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大粒径岩土体现场干湿循环的试验结构及其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35379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752559.9

    申请日:2023-06-2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实现大粒径岩土体现场干湿循环的试验结构及其试验方法,该方案包括试验场地,均匀铺设有试验材料;试验槽,设于试验场地内,并且每条试验槽宽度方向两端通过钢板与其他试验场地的土体隔开,每个试验槽上设有多个透水孔;喷淋机构,设于每个试验槽上;雨棚,架设于每个试验槽上方;剪切盒,静压嵌入与试验槽的土体内,且每个剪切盒顶部与试验场的土体表面平齐;千斤顶,设于剪切盒其中一侧面,且千斤顶远离剪切盒的一端设有承载钢板;位移计,设于剪切盒安装千斤顶的另一侧面;采集仪,分别与千斤顶和位移计通信连接;配重块,设于剪切盒顶部;烘箱;天平。本申请可实现大粒径岩土体现场干湿循环的试验,贴合工程实际。

    速凝高聚物注浆快速治理崩岗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29753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110778965.3

    申请日:2021-07-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速凝高聚物注浆快速治理崩岗的施工方法,该方案包括以下施工步骤:在崩岗边坡上开挖至少一个边坡马道;在崩岗边坡钻取多个锚孔;将地锚插入每个锚孔内并进行高聚物注浆形成高聚物锚固体;将钢丝网铺设于崩岗边坡的表面上并与每个地锚末端连接固定,且钢丝网与崩岗边坡的表面之间设有多个垫块;在钢丝网上喷射双组份膨胀性高聚物注浆材料形成高聚物抗冲刷层;穿过钢丝网网眼在崩岗边坡上钻取多个种植孔;在每个种植孔内填充草籽混合营养土;从高聚物抗冲刷层向内倾斜向上打设多个仰斜排水孔,该方法具有工期短、生态环保、施工方便且强度高及抗冲刷能力强的优点。

    基于微生物加固技术的崩岗生态防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63665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110778982.7

    申请日:2021-07-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微生物加固技术的崩岗生态防治方法,该方案包括以下施工步骤:在崩岗侵蚀体上清理出至少一个操作平台;对所述崩岗侵蚀体表面进行钻孔,形成多个侵蚀体锚固孔;在每个所述侵蚀体锚固孔内插入锚固桩,并以此对每个所述侵蚀体锚固孔进行多次微生物注浆形成碳酸钙锚固体;将三维网铺设于崩岗侵蚀体表面上并与每个锚固桩末端连接;将抗侵蚀材料喷射于三维网上直至三维网完全被抗侵蚀材料覆盖;再次在抗侵蚀材料表面喷射一层微生物注浆的浆液,使其形成一层碳酸钙薄层,该方法具有生态环保、无污染、工期短、施工方便、强度高及抗侵蚀能力强的优点。

    防治滑坡的新型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80038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901536.6

    申请日:2020-09-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治滑坡的新型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喇叭状锚固体是在进行高聚物浅层加固的喇叭状基槽中设置锚杆,把潜在滑体与稳固岩层联在一起,喇叭状锚固体之间通过连系钢套杆进行连接形成滑坡体横向加固系统;滑坡体横向加固系统通过钢绞线与桩基承台转换体连接,并在桩基承台转换体后部设置锚索嵌入到岩石层中,形成滑坡体纵向加固系统;横向与纵向加固系统全面地提升潜在滑坡体的抗滑性能。桩基承台转换体系是由抗滑桩与钢混承台组成的,属于低桩基承台,钢混承台前后设置耳板,分别连接钢绞线与锚索,能够提高边坡潜在滑体的整体性与强度,技术效益明显,同时其隐蔽性的特征体现了环保性与美观。

    一种滑坡泄水隧洞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85440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796882.X

    申请日:2019-08-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滑坡泄水隧洞,包括设置在滑坡的滑动面下方且贯穿坡体含水层的若干隧洞;所述隧洞与若干竖向排水孔连通,竖向排水孔穿过滑动面延伸至坡面;所述隧洞内部设置有滤水管和滤布,滤布紧贴所述隧洞内壁;所述隧洞与滤水管之间填充滤料形成过滤层;所述竖向排水孔内回填滤料;同时,本发明采用非人工开挖的方式进行地下施工作业,不受边坡底层地下水的影响,在任何位置均可实施,能够降低施工风险。

    一种边坡计算模型导入时的自动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33681B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810916739.5

    申请日:2018-08-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边坡计算模型导入时的自动修复方法,包括图形线条自动修复步骤:步骤1、导入边坡计算模型;步骤2、计算图形的最大高度和宽度,设置带标尺的边框,下边框的长度为图形的宽度,左边框和右边框上的顶端纵坐标值大于图形的最大高度值;步骤3、手动识别出滑动面和水位线,然后对图形中的其余线条进行修正;步骤4、自动识别坡面线并连接,生成连续坡面线;步骤5、自动识别岩土线,并对不连续的岩土线进行延长或缩短,生成连续岩土线;步骤6、完成图形线条的修复。本发明自动修复方法能够自动纠错图形线条,用户可先进行滑动面、水位线定义,并自动识别坡面线和岩土线;能够自动构建封闭区域,形成土层模块,自动完成填土。

    一种边坡地表位移监测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73908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173622.9

    申请日:2018-10-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边坡地表位移监测系统,包括标志板与监测站,标志板竖直固定在需要监测位移的地点,标志板上至少设置一标志图案,监测站设置在地质稳定区域,并朝向标志板,监测站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的激光测距模块、摄影模块、图像处理模块以及通信模块,激光测距模块与摄影模块平行设置,激光测距模块和摄影模块的输出信号传输至图像处理模块中,由图像处理模块计算得到被监测点的位置变化信息,然后将位置变化信息通过通信模块远程发送至接收平台。本发明有益效果:1、可在线实时监测,且结构简单成本低;2、可灵活布置监测站的位置,避开视线盲区;3、不仅水平、竖直方向的位移监测精度高,且纵向位移的精度也很高。

    缓冲层弹性模量计算方法
    3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001426A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10652832.X

    申请日:2018-06-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缓冲层弹性模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测算获得土石缓冲层颗粒特征参数,包括土石中值粒径D、土石颗粒不均匀系数Cu和土石缓冲层密实度S,土石中值粒径D指土石颗粒中重量百分数为50%的颗粒粒径,单位mm;土石颗粒不均匀系数Cu通过式1计算;b、根据土石中值粒径D确定土石类型,计算土石弹性模量M。本发明充分考虑了土石的具体粒径值对弹性模量的影响,计算方法适用于野外大尺度的粗大石块缓冲层的实际计算,计算结果准确可靠,对于崩塌、落石的防灾减灾具有更高的防灾适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