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056332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309932.X
申请日:2023-10-11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供电公司
IPC: G06F16/215 , G06F18/23213 , G06N2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数字化移交质量评价方法及设备,包括如下步骤:确定若干移交参与方;根据各移交参与方在构建工程模型过程中确定的属性信息是否响应于移交终点,计算各移交参与方的权重;预先获取各移交参与方的历史构建结果以及对应的特征指标数据集,进行聚类分级,构建机器学习模型并基于历史数据和数据质量标签对模型进行训练得到数据质量评估模型,通过数据质量评估模型实时获取各移交参与方构建结果的数据质量;根据各移交参与方的数据质量评估结果和权重,计算移交评分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928596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768266.X
申请日:2023-06-27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供电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级的负压平衡装置,属于真空泵技术领域,包括上安装件和下安装件,所述上安装件与下安装件之间密封连接,所述上安装件内部设置有内安装件,所述内安装件内部设置有腔室四,所述上安装件顶端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腔室四连通且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阀门,所述上安装件内部还设置有若干个相互独立的空腔,所述腔室四通过若干根连通管分别与各空腔一一对应连通,所述下安装件内部设置有腔室五,所述腔室四也通过连通管与腔室五连通,各所述连通管上均设置有阀门。本发明适用性好,调节性能好,响应速度快。
-
公开(公告)号:CN103679289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653968.X
申请日:2013-12-09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负荷预测方法,特别是一种基于多元回归外推法的电力负荷预测方法,综合了弹性系数法、人口密度法、抛物线模型法、N此曲线模型法、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等因素,并根据多元回归外推法建立数学模型,获得每个因素对电力负荷预测的影响系数,最后采用上述方法预测未来的电力负荷需求,然后代入其对应的影响系数,最后快速准确的计算出多元回归结果,获得有效准确的电力负荷预测值。多元回归外推法将复杂的概率统计的数学方法与电力业务相结合,提高电力负荷预测准确率,对于合理制定有序用电方案,针对电力供应紧缺的情况,优化电力资源配置,将电力供需矛盾给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程度提供了积极有效的技术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212085885U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20836121.0
申请日:2020-05-1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H02J1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站合一工程站的电源系统,特别是一种多站合一变电站融合站用电系统,其结构要点在于,取消设置环网柜,将站外变电站引接的两回电缆均与数据母线SJIIM连接,确保了线路整体性,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和稳定性,也无需预留电缆长度,简化了施工操作,减少了占用设备,方便了运行维护,同时也避免了与配网交叉带来的产权问题;其次,采用数据中心站的备用0段作为过渡,以引接至变电站用变压器BD2B为其供电,此时该BD2B便可通过单回电缆L7端侧设置的开关柜G34进行保护,有效提高了供电可靠性,且避免使用额外的设备另外供电,消除了不必要的供电节点,有利于系统的稳定运行;最后,因为避免了无外接设备(环网柜),改动量少,节约了施工投资。(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1790953U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20682164.8
申请日:2020-04-2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H02J1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结合各电站电源的交直流混合电源系统,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多站融合工程的三层式交直流混合站用电源系统,其结构要点在于,由AC35(10)kV、AC380V、DC750V三个主电压等级组成,形成三个层次的结构特征,其中交流AC380V由AC35(10)kV工作站用变压器提供电源,而直流DC750V由储能模块和光伏模块提供电源,交直流电压各自独立并分别对应为系统中的交流负载和直流负载供电,交直流电压还通过两套交直流变换装置进行有机联系。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取消常规设置的蓄电池组,减少了设备的重复配置和运维的工作量,投资、占地等也相应减少,大大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和运行的稳定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