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井的施工方法
    2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404890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1229746.0

    申请日:2022-10-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沉井的施工方法,具体包括步骤,制备预制件、制备沉井底座、拼接预制件、连接螺杆柱、现浇混凝土、沉井下沉、注入砾石、重复实施步骤3‑7、填塞井底和注水泥浆液;将沉井井壁设置成若干预制件,预制件采用模具批量制备,提高生产效率;拼接时,在沉井的圆周方向上,通过第一卡台与第一卡槽之间的卡接;在竖直方向上,通过第二卡台与第二卡槽之间的卡接;使相邻预制件之间、以及与沉井底座之间连接成一整体,提高沉井的整体性;采用预制件的第一弧形块、第二弧形块和沉井底座围合形成腔室,在腔室内绑扎钢筋和现浇筑混凝土,使预制件之间的缝隙与现浇筑混凝土的接头在竖直方向错位,有利于提高沉井的整体性、强度和抗渗能力。

    一种钢渣芯混凝土配重块及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255986B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1910492316.X

    申请日:2019-06-06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钢渣芯混凝土配重块及制备方法及应用,钢渣芯混凝土由混凝土外壳、钢渣芯以及金属定位连接件组成;在外壳中设有作为混凝土加筋材料的钢筋网,钢渣芯置于混凝土外壳中,并通过钢渣与混凝土的粘结以及6个深入至钢渣芯内部的金属定位连接件连,配重块钢渣芯的固相材料由水泥、粉煤灰、粗钢渣、细钢渣及橡胶颗粒组成。本公开的配重块体积大大缩小,同时配重块带有金属定位连接件,通过磁力表座将相邻配重块牢固的吸附在一起,避免了人工定位的不准确以及反复调整,同时大大增加配重块的整体稳定性,保证了施工安全。

    用于混凝土结构的分布式光纤传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2144351U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20937966.7

    申请日:2024-04-30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混凝土结构的分布式光纤传感装置,包括激光发射组件、传感光纤和采集组件;激光发射组件包括激光器、第一电光调制模块和第二电光调制模块,激光器分别和第一电光调制模块以及第二电光调制模块连接;传感光纤铺设于混凝土结构内,传感光纤分别和第一电光调制模块以及第二电光调制模块连接;采集组件包括波长选择滤波器、第一采集模块、第二采集模块和控制模块,波长选择滤波器被配置为对传感光纤输出的激光信号进行选择;控制模块分别和第一采集模块以及第二采集模块连接,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对拉曼光信号和瑞利散射光信号进行处理,以得到混凝土结构的应力数据,从而实现对混凝土结构应力的精确检测。

    一种灌溉系统
    2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719341U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21244602.2

    申请日:2023-05-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灌溉系统,包括潜水泵、主管路、次管路、滴灌管、过滤器和控制器;潜水泵的一端与过滤器连接,另一端与主管路的一端连接,用于将水输送至主管路内;远离潜水泵的主管路一端与次管路连通;滴灌管的一端与次管路连通,另一端封堵;控制器设置在滴灌管靠近次管路一端,用于控制滴灌管通断;在滴灌管上开设有滴水孔;潜水泵将灌溉水注入主管路内,在次管路的分流和引流作用下,灌溉水分别流向滴灌管内,根据需求打开对应控制器,使灌溉水流入滴灌管内,通过滴水孔流向地面,完成灌溉。

    一种黄河大堤边坡植草补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9732191U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920427268.1

    申请日:2019-04-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黄河大堤边坡植草补水系统,集水沟设置在黄河大堤两侧的堤肩位置,且集水沟走向与黄河大堤走向相同,集水池沿集水沟纵向分布,集水池与集水沟相连通;连接管的两端分别连通集水池和供水主管,供水主管设置在黄河大堤堤肩边沿位置的下方,且供水主管的轴线与黄河大堤堤肩的外沿平行,供水主管上设置有供水孔,供水支管通过供水孔与供水主管相连通,且供水支管沿堤坡下行到黄河大堤的堤脚处,供水支管设置有出水孔。撒播草种后,在没有雨水时采用人工进行补水。降雨时,带来的部分雨水通过集水沟进入到集水池中,然后经供水主管进入到供水支管中,对草种进行补水。利用雨水对草种进行补水,改善了草坪的生长条件。(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