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联产系统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37466A

    公开(公告)日:2006-02-22

    申请号:CN200510008341.4

    申请日:2005-02-17

    Abstract: 一种热电联产系统,包括:一发动机(50),其驱动一发电机(52)发电;一制冷/制热单元(60),包括至少一压缩机(61)、一四通阀(62)、一室外热交换器(63)、一膨胀装置(64)和一室内热交换器(65),以建立一种热泵式制冷剂的循环;一预热供给装置,将冷却该发动机(50)的冷却水的热量和该发动机(50)排出的废气的热量供给到该室外热交换器(63),以预热流经该室外热交换器(63)的空气;和一制冷剂过热装置,将从该发动机(50)排出的废气的热量供给到该制冷/制热单元(60)的该室内热交换器(65)的一入口。根据该热电联产系统,可以最大化发动机的废热利用,并且达到加强制热性能的效果。

    热电联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13852B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0710127307.8

    申请日:2007-06-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电联产系统,包括:煮水热交换器,其用于加热水;传热通道,其与该煮水热交换器连接,以传递热;热水存储箱,其连接该煮水热交换器和一水循环通道;热水存储箱供水装置,其将该热水存储箱内的水供应到水循环通道;供水通道,其与该水循环通道连接;供水装置,其将水供应到该供水通道;煮水热交换器旁路装置,其将从该热水存储箱供应到该水循环通道的水绕过该煮水热交换器;发电机;驱动源;废热回收热交换器;空调;以及供应热交换器。其优点是:由于将来自供水机构的冷水和来自热水存储箱的热水适当地供应到煮水热交换器,且与经过煮水热交换器的诸如防冻剂等的热媒进行热交换,从而可以有效地增加煮水热。

    热电联产系统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54643A

    公开(公告)日:2006-11-01

    申请号:CN200610077240.7

    申请日:2006-04-28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热电联产系统包括将由引擎回收的废热供应至压缩机的吸入单元侧的废热供应热交换器。因而,本发明具有能够最大化废热的利用率的优点。此外,所述热电联产系统使用压缩比为1.5-2.5的低压缩变频式压缩机,其压缩比低于现有技术。因此,本发明能够更大程度地利用由废热供应热交换器供应的废热,从而其具有能够最大化热电联产系统的效率的优点。由于压缩机的吸入单元与排出单元之间的压差变小,因此本发明还具有能够防止损坏压缩机以及能够节约能耗的优点。

    用于控制热电联产系统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789843A

    公开(公告)日:2006-06-21

    申请号:CN200510120400.7

    申请日:2005-1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控制热电联产系统的方法。该控制方法确定空调的工作负荷或电力负荷是否符合需要驱动发电机的负荷;当确定该空调的工作负荷符合该发电机驱动负荷时,控制该发电机进行工作;当该发电机工作正常时,控制该空调使其利用由该发电机产生的电力进行工作;并且当该空调的工作负荷不符合发电机驱动负荷或当发电机工作异常时,控制该空调使其利用市电电力进行工作。因此,本发明在经济性和安全性方面具有优越性。

    用于热电联产系统的废气热交换器

    公开(公告)号:CN1786644A

    公开(公告)日:2006-06-14

    申请号:CN200510120261.8

    申请日:2005-11-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7/10 F28D1/06 F28D21/0003 F28F13/06 Y02E2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热电联产系统的废气热交换器。在废气热交换器内,热交换器外壳安装在热交换器本体周围,从而在热交换器外壳和热交换器本体之间限定热介质通过其中的一级热介质通道。在热交换器本体内,安装有延伸通过热交换器本体的热介质管,其形成使从一级热介质通道排出的热介质通过其中的二级热介质通道。因此,在通过一级热介质通道时,热介质首先从废气中吸收热量,然后,在通过二级热介质通道时,再次从废气中吸收热量。于是,热交换效率得到了提高。

    热电联合系统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86618A

    公开(公告)日:2006-06-14

    申请号:CN200510089376.5

    申请日:2005-08-05

    Abstract: 一种热电联合系统,包括:热泵型空调,其包括室外热交换器和室外热交换器旁通管道;以及热电联合单元,其包括第二室外热交换器、室外热交换器旁通管道、第二室外热交换器连接管道、以及第二室外热交换器旁通管道,以在热泵型空调的加热操作期间引导制冷剂进入第二室外热交换器,并且因此使得制冷剂在第二室外热交换器内蒸发,以及在热泵型空调的制冷操作期间引导制冷剂进入室外热交换器,并且因此使得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内冷凝,从而热泵型空调能够在热泵型空调的加热操作期间提供恒定的加热能力而与室外温度的变化无关。由于仅仅室外热交换器旁通管道设置在热泵型空调内,并且第二室外热交换器旁通管道设置在热电联合单元内,因此热泵型空调具有简单的内部结构。

    用于热电联产系统的废气热交换器

    公开(公告)号:CN100467992C

    公开(公告)日:2009-03-11

    申请号:CN200510120261.8

    申请日:2005-11-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7/10 F28D1/06 F28D21/0003 F28F13/06 Y02E2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热电联产系统的废气热交换器,其中热交换器外壳安装在热交换器本体周围,热交换器外壳和热交换器本体之间限定热介质通过其中的一级热介质通道。热交换器本体内安装延伸通过热交换器本体的热介质管,其形成使从一级热介质通道排出的热介质通过其中的二级热介质通道。热介质管包括热介质输入管、热介质输出管、及安装在热交换器本体内的多个连接管,每个连接管与热介质输入管和热介质输出管连接,彼此间隔开且包括带有板状壁的中空结构;连接管之间设置多个网状件。在通过一级热介质通道时热介质首先从废气中吸收热量,然后在通过二级热介质通道时再次从废气中吸收热量,从而提高热交换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