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动力回收系统
    2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532882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393290.5

    申请日:2018-1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动力回收系统,其包括:沿车辆运行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圆环状支撑部,车辆自圆环状支撑部内部穿过,圆环状支撑部上设有同轴安装的、可产生自转的涡轮,涡轮经传动机构与发电机的输入端相啮合,使车辆穿过圆环状支撑部产生的涡流气旋带动涡轮自转而令发电机发电。通过将车辆穿过圆环状支撑部,使得高速行驶车辆的外周所形成的涡流气旋作用于支撑部上所设涡轮,以带动涡轮自转后供发电机发电,进而实现了车辆高速行驶过程中与空气摩擦而产生的能耗以气流方式作用于涡轮,达到了对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部分能耗进行回收的目的。

    一种车辆结构
    2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532880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391391.9

    申请日:2018-1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结构,其包括:车厢,供乘客乘坐、和/或装载货物;转动部,可绕车辆移动方向、相对车厢旋转;车轮,设置于转动部的外周处,对应处于导轨中,以沿圆柱螺旋线旋转的带动车辆向前移动。本申请通过在车辆上设置绕车厢可自转的转动部,使得转动部外周的车轮沿螺旋线轨道行驶,而带动转动部不断绕轴自转状的向前行驶,以减少车辆运行过程中的空气阻力。同时,将车厢相对转动部可旋转的相铰接,使得车厢相对地面保持平行状态,而保证乘客舒适性、及装载货物的安全性。

    一种低真空隧道的烟气处理系统及烟气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17310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877546.4

    申请日:2023-07-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真空隧道的烟气处理系统及烟气处理方法,涉及低真空运输技术领域。低真空隧道的烟气处理系统包括烟气隔离站、轨道转移设备、封闭门设备以及排烟设备,烟气隔离站用于存放产生烟气的车厢;封闭门设备可封闭烟气隔离站,将烟气密封于烟气隔离站内;排烟设备用于将烟气隔离站内的烟气排出;轨道转移设备和封闭门设备均设置于烟气隔离站端部,当轨道转移设备转移至第二位置时,封闭门设备可封闭烟气隔离站。本发明中的低真空隧道的烟气处理系统可有效避免烟气向烟气隔离站两端的低真空隧道内扩散,并通过排烟设备向外排出烟气,降低火灾或意外产生的烟气对低真空隧道的影响,提高安全性能。

    一种车辆结构
    2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532880B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811391391.9

    申请日:2018-1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结构,其包括:车厢,供乘客乘坐、和/或装载货物;转动部,可绕车辆移动方向、相对车厢旋转;车轮,设置于转动部的外周处,对应处于导轨中,以沿圆柱螺旋线旋转的带动车辆向前移动。本申请通过在车辆上设置绕车厢可自转的转动部,使得转动部外周的车轮沿螺旋线轨道行驶,而带动转动部不断绕轴自转状的向前行驶,以减少车辆运行过程中的空气阻力。同时,将车厢相对转动部可旋转的相铰接,使得车厢相对地面保持平行状态,而保证乘客舒适性、及装载货物的安全性。

    一种立体交通系统
    2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594441A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811392465.0

    申请日:2018-1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体交通系统,属于轨道交通领域,包括地面层、地面层上方的地上层、地面层下方的地下层,所述地上层至少一层轨道层、地下层至少一层停车层,所述轨道层和地面层之间设有一层站台层,站台层中间为站台,车辆位于站台两侧,通过牵引结构的牵引在站台两侧行驶。本发明所述的立体交通系统地下层为停车场,解决了换乘的用户停车位不好找的问题;地面层行人和公共交通正常行驶,各行其道,减少了交通阻力;轨道车辆在站台两侧通过,减少了占地空间,同时,在站台层、停车层之间设有直梯,停车层及地面层的行人可通过直梯进入站台,使行人、公共交通、轨道交通形成一体化立体交通系统。

    一种轨道车辆交通系统
    2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532934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392095.0

    申请日:2018-1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交通系统,包括轨道和沿轨道运行的轨道车辆;轨道车辆上设置有可脱离轨道车辆运行的活动车辆,轨道车辆上设置有在垂直于其运行的方向上贯穿轨道车辆的容纳腔;轨道平行于轨道车辆运行方向的两侧设置有与轨道连接、并垂直于轨道的副轨道,所述活动车辆沿副轨道移动进出容纳腔,以随轨道车辆运行或脱离轨道车辆。本发明通过在轨道车辆上设置用于容纳活动车辆的容纳腔,使活动车辆可以进入容纳腔与轨道车辆同行,也可以离开轨道车辆独自行驶,利用活动车辆的小巧灵活性,减轻交通拥堵。

    一种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
    2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532867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394270.X

    申请日:2018-11-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包括空中轨道及车辆,所述车辆包括至少一节第一车厢,还包括移动机构及联挂部,所述联挂部吊挂在空中轨道上,所述第一车厢与联挂部通过联挂机构实现联挂或脱离,所述第一车厢利用移动机构移入站台上下乘客或移出站台与联挂部联挂运行。本发明不但可大幅提升运输效率,还有利于实现与公交车站互联互通,并可大幅降低建造及运营维护成本。

    一种列车及交通系统
    2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532862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391369.4

    申请日:2018-1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列车,包括至少一节车厢,车厢沿直线行驶的两端具有磁铁吸合器,相邻两节车厢通过磁铁吸合器之间的吸力进行对接,以完成多节车厢联挂。本发明通过磁吸实现多节车厢快速、可靠对接,减少对接过程中产生碰撞,避免了传统通过连接件的连接,实现了没有控制系统介入的情况下多节车厢自主柔性对接,整体强度稳定。

    一种车辆结构及站台
    3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532634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392088.0

    申请日:2018-1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结构,其包括:第一车辆,沿固定路线行驶、在固定站点停靠;第二车辆,供乘客单独使用、自由行驶;第一车辆的车厢内设有供乘客乘坐的乘坐区域,和供第二车辆搭载的停放区域,使得多个第二车辆可上下的搭载于第一车辆的停放区域。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供上述车辆结构应用的站台,其包括:第一站台,与第一车辆的乘坐区域所对应的第一门体相对设置,以供乘客上下;第二站台,与第一车辆的停放区域所对应的第二门体相对设置,以供第二车辆上下。通过在公共交通工具的第一车辆上搭载可做为自乘交通工具的第二车辆,使乘客可利用第二车辆往返于固定站点与目的地、或始发地之间,大大提高了乘客的通勤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