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16435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854853.5
申请日:2024-06-28
申请人: 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涉及热泵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双目标水温调节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本方法在第一用水侧和第二用水侧满足双目标调节条件时,基于各用水侧对应的目标温度确定第一用水侧的第一温度所处的第一目标温度区间以及第二用水侧的第二温度所处的第二目标温度区间,并从预设调控策略库中匹配目标调控方式,调节热泵系统的输出功率,控制第一用水侧和第二用水侧达到对应的目标温度。本方案在双用水侧满足双目标调节条件时,通过控制热泵机组的输出控制热源侧热量转移的效率,确保双用水侧的温度在接近目标温度时不出现温度突变和温度偏离,实现了双目标的水温均衡调控运行,提高了水温调节的应用范围并降低了双目标水温调节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8120045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1711317458.X
申请日:2017-12-12
申请人: 优泰(湖南)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戴各生
摘要: 半导体制冷装置,用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制冷领域,包括可密封的壳体和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设置于壳体内腔或壳体实体部分上,半导体制冷片冷端连接导冷块,热端连接散热结构;所述壳体上还穿设有管内分段填充有不同的填料的硅烷化管。本发明设置的半导体制冷片,通过导冷块的传递效应,可迅速降低其周边的环境温度,使壳体内腔各部件以及壳体周边达到快速制冷的目的,其热端连接的散热结构可迅速散发热端温度,进一步提高制冷效果。本发明结构尺寸范围小,制冷快,不会有制冷剂污染,可靠保证了实验设备内部的温度,同时,硅烷化管内设置的不同的吸附剂,可有效吸附目标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以及二氧化碳等气体,有效保证了实验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794174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1285823.3
申请日:2024-09-13
申请人: 西安东城热力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应用于水源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和系统,涉及水源热泵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首先对各个热泵单元进行运行和负荷的监测,分析工作状态,当工作异常时,启动相应的调节装置进行调整,若调整后,仍旧异常,则将异常热泵单元对应区域的热能分配至其他正常热泵单元中,利用正常热泵单元与异常热泵单元之间的热能损耗,选择所要分配的正常热泵单元以及计算分配的热能数据,并在分配之后,对正常热泵单元进行监测,然后调整分配策略,确保热泵单元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降低热能的损耗,确保每个区域都能得到适当的供暖,从而提高用户的舒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776174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785357.9
申请日:2024-06-18
申请人: 天津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结霜模型不确定参数辨识的空气源热泵除霜控制方法,主要包含空气源热泵结霜模型的简化、结霜控制方程及边界条件的建立、结霜过程平衡方程的描述,和基于梯度下降的结霜模型不确定参数辨识;输入条件参数、几何参数、物理参数及边界参数,实时计算物性参数,通过对空气源热泵结霜模型的求解实现对空气源热泵除霜的控制。本发明对空气源热泵蒸发器结霜不均匀性进行简化,将蒸发器进行空间离散,建立结霜模型及除霜控制方法,监测蒸发器进出口空气状态,采用梯度下降方法辨识结霜模型中不确定参数,实现霜层生长过程的反演和霜层厚度的精准预测,从而进行空气源热泵的按需除霜,提升空气源热泵在结霜工况下的运行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749822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969657.2
申请日:2024-07-18
申请人: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A47J31/00 , A47J31/46 , A47J31/54 , F25D31/00 , F25D29/00 , F25B41/40 , F25B41/20 , F25B41/31 , F25B49/00 , C02F1/0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饮水设备,包括水路系统、热泵系统和控制器。水路系统包括热水胆、冷水胆和换热水箱。热泵系统包括依次首尾相接并形成冷媒回路的压缩机、冷凝器、冷凝管段、节流降压构件、蒸发器和蒸发管段,冷凝器与热水胆热连接,蒸发器与冷水胆热连接。冷凝管段和蒸发管段各自的至少一部分布置在换热水箱内。热泵系统还包括第一换向阀和第二换向阀,第一换向阀用于使冷凝器和冷凝管段依次串联进冷媒回路,或使冷凝器串联进冷媒回路。第二换向阀用于使蒸发器和蒸发管段依次串联进冷媒回路,或使蒸发管段串联进冷媒回路。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一换向阀和第二换向阀的工作状态,以使热泵系统在常规模式、节能模式、制热模式或高效制热模式下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8729614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310344155.6
申请日:2023-03-31
申请人: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冷媒罐连接装置、检修阀、冷媒充注系统和空调。本发明的冷媒罐连接装置用于连通冷媒罐和检修阀,检修阀具有冷媒输入口,冷媒罐连接装置包括连接单元和第一阀单元,连接单元具有冷媒入口和第一冷媒输出口,连接单元的冷媒入口连通冷媒罐的输出端,第一冷媒输出口位于连接单元的端部;第一阀单元设置于连接单元,用于在第一冷媒输出口与冷媒输入口断开连通的状态下堵住第一冷媒输出口。本发明的冷媒罐连接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为避免将空气注入至空调中,会排空胶皮管内的空气,从而在排空过程中造成冷媒泄露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705780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1196425.4
申请日:2024-08-29
申请人: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合肥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摘要: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装置、空气源热水器和存储介质,该方法涉及热泵领域,该方法应用于空气源热水器,所述空气源热水器包括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室外环境温度和所述温度传感器采集到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冷媒温度;基于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控制所述空气源热水器进入预防油堵模式;在所述预防油堵模式下,确定室外换热器的冷媒的目标饱和蒸发温度;基于所述冷媒温度、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以及所述目标饱和蒸发温度调整所述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该方法通过准确控制进入室外换热器的冷媒的流量,提高换热器的制热效率,由此润滑油能够更顺畅地在空气源热水器中循环,避免发生油堵。
-
公开(公告)号:CN118705778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583551.9
申请日:2024-05-11
申请人: 广东智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F25B49/00 , F24F11/89 , F24F13/00 , F24F11/64 , F24F11/65 , F24F11/61 , F24D15/04 , F24D19/10 , F24F11/83
摘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热泵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末端设备的设定温度和工作模式;获取供水温度,根据各个设定温度和对应的供水温度之间的差值,分别确定各个室内区域的温度差值;获取工作模式对应的多个候选温差范围以及各个候选温差范围各自对应的候选控制策略,对于各个室内区域,在各个候选温差范围中确定温度差值处于的目标温差范围,将目标温差范围对应的候选控制策略确定为室内区域的目标控制策略;基于目标控制策略,控制对应的第一进水阀口的开度比例,以及控制对应的水泵的工作状态。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有效提高热泵系统对各个室内区域整体的温度调控效果,从而提高使用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8705764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923152.2
申请日:2024-07-10
申请人: 北京理工大学
摘要: 本发明涉及低温制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磁控极低温制冷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真空绝热系统、预冷机、制冷机和磁控机械式热开关;真空绝热系统包括真空罩、冷盘、冷屏,冷盘与冷屏构成腔体,并安装在真空罩内部;预冷机包括冷头,冷头设置于真空罩内部,与冷盘连接;制冷机包括制冷模块;磁控机械式热开关包括机械式热开关、电磁铁,机械式热开关导热连接在制冷模块与冷盘之间,电磁铁安装在真空罩上,电磁铁与机械式热开关不直接接触,用于通过电磁铁控制机械式热开关的通断切换。提高了低温系统降温速度、减少了低温冷量损失、降低了热开关研制难度和提高了通断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499977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954726.2
申请日:2024-07-1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温度快速响应的电子制冷系统,属于电子制冷技术领域,包括:检测模块:获取目标场景的场景布局信息,根据场景布局信息规划多个温度场并检测每个温度场的周期温度数据;第一获取模块:根据每个温度场的周期温度数据获取目标场景的温度变化信息;处理模块:将温度变化信息通过卡尔曼滤波信号处理算法进行处理;第二获取模块:根据处理结果获取系统的制冷负荷需求,根据制冷负荷需求获取调节指令;调整模块:根据所述调节指令调整制冷设备的运行参数,实现电子制冷系统的温度快速响应。解决了传统的电子制冷系统无法在短时间内确定制冷负荷需求,不具备在很短的时间内调整到设定的温度水平的能力,降低了制冷系统的工作效率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