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水大便器
    1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386498B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510519190.2

    申请日:2015-08-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冲水大便器,从内缘导水路朝着内缘通水路流入的清洗水的水势得到加强且变得容易形成要在内缘通水路中进行旋转的水流,即使在较少地设定用于便器清洗的清洗水量的情况下,清洗水也能够在盆部中以转一圈的方式进行旋转,能够充分地清洗盆部。冲水大便器具有:给水装置;盆部,具备内缘部、在内缘部的全周上形成且引导清洗水的内缘通水路、向内缘通水路的下方在全周的跨度上形成的缝隙开口部即吐水部;排水路;及内缘后方导水路,形成在供给口与内缘通水路之间,内缘后方导水路具有:上游侧内缘导水路,从供给口向便器本体的左右方向当中的一侧延伸;及下游侧内缘导水路,从该上游侧内缘导水路向左右方向当中的另一侧延伸。

    冲水大便器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986613A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610003789.5

    申请日:2016-0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冲水大便器,内缘内壁部具备内缘内壁部的上部区域内侧向下方倾斜的内缘内壁上部倾斜面,提高使用者的可见性及使用者对内缘部的清扫性,能够抑制清洗水因离心力而从以比较低的高度形成的内侧面沿着内缘内壁上部倾斜面飞出到盆部外侧。本发明的冲水大便器具有:具备污物承接面、内缘部的盆部;向盆部吐出清洗水的吐水部;及给水装置,内缘部具备形成内缘部的内周的内缘内壁部,内缘内壁部具备:内缘内壁部的上部区域内侧向下方倾斜的内缘内壁上部倾斜面;及到内缘内壁上部倾斜面为止在纵向上以直线状延伸的内侧面,给水装置具备用于从吐水部吐出规定的定流量的清洗水的定流量单元。

    冲水大便器
    13.
    发明公开
    冲水大便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427510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336316.7

    申请日:2016-0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冲水大便器,内缘内壁部具备内缘内壁部的上部区域内侧向下方倾斜的内缘内壁上部倾斜面,提高使用者的可见性及使用者对内缘部的清扫性,能够抑制清洗水因离心力而从以比较低的高度形成的内侧面沿着内缘内壁上部倾斜面飞出到盆部外侧。本发明的冲水大便器具有:具备污物承接面、内缘部的盆部;向盆部吐出清洗水的吐水部;及给水装置,内缘部具备形成内缘部的内周的内缘内壁部,内缘内壁部具备:内缘内壁部的上部区域内侧向下方倾斜的内缘内壁上部倾斜面;及到内缘内壁上部倾斜面为止在纵向上以直线状延伸的内侧面,给水装置具备用于从吐水部吐出规定的定流量的清洗水的定流量单元。

    冲水大便器
    1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178132B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1710107422.2

    申请日:2017-02-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冲水大便器,通过使内缘通水路内整体的容积空间降低,在能够高效地进行内缘吐水口的内缘吐水的同时,能够确保便器设计的自由度。具体而言,本发明的冲水大便器具有具备污物承接面及内缘部的盆部,该盆部具备相对于将盆部在前后方向上二等分的向左右方向延伸的中心线位于前方侧的前方侧区域和位于后方侧的后方侧区域,在盆部的前方侧区域内的左右任意一侧上,在内缘部上形成有对从导水路供给的清洗水进行通水的内缘通水路,同时形成有内缘吐水口,内缘通水路具备从其入口部起在内缘部的内部朝向前方延伸的外侧部、从该外侧部的下游端起向内侧弯曲的弯曲部、从该弯曲部起朝向后方延伸至内缘吐水口为止的内侧部。

    冲水大便器
    15.
    发明公开
    冲水大便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1779102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685252.8

    申请日:2016-01-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冲水大便器,能够以内缘外壁上部倾斜面的高度容易地对设置在内缘部上的外装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外装部分进行装配及对位,而且,在大便器的横向上观察时,外装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外装部分与内缘外壁上部倾斜面的交界线看上去是整齐的直线状的一条线,能够带给使用者美感。本发明的冲水大便器的特征为,具有:盆部,具备污物承接面与形成在该污物承接面上缘部的内缘部;吐水部,向盆部吐出清洗水而形成旋转流;及外装构件,设置在内缘部的至少一部分上方,内缘部具备内缘外壁部的上部区域外侧向下方倾斜的内缘外壁上部倾斜面,以内缘外壁上部倾斜面的高度配置外装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外装部分。

    冲水大便器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905059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11111751.X

    申请日:2015-09-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冲水大便器,在使用者对内缘部进行擦拭打扫时,在自身的手指以从内缘部的上面沿着内缘上部内侧拐角部的圆弧的方式扣挂至内侧壁为止的状态下,能够高效地对内缘部的上面、内缘上部内侧拐角部及内侧壁进行清扫,能够提高清扫性。具体而言,本发明的冲水大便器具有:盆部,具备污物承接面与形成在该污物承接面的上方外侧而形成大便器的上部缘的内缘部;排水路;吐水部;及导水路,内缘部具备:内缘上部内侧拐角部,形成在该内缘部的上面与内侧壁之间;及内缘上部外侧拐角部,形成在该内缘部的上面与外侧壁之间,在内缘部的全周的至少一部分上,内缘上部内侧拐角部的圆弧形成为与内缘上部外侧拐角部的圆弧相比更大。

    冲水大便器
    1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947772B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510023409.X

    申请日:2015-0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冲水大便器,其可充分地进行冲洗而不使污物残留在盆部,可将盆部内的污物向排水管路内高效地排出,从而提高污物排出性能。具体为,本发明的冲水大便器具有:盆部,具备污物承接面、内缘部及凹部;内缘吐水部,沿内缘部的向盆部内部空间露出的内周面吐出清洗水,形成回旋的回旋流;及排水管路,其入口连接于凹部,排出污物,盆部的污物承接面以盆部左右方向的中央轴线为中心由左侧污物承接面和右侧污物承接面形成,在盆部的前方侧区域,左侧污物承接面和右侧污物承接面以相互不同的形状形成,以便从内缘吐水部吐出的清洗水形成从盆部的前方侧流入凹部的主流。

    冲水大便器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986614A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610013533.2

    申请日:2016-01-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冲水大便器,能够以内缘外壁上部倾斜面的高度容易地对设置在内缘部上的外装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外装部分进行装配及对位,而且,在大便器的横向上观察时,外装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外装部分与内缘外壁上部倾斜面的交界线看上去是整齐的直线状的一条线,能够带给使用者美感。本发明的冲水大便器的特征为,具有:盆部,具备污物承接面与形成在该污物承接面上缘部的内缘部;吐水部,向盆部吐出清洗水而形成旋转流;及外装构件,设置在内缘部的至少一部分上方,内缘部具备内缘外壁部的上部区域外侧向下方倾斜的内缘外壁上部倾斜面,以内缘外壁上部倾斜面的高度配置外装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外装部分。

    冲水大便器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514267A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410116775.5

    申请日:2014-03-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3D11/08 E03D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冲水大便器,其具有:盆部,具备污物承接面、内缘部及凹部;第1内缘吐水部,位于所述盆部的左右方向的一侧,且向盆部的前方进行吐水,形成沿内缘部的内周面回旋的回旋流;及第2内缘吐水部,位于盆部的左右方向的另一侧,且吐出洗净水从而形成与第1内缘吐水部所产生的回旋流同一方向的回旋流。盆部形成为,从第1内缘吐水部吐出的洗净水形成从盆部的前方侧流入凹部的主流,而且,从第2内缘吐水部吐出的洗净水从盆部的侧方侧流入凹部,从横向与从第1内缘吐水部吐出的洗净水的主流(M)合流。

    冲水大便器
    2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542139B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710373418.0

    申请日:2017-05-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冲水大便器,其能够抑制清洗水在到达导水路的上升流路的上端部之前向盆部内侧的污物承接面侧过于流下,能够有效地抑制因清洗水未能到达上升流路的上端部且未能形成从上升流路向污物承接面侧流下的水流而在盆部内产生未清洗区域。本发明的冲水大便器(1)具有盆部(20),其具备形成大致朝上竖立的纵向壁面的内缘部(18),盆部(20)在污物承接面与内缘部之间形成以周状形成的导水路(30),在从导水路的深部(30a)上升的上升流路(30c)的至少一部分,导水路具备形成从盆部内侧朝着外侧下降的倾斜面或从盆部内侧朝着外侧水平形成的水平面的台部(30h)。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