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199324A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810120847.1
申请日:2018-02-07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H02G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变跳线引流方向的特制引流板及引流方法,所述特制引流板与耐张线夹引流板和跳线引流板配合使用,包括铝板,铝板上设有N个连接孔,N个连接孔对半位于铝板的两端,且连接孔的孔径和孔间距与所述耐张线夹引流板和跳线引流板的连接孔的孔径和孔间距完全一致,其中N为正偶数。所述引流方法,其特征在于耐张线夹引流板和跳线引流板之间通过特制引流板进行连接。通过改变跳线引流方向的特制引流板改变引流板预偏值,使其与设计值基本一致,避免跳线子导线穿、碰导线均压环,确保线路安全可靠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7171248A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710514968.X
申请日:2017-06-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H02G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G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800kV特高压直流接地极线路的阶梯式绝缘子片数配置方法,直流接地极线路换流站端与接地极端间的操作过电压随距换流站端线路长度值的增加而线性递减,换流站端与接地极端间的导线设置有绝缘子串,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将换流站端与接地极端间的线路进行分段;(2)确定每一线路分段内操作过电压的最高值;(3)根据线路分段内操作过电压的最高值配置该线路分段内每个绝缘子串的绝缘子片数。根据±800kV特高压直流接地极线路操作过电压分布不均特性配置阶梯式绝缘子片数进行电压控制,确保了直流接地极线路的安全可靠运行,同时利用该方法配置的绝缘子片数少、投资小、施工和运维工作量小,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6887818A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710304202.9
申请日:2017-05-03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线路双分裂地线布置方式,包括单极八分裂导线束、第一双分裂地线束和第二双分裂地线束,第一双分裂地线束和第二双分裂地线束位于同一平面上,第一双分裂地线束和第二双分裂地线束均采用两根210mm2双分裂地线,第一双分裂地线束和第二双分裂地线束对称架设于单极八分裂导线束上方,导地线垂直距离不小于23m,两侧地线束中心水平距离为8±1m,且上述两个尺寸应配合保证地线对导线的保护角不大于‑10°。本发明首次提出±1100kV直流输电线路单极布置时的地线架设方式,既能保证地线表面场强在18kV/cm限值以下,又能保证经济性最好。
-
公开(公告)号:CN106159798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704382.5
申请日:2016-08-23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H02G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输电线路串并联混合地线融冰方法,所述方法适用于单双回混合线路,通常需要确定融冰段、确定融冰长度、确定融冰直流电源电压、选择具有合适机械强度的地线绝缘子串并确定其保护间距。如果具有至少两个融冰段,则将各个融冰段的两根邻近的普通地线,或者一根普通地线和一根绝缘光纤复合地线首尾相接并联在一起,组成并联电路,再将各个并联电路串联起来,串联电路的两端分别连接到融冰直流电源两极。确定融冰段、需要融冰的普通地线的融冰长度、确定融冰直流电源电压、选择具有合适机械强度的地线绝缘子串并确定其保护间距。本发明采用“串并联混合”新型融冰技术后,在保证输电线路安全性、可靠性不降低的前提下,可以有效地解决地线覆冰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680367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103708.9
申请日:2016-02-25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解决分裂导线输电线路杆榙的间隔棒布置问题的方法,涉及重覆冰区输电线路运行领域,解决了重覆冰区少分裂导线可能会出现的扭转角度超过临界失稳角度而造成危及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的问题。本方法首先模拟分析在安装不同数量间隔棒的情况下二分裂导线的最大和最小扭转刚度,并将其与四分裂导线在实际工程中间隔棒布置方式下的最大和最小扭转刚度进行对比,当前者的扭转刚度及失稳扭矩大于并接近于后者的扭转刚度及失稳扭矩时,其对应的间隔棒数量及安装位置可视为少分裂大截面导线的间隔棒安装方案。本方法保证重覆冰区输电线路的安全及可靠性,同时优化间隔棒使用数量,节约投资费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649927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187412.9
申请日:2025-02-20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黄兴 , 何松洋 , 黎亮 , 郑勇 , 马海云 , 刘翔云 , 韩大刚 , 蒲凡 , 何勇 , 李钟 , 龚涛 , 王梦杰 , 李林 , 廖邢军 , 汤欢 , 刘洪昌 , 辜良雨 , 蒋锐 , 王波 , 张杨宾 , 高见 , 张利如 , 余斌 , 刘进通 , 向越 , 余国庆 , 谢玉洁 , 李磊 , 罗海力 , 王成 , 刘畅 , 甘小平 , 冯启桐 , 曾竞骢 , 邓儒杰
IPC: G16C10/00 , G16C20/10 , G16C20/80 , G16C60/00 , G06F30/13 , G06F30/20 , G06Q50/06 , G06F111/10 , G06F119/02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数字电网的风冰耦合腐蚀可靠度评估方法和系统,涉及数字电网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输电塔基础参数信息;计算输电塔在不同覆冰厚度和设计风速下输电塔的风冰耦合效应比;根据大气腐蚀环境等级确定腐蚀环境影响系数;基于风冰耦合效应比进行输电塔构件在当前运行时长下的可靠度模拟计算;根据模拟可靠度和腐蚀环境影响系数计算综合时变可靠度;并根据综合时变可靠度对输电塔的可靠度进行评估,判定是否需要修复加固。系统包括基础数据库、综合时变可靠度计算模块和评估判断模块。采用本发明能够高效、智能地计算输电线路铁塔在不同风冰耦合效应、腐蚀环境下的构件可靠度,为电网设计提供强有力的数字化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9227423B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745170.2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何松洋 , 黎亮 , 黄兴 , 郑勇 , 陈强 , 韩大刚 , 刘翔云 , 吴怡敏 , 马海云 , 胡全 , 梁明 , 何勇 , 蒲凡 , 廖邢军 , 李钟 , 龚涛 , 王梦杰 , 汤欢 , 刘洪昌 , 辜良雨 , 李林 , 蒋锐 , 王波 , 张杨宾 , 高见 , 张利如 , 余斌 , 刘进通 , 董碧霞 , 向越 , 余国庆 , 谢玉洁 , 李磊 , 罗海力 , 王成 , 刘畅 , 甘小平
IPC: G06F30/20 , G06F30/17 , G06F113/04 , G06F113/1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数字电网的对接主材退化承载力评估方法和系统,涉及数字电网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对接主材所承受的实际内力;根据对接主材及其连接部件的几何参数和力学性能指标计算对接主材的加强系数;根据对接主材的加强系数和对接主材单肢连接螺栓数量计算对接主材的承载能力;将对接主材的承载能力与对接主材所承受的实际内力进行比较,获取对接主材退化承载力的评估结果。该系统包括基础数据库、数值分析模块、主材承载力评估模块和结果输出模块。本发明能够实现对对接主材退化承载力的数字化评估,评估结果可靠准确,为设计运维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4970024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210597144.4
申请日:2022-05-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何松洋 , 韩大刚 , 刘翔云 , 鄢秀庆 , 马海云 , 梁明 , 王劲 , 黎亮 , 黄兴 , 刘进通 , 王波 , 高见 , 余国庆 , 向越 , 李林 , 辜良雨 , 蒲凡 , 刘洪昌 , 王梦杰 , 李钟 , 廖邢军 , 何江华
IPC: G06F30/17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剪面横担复合螺栓节点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横担复合螺栓节点连接横担构件的开断位置,在横担构件的开断位置处形成双剪效果,初步确定横担复合螺栓节点的规格参数;考虑横担复合螺栓节点连接长度上的应力集中和螺栓双剪面上的偏心受剪问题,计算横担复合螺栓节点中螺栓的最不利剪力设计值;计算横担复合螺栓节点中螺栓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和承压承载力设计值;若最不利剪力设计值超出受剪承载力设计值或承压承载力设计值,则调整横担复合螺栓节点的规格参数,进行迭代计算直至螺栓满足设计强度要求。通过本方法得出的设计结果,充分保证横担复合螺栓节点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了输电线路的安全可靠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332839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773240.9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何松洋 , 黄兴 , 黎亮 , 郑勇 , 张如宝 , 何文俊 , 刘翔云 , 韩大刚 , 吴怡敏 , 马海云 , 胡全 , 梁明 , 何勇 , 蒲凡 , 李钟 , 龚涛 , 汤欢 , 刘洪昌 , 王梦杰 , 辜良雨 , 谢玉洁 , 张杨宾 , 李林 , 高见 , 张利如 , 余斌 , 罗海力 , 向越 , 余国庆 , 李磊 , 陈强 , 王飞 , 王成 , 刘畅 , 邓儒杰
IPC: G06F30/20 , G06F17/10 , G06F113/04 , G06F119/0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数智化电网的输电塔构件使用寿命预测方法和系统,属于数智化电网领域。方法包括:获取输电塔的特征信息,所述特征信息至少包括环境腐蚀等级和输电塔构件表面镀锌层厚度;根据输电塔的特征信息参照寿命失效评估原则对输电塔的使用寿命进行预测计算,得到输电塔的使用寿命;其中,所述寿命失效评估原则包括从构件可靠度失效角度确定寿命失效判别指标;根据输电塔的使用寿命的预测结果提供输电塔构件加固建议。系统包括特征信息库、寿命预测数智计算中心和输出单元,以应用于上述方法。本发明能够智能化、高效率地对输电线路铁塔的使用寿命进行预测和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8410683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804638.4
申请日:2024-06-21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黄兴 , 何松洋 , 韩大刚 , 刘翔云 , 郑勇 , 黎亮 , 吴怡敏 , 马海云 , 胡全 , 梁明 , 何勇 , 蒲凡 , 李钟 , 龚涛 , 王梦杰 , 汤欢 , 刘洪昌 , 辜良雨 , 王波 , 张杨宾 , 董碧霞 , 罗海力 , 李林 , 张利如 , 余斌 , 王成 , 刘畅 , 邓儒杰 , 曾竞骢 , 冯启桐
IPC: G06F30/23 , G06F30/17 , G06Q10/20 , H02J3/00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慧电网的抗拉腐蚀损伤承载力评估方法和系统,涉及输电塔抗拉腐蚀损伤承载力评估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实时监测输电塔构件的腐蚀损伤,获取实测数据;将实测数据与设计值进行比较;对需要进行损伤承载力评估的输电塔进行建模,根据模型计算得到输电塔构件的轴拉内力;调用受拉腐蚀损伤评估原则,计算得到输电塔构件腐蚀损伤后的抗拉承载力;将输电塔构件腐蚀损伤后的抗拉承载力与输电塔构件的轴拉内力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输出评估结果。系统包括基础数据库、现场检测系统、云计算分析平台和数据输出及处理终端。本发明实现了输电塔构件抗拉腐蚀损伤承载力实时准确评估,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结构问题,为电网运维提供参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