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悬架缓冲块
    2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114122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492533.5

    申请日:2016-06-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G99/002 B60G99/0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后悬架缓冲块,涉及汽车配件制造技术领域,包括一个设有中心孔的导向套,所述导向套于中心孔外缘设有凸缘部;在所述导向套内设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包括装在所述导向套内的圆柱体和伸出所述导向套中心孔的锥台,所述锥台的底面与所述凸缘部的顶面相抵接,所述圆柱体于近所述锥台侧的顶面设有多个小球形凸块,所述圆柱体于其圆柱体外壁上设有多根楔形加强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缓冲块在行驶时容易产生松动和异响的问题。

    一种副车架及车辆
    2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602358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110951605.9

    申请日:2021-08-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副车架及车辆,副车架包括安装架、以及两个分别设于安装架两侧的摆臂;摆臂的第一端与安装架的前端枢接,摆臂的第二端沿安装架的前端往后端的方向上逐渐向外延伸,摆臂上位于其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位置处形成有紧固部,安装架形成有紧固槽,紧固槽具有用于供紧固部插入紧固槽中的连接口,连接口的外周边缘上形成有翻边;还包括紧固件,紧固件依次穿设于安装架及紧固部,安装架上位于紧固槽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供紧固件穿过的通孔,连接口上靠近通孔的边缘上开设有第一撕裂口,通孔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二撕裂口。当车辆前端发生碰撞时,安装架沿第一撕裂口发生撕裂,避免了位于摆臂的第二端上的轮胎及钢圈撞击车辆的前围。

    一种差速器的装配设备及装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54227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260699.X

    申请日:2022-03-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零件装配工装领域,公开了一种差速器的装配设备及装配方法,其包括主体、第一滑杆、第二滑杆、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一限位销、第二限位销,差速器通过装夹部件固定在主体上,两个驱动机构分别驱动两个滑杆上下移动,以伸入差速器壳体内部,且在两个滑杆的头部位置设有两个可拆卸的限位销结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两个驱动机构、两个滑杆和两个限位销辅助差速器的安装,利用工装压紧半轴齿轮上的弹性垫片,减少差速器装配工位的人员需求,并且提升差速器的装配效率。

    一种拖曳臂式四连杆悬架以及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12895827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352909.3

    申请日:2021-03-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拖曳臂式四连杆悬架以及汽车,包括车身、副车架、上摆臂、弹簧摆臂、前束控制臂、转向节和拖曳臂;所述副车架前端与所述车身固定连接;所述转向节侧部可上下转动地安装有上摆臂、前束控制臂和弹簧摆臂,所述上摆臂远离所述转向节的一端和所述前束控制臂远离所述转向节的一端可上下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副车架,所述弹簧摆臂远离所述转向节的一端可前后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副车架;所述拖曳臂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转向节内侧,另一端可上下转动地安装于所述车身;其中,所述拖曳臂与所述车身的转动中心轴高于所述转向节中心点,以减小地面通过车轮传递到车身的冲击力,从而提升乘坐舒适性。

    具有双通道传力的麦弗逊悬架顶置支撑

    公开(公告)号:CN105711369B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610026115.7

    申请日:2016-0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双通道传力的麦弗逊悬架顶置支撑,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它包括与车身连接的弹性支撑座,弹性支撑座具有相连通的上凹槽和下凹槽,麦弗逊悬架的减震器支柱从下凹槽伸至上凹槽内,麦弗逊悬架的减震器支柱通过支撑骨架与弹性支撑座连接,支撑骨架的上部嵌装于弹性支撑座上部内,下部置于下凹槽内,下凹槽的壁体与支撑骨架的外壁相隔一段距离;弹性支撑座的下部外壁设置有与麦弗逊悬架的弹簧相对应的台肩;弹性支撑座内嵌装有车身连接骨架。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麦弗逊悬架橡胶顶置支撑的传力路径单一,传递的减振力和弹簧力相互之间存在干扰,导致麦弗逊悬架易产生减振器漏油或支柱总成异响的问题。

    前副车架
    2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754029U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220338353.9

    申请日:2012-07-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前副车架,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包括有框型的前副车架本体,所述前副车架本体包括有前副车架上板和前副车架下板,所述前副车架上板其壁向上凸起,所述前副车架上板和所述前副车架下板焊接围成一个中空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高了产品的刚度、强度和结构模态,提高了产品对振动和噪声的隔离。

    后轴扭转梁总成
    2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854455U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420285749.0

    申请日:2014-05-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后轴扭转梁总成,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包括设有开口向下的V型横梁的扭转梁本体,所述V型横梁的两侧分别通过左弹簧托盘和右弹簧托盘连接有左拖拽臂和右拖拽臂,在所述V型横梁的V型槽内通过左扭杆支架和右扭杆支架装有中空扭杆,所述V型横梁上分别设有第一横梁制动管路支架和第二横梁制动管路支架,在所述左拖拽臂和所述右拖拽臂上装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纵臂衬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后轴扭转梁总成结构紧凑,减轻了重量,提高了结构模态,保证刚度和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增加了对振动和噪声的阻隔。

    后副车架
    3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754028U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220338351.X

    申请日:2012-07-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后副车架,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包括有框型的后副车架本体,所述后副车架本体包括有后副车架前板、后副车架后板、后副车架上板、后副车架下板,所述后副车架前板和所述后副车架后板焊接形成第一空腔;所述后副车架上板和所述后副车架下板焊接形成第二空腔,所述的第一空腔左右两侧为竖立式,左右两侧的上部连通;所述的第二空腔为横向式,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二空腔在交接处相互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高了产品的刚度、强度和结构模态,提高了产品对振动和噪声的隔离,全面满足多连杆后独立悬架的使用要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