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885952B
公开(公告)日:2011-12-07
申请号:CN201010236043.1
申请日:2010-07-23
Applicant: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
IPC: C09J103/10 , C09J11/04 , C09J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玉米淀粉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该玉米淀粉胶粘剂由一定重量份的玉米淀粉、高锰酸钾、氢氧化钠、硼砂、硫代硫酸钠、钠基膨润土和水制成;其制备方法为:首先将钠基膨润土研磨筛分,然后在恒温水浴中制得糊状玉米淀粉,接着在恒温水浴中将水与高锰酸钾和筛分后的钠基膨润土混合后倒入糊状玉米淀粉中制得混合液,再将氢氧化钠、硼砂和硫代硫酸钠加水溶解,然后倒入混合液中混合制得成品。本发明的制备工艺简单,不需对原有设备进行改动,生产时温度低,能耗小,且生产的淀粉胶粘剂流动性好,粘结性强,干燥快,稳定性好,无污染,同时能大大提高瓦楞纸的环压强度和拉力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768430A
公开(公告)日:2010-07-07
申请号:CN201010118367.5
申请日:2010-03-05
Applicant: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
IPC: C09K8/5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油田开发过程中油水井的防盐阻垢作业及冷却循环水系统使用的阻垢剂,特别是一种油水井防盐阻垢作业使用的阻垢防垢剂及制备工艺,其特征是:至少包括:1)乙二胺四甲叉膦酸盐:2.0-2.5kg;2)聚马来酸:4.5-5.0kg;3)六偏磷酸钠:4.5-5.0kg;4)三乙醇胺:6.5-7.0kg配制而成;一种油水井防盐阻垢作业使用的阻垢防垢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是:在常温下,先用30-35kg清水溶解4.5-5.0kg六偏磷酸钠,不断地搅拌20-40分钟,然后缓慢加入6.5-7.0kg三乙醇胺,等两者充分混合后,在搅拌不停的情况下继续先后缓慢加入2.0-2.5kg乙二胺四甲叉膦酸盐和4.5-5.0kg聚马来酸配制而成。它耐高矿化度、耐高钙离子,且均呈弱碱性-中性,对管线、注采设备无强腐蚀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206919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1911325042.1
申请日:2019-12-20
Applicant: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长井段高产气井储层段井筒压力的计算方法。长井段高产气井储层段井筒压力计算方法,该方法如下:1)获取目的储层段的基础参数;2)计算底部流压初值pwf,down;3)计算该底部流压初值pwf,down对应的目的储层段的平均流压以及该平均流压对应的ρg、Bg及f;4)利用公式计算得到井筒压力p'wf,down;若满足判据,则井筒压力pwf,down=p'wf,down;本发明计算结果准确可靠,实例计算表明本发明的计算结果与实际测量值之间的相对误差非常小。
-
公开(公告)号:CN107459985B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710818835.1
申请日:2017-09-12
Applicant: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 , 北京大学
IPC: C09K8/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氧化碳增稠方法及增稠体系,该体系包括脂肪烃有机溶剂和醇有机溶剂组成的共溶剂,表面活性剂和高分子溶剂,可用于增加二氧化碳(CO2)在液态及超临界状态下表观粘度。本发明采用直接增粘和共溶剂增粘相结合的方法来最大化增粘效果。本发明的二氧化碳增稠体系用于二氧化碳增稠过程中,在室温时,与CO2在高于临界压力(6.0MPa)时,整个体系为单一相,粘度可达1.38mPa·s;增稠体系原料价格低廉,实施方便,适用于大规模非常规油气储层压裂改造。
-
公开(公告)号:CN110133035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506951.9
申请日:2019-06-12
Applicant: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
IPC: G01N24/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磁共振耦合恒速压汞定量表征砂岩储层孔喉结构的方法。核磁共振耦合恒速压汞定量表征砂岩储层孔喉结构的方法,选取目的砂岩储层的全尺寸岩心,钻取小岩样,进行核磁共振实验,得到T2弛豫时间占比分布曲线;对小岩样进行恒速压汞实验,得到恒速压汞孔喉占比分布曲线;耦合同一块小岩样的最大弛豫时间T2max和最大孔喉半径rmax,得到各个小岩样的表面弛豫率ρi;以作为该目的砂岩储层的表面弛豫率ρ;采用核磁共振原理计算得到完整的有效孔喉半径占比分布图。本发明能够无损探测完整的有效孔喉的弛豫时间分布特征,得到储层岩石的完整的有效孔喉半径占比分布图,实现了对砂岩储层有效孔喉结构分布的定量表征。
-
公开(公告)号:CN106634928B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611170928.X
申请日:2016-12-16
Applicant: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
IPC: C09K8/584
Abstract: 一种高效环保可降解的化学驱油体系及其制备方法,按质量份数计,向反应器中加入20~40份丙烯酰胺类单体、2.5~6.5份十八烷基长链乙烯基单体、8.5~19.2份带有磺酸盐型的乙烯基单体、1.5~2.6份乳化剂Ⅰ、2.6~4.5份乳化剂Ⅱ和0.035~0.1份引发剂,在70~85℃下反应4~6小时,得到两亲性高分子表面活性剂A;在2~4份助溶剂的作用下,将8.5~11.5份两亲性高分子表面活性剂A与16~28.6份超低界面张力体系B进行复配即可。本发明制备的化学驱油体系的表面张力均高于单纯的小分子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的表面张力,最高可达0.015mN/m,在水驱基础上提高率为13.5%。
-
公开(公告)号:CN105567197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510979530.X
申请日:2015-12-23
Applicant: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低温早强增韧水泥浆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固井时使用的水泥浆,属于油气井固井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能够改善低温下水泥石强度发展慢及脆性强的固有缺陷的低温早强增韧水泥浆及其制备方法。该低温早强增韧水泥浆,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油井水泥100份,低温早强剂1~2份,胶结剂1~2份,低温增韧剂1~4份,PVA类降失水剂0.8~1.2份,丙酮甲醛缩合物类减阻剂0.8份,消泡剂0.2份,余量为清水,所述清水与所述油井水泥的质量比为0.44:1,所述水泥浆的密度为1.85g/cm3-1.90g/cm3。该低温早强增韧水泥浆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低失水性,能够显著增加水泥石低温下抗压强度和韧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975816A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410147284.7
申请日:2014-04-14
Applicant: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抽油机毛辫子扭力自动释放装置,涉及油田抽油机上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抽油机毛辫子扭力自动释放装置。一种抽油机毛辫子扭力自动释放装置,包括抽油机驴头、毛辫子、悬挂卡具、轴承、悬挂盘、固定柱、光杆以及光杆轴承,光杆依次穿过悬挂卡具和悬挂盘;抽油机驴头上固定设有滑轮,毛辫子穿过滑轮,其两端穿过悬挂盘再分别连接一个固定柱,毛辫子位于悬挂盘与固定柱之间的位置上紧密套接有一个轴承。本发明通过滑轮调节毛辫子的长度从而使悬挂盘处于水平位置,保证光杆上下运行受力时,不会发生倾斜以及正反扭转,使得连接在光杆下的抽油杆不会扭转脱扣,使得油井生产周期长,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2852497B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210279398.8
申请日:2012-08-07
Applicant: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
IPC: E21B4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渗透油田复合微生物采油方法,步骤如下:1)铜绿假单胞菌YM4菌种与施氏假单胞菌DP1菌种,分别经室内摇瓶培养,一级、二级种子罐放大及生产罐发酵生产,得到高活力的铜绿假单胞菌YM4菌种的发酵液及产聚合物菌种的发酵液;2)将步骤1)中发酵生产的产表面活性剂菌种和施氏假单胞菌DP1菌种的发酵液按体积比1∶1的比例混合,得到复合微生物菌液;3)将步骤2)得到的复合微生物菌液作为驱油剂通过注水井直接注入到油层,由生产井获得原油。YM4菌种及DP1菌种都是兼性厌氧微生物,都能够在地层中生长繁殖,其中DP1菌种所产的聚合物能够起到改善流度比的作用,增加了注水的波及面积;YM4菌种的产物表面活性剂能够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提高采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305404B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310204738.5
申请日:2013-05-29
Applicant: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评价细菌趋化性的微孔小室及其评价方法,用于评价细菌趋化性的微孔小室包括用于放置菌液的上室和用于放置引物的下室,上室和下室之间设置有滤膜。微孔小室评价细菌趋化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取菌体,洗涤菌体,测出菌浓;2]在下室中加入引物,将滤膜覆盖在下室上面,将将上室安装在滤膜上,在上室中加入菌液;3]将小室放到细菌生长最佳温度下,使菌体能够顺利通过滤膜进入下室,培养一段时间后,取出小室;4]取上室菌液及下室菌液测菌浓,统计出进入下层的细菌数,计算出细菌的透过率,通过透过率反映细菌对该引物的趋化能力。该微孔小室法操作更加简单,不需要配制培养基及无菌操作,可以多次重复利用,检测时间更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