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097982A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910384350.5
申请日:2019-05-09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G21C15/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安全控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核电厂安全注入及余热排出系统。所述的系统包括高压安注箱注入回路、安注箱注入回路、安注泵注入回路、反应堆压力容器。本发明的系统能够在反应堆发生事故时保证核电厂的安全,大大提高核电厂的安全性,同时兼顾反应堆启停堆时的余热排出系统功能,从而大大节省核电厂的投资,提高核电厂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867549B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210374597.7
申请日:2012-09-27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G21C15/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C15/182 , G21C15/18 , G21D1/02 ,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反应堆设计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的堆腔注水冷却系统。其结构包括非能动堆腔注水箱和堆腔注水冷却泵,所述的非能动堆腔注水箱通过非能动注入管线与反应堆堆腔连接,所述的堆腔注水冷却泵设置在安全壳外部,堆腔注水冷却泵的入口管连接换料水箱,堆腔注水冷却泵的出口管线贯穿安全壳与反应堆堆腔连接。本系统作为严重事故对策,以能动和非能动相结合的多冗余及多样性的方式,在事故发生时实现带走堆芯熔融物、排出堆芯热量、防止熔穿的安全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59960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678953.3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吴永重 , 康伟平 , 王付军 , 林达平 , 徐国飞 , 丁亮 , 曲昌明 , 赵斌 , 张手琴 , 叶晓丽 , 张蕊 , 许克凤 , 王斌斌 , 赵丹峰 , 沈剑男 , 齐心睿
IPC: G06Q10/10 , G06Q10/063 , G06F30/10 ,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三维工厂的三维模型的编校审方法及系统,包括:三维工厂设计协同工作平台对三维模型进行校审前检查并生成检查报告;响应于编校审人员的操作指令,平台将模型校审要求及三维模型中物项底层和数据库的连接关系提交至校审人员进行校审,同时也可退回至建模人员修改,反复操作直至校核通过;最后平台锁定经过检查和编校审的三维模型并存储至平台数据库中。本发明不仅可以减轻建模人员的工作量,通过平台工具来实现三维模型质量的控制工作,又能对模型的质量进行一步步详细控制,同时在校审过程中,三维模型始终被锁死,只有在建模人员处才能对三维模型进行修改,进一步保证了三维模型和图纸的一致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956764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665931.2
申请日:2023-06-06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F30/28 , G06Q10/0637 , G06Q50/06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优化算法的核岛冷链系统群集约化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根据所选电厂厂址建立大气与海水气候参数模型;步骤2:确定厂房内热源及其热负荷量,结合厂房房间内部体积,构建厂房内部空间释热模型;步骤3:确定核电厂冷链系统中各系统与设备间关系,并根据冷链系统运行工况进行校核;步骤4:计算得出方案中设计与运行的指引参数;步骤5:通过优化算法对方案进行寻优,并得出最优方案的方案细节与评价指标。本发明以核电厂建造时的投资费用与运行过程中的年耗电量作为评估指引,在优化过程中综合考虑冷链系统的设计方案与运行方案,避免在方案中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提高了方法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857633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660507.9
申请日:2023-06-06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F22D5/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堆主给水系统。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快堆主给水系统,可通过调节每个主给水模块设置的模块调节阀,保证每个主给水模块给蒸汽发生器的供水流量一致;同时,可根据电厂所处的功率状态,通过调节阀组提供不同的给水流量,并保证主给水流量调解精度。此外,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快堆主给水系统,在蒸汽发生器发生泄漏时,通过关闭模块调节阀下游隔离阀及快速隔离阀,可以防止给水继续进入蒸汽发生器;再通过打开事故后第一排水阀、事故后第二排水阀,可以排出蒸汽发生器中的存水,减缓钠水反应的后果,从而满足快堆核电厂运行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893627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210439089.6
申请日:2022-04-25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冷微堆直管式主管道,用于连接反应堆系统和发电系统,所述主管道包括外层管道、内层管道,内层管道和外层管道之间通过环向均匀布置的若干个支撑件固定。本发明的直管式主管道采用内、外双层管的设计方案,并采用隔热和热补偿等关键技术,很大程度上节约了布置空间,同时兼顾了保温隔热的效果以保证系统功能。本发明为气冷微堆主管道提供了一种布置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6631657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347826.4
申请日:2023-04-03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公开一种基于热管的微型卧式堆余热导出装置以及包括该微型卧式堆余热导出装置的微型卧式堆,所述基于热管的基于热管的微型卧式堆余热导出装置包括热管、保温层、辐射屏蔽层,所述辐射屏蔽层围设于所述微型卧式堆的压力容器的外部,且辐射屏蔽层与所述压力容器的外壁之间形成内腔,所述保温层包裹在所述辐射屏蔽层的外部,所述热管的一端穿过保温层与辐射屏蔽层伸入内腔,另一端处于外部环境中,压力容器产生的热量通过热管导出至外部环境中。所述基于热管的微型卧式堆余热导出装置结构紧凑,方便维修。
-
公开(公告)号:CN116305824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15528.2
申请日:2023-02-01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核电厂内部水淹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布置方法和系统。该水淹分析方法根据核电厂内的重要设备分布情况,选取水淹源,并确定水淹源信息。根据所述水淹源信息,将所述水淹源离散模拟为多个运动粒子。获取核电厂的三维模型,并对所述三维模型进行前处理,以生成水淹分区边界条件。设定求解器控制参数。根据水淹源信息、水淹分区边界条件和求解器控制参数,对核电厂进行运动粒子的水淹模拟计算,以得出所述核电厂内部的水淹积累高度。该水淹分析方法能够利用核电站已有三维模型,通过仿真分析计算出事故条件下核电厂内部水淹漫延情况和水淹积累高度,且计算结果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6116050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169379.8
申请日:2023-02-14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液相分离装置,包括沉淀单元、除气单元、分离单元和取样单元,它们之间均采用可拆卸连接。沉淀单元的作用是采集离析后具有一定压力的气体样品转移至取样单元,除气单元的作用是盛装水样以及离析溶解气体,取样单元的作用是收集离析出的气体,以供分析。分离单元包括第二流量检测件、压力变送器、止回件、调节件等,分离单元分别与沉淀单元顶部与除气单元底部连接,可为取样单元的吹扫和鼓泡提供氮气。由于储样状态下除气单元与沉淀单元不连通,进而液体样品仅流入除气腔,经由鼓泡结构进行鼓泡从而充分分离样品中的气相与液相,避免液体样品流入沉淀腔后因除气腔空腔压力无法完全流入除气腔,导致液体样品无法充分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15183217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741552.2
申请日:2022-06-28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再生蒸汽发生器水源处理系统,包括第一水源、可再生换热装置、缓冲水箱、第一供水泵、第一蒸汽发生器、除氧工作站、第二供水泵及第二蒸汽发生器,所述第一水源与所述除氧工作站之间形成循环回路;所述可再生换热装置上设置有第一换热进水管、第二换热进水管及换热出水管,所述第一换热进水管与所述除氧工作站连通,所述第二换热进水管与所述第一水源出水管连通;所述换热出水管分别与所述缓冲水箱的进水口及所述第一供水泵连通。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可再生蒸汽发生器水源处理系统保证了电厂的安全,提升了电厂的经济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