN113286866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080007627.3

    申请日:2020-02-06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方面涉及一种彩色滤光片用喷墨墨水,其含有发光性纳米晶粒、光聚合性化合物和/或热硬化性树脂、与光散射性粒子,其中,发光性纳米晶粒在其表面具有有机配体,发光性纳米晶粒、有机配体、光聚合性化合物、热硬化性树脂及光散射性粒子的合计含量以喷墨墨水的总质量为基准,为41质量%以上,发光性纳米晶粒及有机配体的合计含量相对于发光性纳米晶粒、有机配体、光聚合性化合物、热硬化性树脂及光散射性粒子的合计含量100质量份为21质量份以上,有机配体的含量相对于发光性纳米晶粒及有机配体的合计含量100质量份为20质量份以上,有机配体的重量平均分子量为1000以下。

    油墨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光转换层以及滤色器

    公开(公告)号:CN110869452A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880044962.3

    申请日:2018-07-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发光性纳米晶体粒子和光聚合性化合物,前述光聚合性化合物的LogP值为-1.5以上~7.0以下。另外,提供一种油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发光性纳米晶体粒子和光聚合性化合物,前述光聚合性化合物的LogP值为-1.0以上~6.5以下,基于卡尔费休水分仪的水分(H2O)含有率为90ppm以下。另外,提供一种光转换层和具备该光转换层的滤色器,前述光转换层为具备多个像素部的光转换层,前述多个像素部具有包含上述油墨组合物的固化物的像素部,前述光转换层含有该油墨组合物的固化物。

    燃料电池双极板、制备该燃料电池双极板的方法以及包含该双极板的燃料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1371385A

    公开(公告)日:2009-02-18

    申请号:CN200780002837.8

    申请日:2007-0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所述燃料电池双极板在保持其机械强度的同时,具有被提高的电导率;用于制备该双极板的方法;以及包含该双极板的燃料电池。提供包含由片状模制材料形成的层压模制品(1)的燃料电池双极板,其中片状模制材料包含树脂和碳材料,并且其中层压模制品(1)具有以表面层C(11)/内层B(12)/中心层A(13)/内层B’(14)/表面层C’(15)这种顺序安置的层压结构,并且其中中心层A(13)、内层B(12)、内层B’(14)、表面层C(11)和表面层C’(15)中的每一个都由单层或多层片状模制材料构成,并且其中当中心层A(13)的碳材料含量被称作a、内层B(12)的碳材料含量被称作b、内层B’(14)的碳材料含量被称作b’、表面层C(11)的碳材料含量被称作c以及表面层C’(15)的碳材料含量被称作c’时,满足关系55≤a≤85、55≤c≤85、55≤c’≤85、10≤a-b≤30、10≤c-b≤30、10≤a-b’≤30和10≤c’-b’≤30(a、b、b’、c和c’的单位为体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