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000976A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10736383.7
申请日:2018-07-06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10 , G01F1/002 , G01N33/18 , G01N2001/1043 , G01W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暴雨径流自动采样、监测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底座、电源、安装在底座上且与电源连接的雨量采集仪、流量监测仪、信号收发及数据存储装置、水样采集封藏一体化装置和连接在水样采集封藏一体化装置上方的采样瓶转盘系统。使用该装置可以实现野外径流水样自动采集、监测及存储。本发明通过水样自动采集、密封、冷藏一体化装置解决了水样的密封,存储问题,通过雨量监测仪和流量监测仪实现了利用雨强大小开启装置,采集监测过程中实现了流量大多采集、流量小少采集的功能,通过水质监测探头,实现了边进行水样采集,边进行水质物理指标监测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824359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754133.6
申请日:2018-07-11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E02B3/10
Abstract: 一种生态潜坝系统,包括潜坝和服务器,所述潜坝包括固定坝和调整坝,所述调整坝设置在所述固定坝的上方,所述调整坝上游一端与所述固定坝固定连接;所述服务器包括存储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和通讯单元,所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河流水量监控数据、堤坝高度数据,所述数据处理单元根据水量监控数据和堤坝高度数据的对应关系,计算分析堤坝需要调整的高度数据,所述通讯单元将所述调整坝需要调整的高度数据发送至所述调整坝。一种生态潜坝系统可以调整潜坝的高度,控制蓄水量,同时还可以根据季节和水流量弹出环境孔洞为当前水体内的生物提供居住环境,保证水体内生物数量,提高了水体的自净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8824347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697829.X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渠化河流修复系统,包括河流修复装置和服务器,所述河流修复装置包括控制架和控制芯片,所述控制架包括两个河岸部分、两个河床部分和一个河底部分,所述河底部分两端分别与所述的两个河床部分连接,所述的两个河床部分分别与所述的两个河岸部分连接;两个所述河床部分的两端分别设有测距传感器,所述测距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芯片连接;所述服务器包括存储单元、分析单元和通讯单元。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渠化河流修复系统将河道保证被硬化河道内的河水可以渗入河岸的土壤中,不仅解决了泄洪问题,同时还保证了河道生态系统的完整,提高了河水的自净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7500370A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710664532.9
申请日:2017-08-07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37 , C02F1/00 , B05B12/12 , C02F1/008 , C02F2201/009 , C02F2209/001 , C02F2209/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社区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处理池、蓄水池、喷洒装置和服务器;所述污水处理池包括分别与第一主控板连接的水质监测芯片、液位控制器、自动加药装置和排污装置;所述第一主控板集成有第一通讯单元;所述喷洒装置包括分别与第二主控板连接的太阳光传感器、温湿度感应器和喷头;所述第二主控板集成有第二通讯单元;污水在所述污水处理池处理后,通过地面设置的喷洒装置进行社区路面喷洒或者社区植物喷洒。本发明通过室内的污水处理池对污水进行处理,使社区污水二次利用,减少了污水的排放量,保护了社区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7462279A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710664507.0
申请日:2017-08-07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河滨树种分析装置控制的闸坝生态调度系统,包括种子分析器、服务器和放水阀门控制器,所述种子分析器通过测量通过物体的长度和宽度判断通过的物体是否为该植物的种子,若是种子则计数指令通过所述种子分析器的第一通讯单元发送给所述服务器的第二通讯单元;所述服务器通过分析种子数量确定放水量,计算放水时间,计算结果通过所述第二通讯单元发送给所述放水阀门控制器启动放水。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河滨树种分析装置控制的闸坝生态调度系统,可根据水库下游树木种子的收集情况控制水库及时适量的放水灌溉树木,节约了人力,有效的利用了水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9884558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677162.9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7/11 , G06N3/0442 , G06N3/08 , G06Q50/06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耦合机理与非机理模型的明渠水质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数据收集;步骤2、构建明渠机理模型;步骤3、构建明渠非机理模型;步骤4、对明渠水质进行预测。本发明所述方法通过耦合机理模型与非机理模型,结合了两类水质预测方法的优点,通过LSTM模型预测未来短期内上边界流量与水质情况,将预测结果作为水动力、水质模型上边界,进而预测未来短期内渠道沿程各断面的水质变化情况。本发明所述方法提高了水质预测的精度和准确度,是开展水质趋势预测和污染预警研判的重要工具,为水质安全智慧化管理提供技术保障,为解决水环境污染和制定相关预案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84364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279510.5
申请日:2025-03-10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会呼吸”的生态塑钢板桩,涉及塑钢板桩技术领域,“会呼吸”的生态塑钢板桩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上开设有多个孔,所述主体的正面用于朝向地表水体,所述主体的正面固定设置有多个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和所述孔的数量相同,所述凸起结构呈凹壳状,一个所述凸起结构扣住一个所述孔,所述凸起结构的底部边沿和两个侧部边沿均与所述主体固定连接,每个所述凸起结构均在所述主体的正面侧围合成一个具有顶部开口或底部开口的腔体。本发明提供的方案通过凸起结构来增强主体开孔处的结构强度,且通过形成顶部开口的腔体,改变地下水流渗出方向,从而防止水土流失。
-
公开(公告)号:CN11974052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510237608.4
申请日:2025-03-03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8 , G06F18/21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明渠着生藻河道流速分布模拟系统和方法,模型构建单元根据着生藻水流结构构建着生藻环境水流模型;流速计算单元进行公式推导,得到着生藻层和自由水层的流速分布解析解;并根据着生藻层和自由水层的流速分布解析解计算流速计算值;流速测量单元进行试验搭建并测量不同水深的流速分布,得到流速测量值;结果验证单元将流速计算值和流速测量值对比,验证着生藻层和自由水层的流速分布解析解的精度。本发明将水流分为两层,着生藻层基于着生藻阻力、速度、雷诺应力的指数分布,求解控制方程得到着生藻层的流速分布解析解;自由水层基于雷诺应力一阶闭合模型,求解控制方程得到自由水层的流速分布解析解,从而得到着生藻环境水流流速分布计算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798480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082913.2
申请日:2024-08-0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Q50/26 , G06F17/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指数分解的区域水质影响因素贡献量化分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基础数据获取;步骤2、区域水质评价指标选取;步骤3、单站水质综合指数计算;步骤4、区域水质综合指数计算;步骤5、区域水质影响因素分解模型构建;步骤6、区域水质影响因素逐时段变化量计算;步骤7、区域水质影响因素贡献分析。本发明所述方法不受限于数据样本量和数据分布,并可以处理数据序列中存在的零值,对区域水质影响因素识别具有极强的灵活性,有助于解析区域尺度上长期水质变化规律及驱动机制,可作为区域水资源保护与污染防治措施成效评估及政策制定的依据,并可为区域水质变化趋势预测提供基础支撑,适用范围广,可扩展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8981585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099945.3
申请日:2024-08-12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植被化生态河道污染物横向混合系数计算系统和方法,通过选取三种不同类型的植被,开展了滩地植被化的水槽污染物浓度试验,通过直线图解法对TMC实测值进行了计算。通过量纲分析,对影响TMC的参数进行了研究,并创新性的将植被特性考虑进来,引入调整长度尺度并与植被淹没高度进行无量纲化,从而构建出一个新的TMC影响因子。基于水槽试验结果以及量纲分析,将水槽在横向上分为边坡‑主槽区、边坡‑边滩区,分别构建了各个区域的TMC预测经验公式,误差分析表明该公式可以很好的预测TMC。本发明植被化生态河道污染物横向混合系数计算系统和方法对于评估污染物的扩散,预测生态系统的响应和稳定性,以及指导相关的环境管理和保护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