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970095A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11036081.X
申请日:2019-10-2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涉及冶金领域钢液凝固过程中强制对流对AlN枝晶受力计算方法,涉及到冶金领域。该方法首先收集钢种成份以及凝固条件,然后计算凝固过程中传热与传质,凝固过程中界面胞的生长及凝固过程中AlN形核与生长,进而建立Fe-C-Al-N四元合金凝固中AlN析出模型。根据浇铸温度、溶质成分、冷却速率等连铸工艺条件,通过建立的AlN析出模型对其析出规律进行预测,并利用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处理软件数据图像化显示AlN的析出位置、大小、形状和尺寸,以及定量化AlN析出数量。本发明提供的钢液凝固过程中AlN夹杂物析出情况的预测方法,为优化凝固技术、控制钢中AlN析出物尺寸和提高铸坯质量提供了理论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0970094A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11034676.1
申请日:2019-10-2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钢液凝固过程中VN析出情况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收集钢种成分、凝固过程的热力学条件及动力学条件;步骤2:计算凝固过程中传质与传热;引入元胞自动机模型,建立Fe-C-V-N四元合金凝固过程中VN析出的数学模型,利用VN析出的数学模型计算凝固过程中VN的形核与生长;步骤3:根据浇铸温度、钢种成分、冷速连铸工艺条件,通过建立的VN析出数学模型对VN的析出规律进行预测;步骤4:利用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处理软件图像化显示VN的析出位置、大小、形状和尺寸,以及定量化VN析出的数量。本发明为优化凝固技术、预测VN析出情况以及提高连铸坯质量,提供了理论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09065698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934422.4
申请日:2018-08-1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采用最优热电臂高度的两级半导体热电模块,包括上级热电臂、下级热电臂、导电铜片和陶瓷绝缘层,导电铜片设有三层,上层导电铜片和中层导电铜片之间设有上级热电臂,中层导电铜片与下层导电铜片之间设有下级热电臂,上级热电臂的上下两端、下级热电臂的上下两端均与导电铜片之间设置有陶瓷绝缘层,上级热电臂的高度为L1,下级热电臂的高度为L2,且L1与L2的比值范围为3/7~2/3,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将上级热电臂高度降低,下级热电臂高度增高,使上级热电臂热端陶瓷绝缘层与导电铜片的交界面上的应力分散到下级热电臂冷端陶瓷绝缘层与导电铜片的交界面,最大应力减小,降低热电模块损坏的几率,增加了热电模块运行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6899236B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710239376.1
申请日:2017-04-1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H02N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钢包表面余热的热电发电装置,该装置包括保护罩、骨架、上部绝热板、热电系统、下部绝热板和冷却系统;所述骨架为半圆筒型支架;保护罩焊接在骨架上;上部绝热板、热电系统和下部绝热板均通过螺栓固定在骨架上,形成半圆筒形;冷却系统置于热电系统外侧;装置为两个半圆筒形组成。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无机械运动,无噪音等特点,从而可以实现在有限空间内的余热回收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647376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247539.5
申请日:2018-03-2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铸坯宏观偏析的模拟方法,该方法是根据连铸坯的长×宽×厚度建立连铸坯三维切片模型,将所述三维切片模型划分网格,得到三维网格模型;根据所述连铸坯钢种的溶质成分及其质量百分含量,获得热力学数据;获得连铸坯模型的传热边界条件、钢液初始条件及流动边界条件;根据热力学数据、传热边界条件、钢液初始条件及流动边界条件构建所述连铸坯的凝固传热模型及钢液流动模型,从而计算获得连铸坯断面各点处的溶质元素浓度和 本发明可获得钢中不同元素的宏观偏析情况、铸坯整个断面的溶质分布规律等,为实际生产过程提供可靠数据支撑,并优化连铸操作工艺参数,进而提高连铸坯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392107B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410604899.8
申请日:2014-10-3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6F19/00
Abstract: 一种基于受力分析预测连铸坯初始裂纹的方法,包括:确定振动结晶器内弯月面垂直拉坯方向的初凝坯壳载荷;确定初凝坯壳材料力学参数,包括简支梁弯矩、简支梁横截面惯性力矩、简支梁横截面处弯曲应力;确定钢种高温临界断裂强度;进行连铸坯初始裂纹预测:若简支梁横截面弯曲应力值大于得到的钢种高温临界断裂强度,则垂直拉坯方向的初凝坯壳载荷突破其自身强度,当前连铸坯弯月面初凝坯壳产生初始裂纹,否则,当前连铸坯弯月面初凝坯壳没有产生初始裂纹。本发明是将结晶器振动效果转化为坯壳所受弯曲应力,为分析坯壳裂纹形成提供了新的思路,便捷、有效地对连铸坯初始裂纹形成的可能性做出初步判断。
-
公开(公告)号:CN104785738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213601.5
申请日:2015-04-3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B22D11/111 , B22D1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11/111 , B22D11/181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振动结晶器保护渣消耗量的预测方法,属于钢铁冶金连铸过程计算领域;该方法首先将试验用保护渣注入并充满振动结晶器模拟试验装置的保护渣渣道中,启动振动结晶器模拟试验装置根据所设定振动参数进行工作,然后采集振动结晶器模拟试验装置振动板板面上每个压力测试孔的压力值,获得每个时间点所对应的振动板板面的渣道压力,最后预测振动结晶器一个振动周期内的保护渣消耗量;本发明首次将渣道横向压力变化应用在保护渣消耗量的预测计算中,使获得的保护渣消耗量更加精确,并与实际生产中保护渣的消耗量吻合,对现场生产具有指导意义,为分析保护渣的消耗量提供了新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04392107A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10604899.8
申请日:2014-10-3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6F19/00
Abstract: 一种基于受力分析预测连铸坯初始裂纹的方法,包括:确定振动结晶器内弯月面垂直拉坯方向的初凝坯壳载荷;确定初凝坯壳材料力学参数,包括简支梁弯矩、简支梁横截面惯性力矩、简支梁横截面处弯曲应力;确定钢种高温临界断裂强度;进行连铸坯初始裂纹预测:若简支梁横截面弯曲应力值大于得到的钢种高温临界断裂强度,则垂直拉坯方向的初凝坯壳载荷突破其自身强度,当前连铸坯弯月面初凝坯壳产生初始裂纹,否则,当前连铸坯弯月面初凝坯壳没有产生初始裂纹。本发明是将结晶器振动效果转化为坯壳所受弯曲应力,为分析坯壳裂纹形成提供了新的思路,便捷、有效地对连铸坯初始裂纹形成的可能性做出初步判断。
-
公开(公告)号:CN102764863B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210245933.8
申请日:2012-07-12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B22D11/053 , B22D11/16 , B22D2/00
Abstract: 一种由振动台主体和控制采集系统组成的连铸结晶器振动工艺过程模拟检测试验装置,安装在支架上部的储油箱通过阀门与设有液位传感器的输油槽相接,步进电机通过偏心轮和连杆与振动板相接,压力传感器与振动板上的压力测试孔相接;观察窗与振动板平行安装;支架下部有置于电子天平上的接油槽;控制采集系统中主控计算机组态设置运行参数,可编程控制器按设置的参数控制步进电机转动;压力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和电子天平采集振动过程中油液压力、液位和质量信号,实现对连铸结晶器弯月面区渣道压力、液位波动、摩擦力和渣耗量等过程数据的模拟测试。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为结晶器振动工艺过程的物理测试提供了试验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2672129B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210161973.4
申请日:2012-05-2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B22D11/16
Abstract: 一种确定连铸结晶器渣道压力的方法,属于钢铁冶金连铸过程数学模拟应用领域。方法为:计算连铸结晶器弯月面保护渣道的长度和宽度;确定弯月面处液态渣的黏压特性及黏温特性;在原始一维雷诺方程的基础上,增加液态渣重力的影响,计算保护渣道压力。本发明基于动压润滑机理的连铸结晶器渣道压力确定方法,是基于流体动压润滑理论提出,为分析振动结晶器内润滑机理提供了新的思路。本发明的渣道压力确定方法首次综合分析弯月面液态渣物化特性,确定了适宜的黏温系数和黏压系数,使结果更加精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