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488212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830464.5
申请日:2021-07-2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习蒙蒙 , 喻娜 , 冉旭 , 李峰 , 吴清 , 刘昌文 , 冷贵君 , 陈宏霞 , 杨帆 , 鲜麟 , 蔡容 , 陆雅哲 , 方红宇 , 吴鹏 , 初晓 , 周科 , 程坤 , 张舒 , 杨韵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运行状态的确定方法、装置和系统,反应堆一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运行状态确定方法和蒸汽发生器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运行状态确定方法;若反应堆一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成功运行且蒸汽发生器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成功运行,则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成功运行,否则,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运行失败。
-
公开(公告)号:CN113421662A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110676887.6
申请日:2021-06-1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程坤 , 冉旭 , 吴清 , 刘昌文 , 冷贵君 , 李峰 , 喻娜 , 陈宏霞 , 蔡容 , 习蒙蒙 , 陆雅哲 , 杨帆 , 鲜麟 , 方红宇 , 吴鹏 , 初晓 , 周科 , 张舒 , 杨韵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厂压力容器液位指示失效下的自然循环冷却方法,包括:启动控制棒驱动机构冷却风机,将主系统硼化至冷却堆硼浓度;对主系统降温、降压,使主系统热段温度小于第一温度,使主系统压力降至第一压力;对主系统降温、降压,使主系统热段温度降至第二温度,使主系统压力降至第二压力;对主系统降温,使热段温度降至设定温度;投入余热排出系统,将主系统继续冷却至冷停堆工况;通过采用台阶式的主系统降温、降压方法,并严格设定限制降温、降压速率等限值条件,避免上封头的闪蒸产汽;通过监测和控制稳压器水位,来判断自然循环循环冷却过程中的上封头产汽情况,并消除可能存在的蒸汽。
-
公开(公告)号:CN114068049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111387571.1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缓冲装置及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该缓冲装置应用于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包括缓冲箱,所述缓冲箱设置有用于连接换热器壳侧出口管道的管口;还设置有用于将安全壳外的流体引入所述缓冲箱的入口管道以及将所述缓冲箱的流体引出所述安全壳的出口管道。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缓冲装置及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通过将该缓冲装置应用于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能够有效消除系统出口管道内的两相振荡,延长系统和设备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5274150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210939097.7
申请日:2022-08-0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张舒 , 刘余 , 邓坚 , 鲁剑超 , 鲜麟 , 张丹 , 曾畅 , 杨帆 , 程坤 , 李峰 , 喻娜 , 杨洪润 , 余红星 , 张渝 , 马誉高 , 方红宇 , 陈宏霞 , 吴鹏 , 蔡容 , 杨韵佳 , 沈才芬 , 习蒙蒙 , 陆雅哲 , 周科 , 冉旭
IPC: G21C1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集中海水冷却的船用核动力装置二回路余热排出系统及方法,作为一个可在反应堆正常以及事故停堆工况下自动投运并有效导出堆芯余热的安全系统,具有换热效率高,对现有设备改动少以及对空间要求小等优点。基于新型集成二回路系统技术特征,新构建一条基于蒸汽发生器二次侧与集中海水冷却系统的能动余热排出通道,可进一步拓展余热排出系统配置多重性、多样性,达到了进一步提升船用核动力装置余热排出功能安全可靠性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3436768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110697102.3
申请日:2021-06-2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程坤 , 冉旭 , 李峰 , 喻娜 , 吴清 , 刘昌文 , 冷贵君 , 张晓华 , 陈宏霞 , 蔡容 , 习蒙蒙 , 陆雅哲 , 杨帆 , 鲜麟 , 方红宇 , 吴鹏 , 初晓 , 周科 , 张舒 , 杨韵佳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电站运行技术与核安全评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核电厂稳压器水位整定值的确定方法,包括:获取用于稳压器水位整定值确定的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几何参数;确定稳压器在汽腔消除操作前水装量的最小值;确定稳压器水位基准整定值;确定稳压器水位基准整定值确定过程中的误差并计算稳压器水位整定值;稳压器水位整定值的符合性分析验证。该方法基于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几何参数和仪表误差确定上封头汽腔消除操作规程中涉及到的稳压器水位整定值,简单、合理、准确,指导操作员正确调节和维持稳压器水位,解决现有的核电厂上封头汽腔消除规程中出现的稳压器电加热器裸露烧毁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038591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456131.7
申请日:2021-12-0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习蒙蒙 , 周科 , 冉旭 , 杨帆 , 李峰 , 鲜麟 , 卢川 , 喻娜 , 初晓 , 陆雅哲 , 高希龙 , 杨韵佳 , 刘晓 , 陈宏霞 , 蔡容 , 邓坚 , 刘余 , 杨洪润 , 彭诗念
IPC: G21C1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核反应堆的一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包括反应堆、冷却水箱、入口管路、出口管路、换热器、控制单元;换热器位于冷却水箱内,入口管路的一端连接反应堆、另一端穿过冷却水箱连接换热器的进口,出口管路的一端连接换热器的出口并穿过冷却水箱连接反应堆,换热器的进口与出口均高于反应堆与入口管路、出口管路连接的出、入口,出口管路位于冷却水箱与反应堆的部分设有隔离阀A,控制单元连接隔离阀A;还设有稳压器,用于监测反应堆压力值并传送至控制单元;当反应堆停堆且反应堆压力值降低至设定值,隔离阀A开启,形成第一换热循环回路。利用非能动方式即可实现排热,无需借助外力,在丧失电源情况下仍然可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593739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831705.8
申请日:2021-07-2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压水堆核电厂事故应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对核电厂给水流量丧失事故的控制方法,包括事故处理过程和安全监测及功能恢复过程;给水流量丧失事故触发的停堆信号触发反应堆紧急停堆;根据核电厂状态参数和设备状态确认反应堆是否停堆;根据反应堆是否停堆,执行停机或手动触发停堆未成功执行ATWS响应操作,至反应堆进入安全状态;依次确认停机、安注启动、辅助给水启动、二次侧破口与否,根据判定结果执行相应的后续动作或响应操作,直至达到正常余热排出系统可投入运行状态;安全监测及功能恢复过程包括安全监测、安全功能恢复,直至丧失事件解除、返回到事故处理继续相应的后续动作。可全面应对给水流量丧失事故。
-
公开(公告)号:CN113436768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697102.3
申请日:2021-06-2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程坤 , 冉旭 , 李峰 , 喻娜 , 吴清 , 刘昌文 , 冷贵君 , 张晓华 , 陈宏霞 , 蔡容 , 习蒙蒙 , 陆雅哲 , 杨帆 , 鲜麟 , 方红宇 , 吴鹏 , 初晓 , 周科 , 张舒 , 杨韵佳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电站运行技术与核安全评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核电厂稳压器水位整定值的确定方法,包括:获取用于稳压器水位整定值确定的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几何参数;确定稳压器在汽腔消除操作前水装量的最小值;确定稳压器水位基准整定值;确定稳压器水位基准整定值确定过程中的误差并计算稳压器水位整定值;稳压器水位整定值的符合性分析验证。该方法基于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几何参数和仪表误差确定上封头汽腔消除操作规程中涉及到的稳压器水位整定值,简单、合理、准确,指导操作员正确调节和维持稳压器水位,解决现有的核电厂上封头汽腔消除规程中出现的稳压器电加热器裸露烧毁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256223B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811343185.0
申请日:2018-11-1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余热排出系统,包括反应堆压力容器、反应堆冷却剂泵和余热排出冷却器,反应堆压力容器内的热水流入反应堆冷却剂泵经冷却后再流回反应堆压力容器,反应堆冷却剂泵的冷段管道还同时和余热排出冷却器的流入管道连接,余热排出冷却器的流出管道和反应堆压力容器的热段管道相连。还公开了一种余热排出方法。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热段流向冷段的余热排出系统中余热排出冷却器海水侧的过冷沸腾以及事故过程中蒸汽发生器二次侧的超压风险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256223A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811343185.0
申请日:2018-11-1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余热排出系统,包括反应堆压力容器、反应堆冷却剂泵和余热排出冷却器,反应堆压力容器内的热水流入反应堆冷却剂泵经冷却后再流回反应堆压力容器,反应堆冷却剂泵的冷段管道还同时和余热排出冷却器的流入管道连接,余热排出冷却器的流出管道和反应堆压力容器的热段管道相连。还公开了一种余热排出方法。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热段流向冷段的余热排出系统中余热排出冷却器海水侧的过冷沸腾以及事故过程中蒸汽发生器二次侧的超压风险等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