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避雷器质量评估方法及相关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4723225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242830.X

    申请日:2022-03-11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避雷器质量评估方法及相关设备。该方法包括:构建避雷器质量评估体系;获取待测评避雷器样本;基于灰色聚类分析法对上述待测评避雷器样本针对所有上述避雷器质量影响指标执行一级模糊综合评判操作以获取一级灰色聚类系数向量矩阵;根据上述一级灰色聚类系数向量矩阵执行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操作以获取质量隶属度矩阵;基于最大隶属度原则在上述质量隶属度矩阵确定上述待测评避雷器样本所属的避雷器质量等级。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良好的避雷器质量评估方法,能够甄选不同厂家型号避雷器质量差异,为配网避雷器选型和优化配置提供参考,减少电网避雷器故障事故发生率和经济损失。

    一种用于电力设备电晕放电检测的薄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40636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0982059.5

    申请日:2021-08-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力设备电晕放电检测的薄膜的制备方法,通过在透明聚合物绝缘薄膜上喷涂等规P3HT材料制备下层透明上层为暗红色的双层薄膜,能直接用于电力设备电晕放电检测,无需用检测设备去检测,检测结果直观,通过肉眼观测薄膜的颜色,即可确定是否存在电晕放电,不仅极大程度上简化了检测过程,还降低了检测成本,且检测材料为柔性材料,可方便贴在电力设备中容易产生电晕放电的部位,不会对设备本身的安全运行环境产生影响。

    一种覆冰地区电缆绝缘受损程度模拟测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161380B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910342443.1

    申请日:2019-04-2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覆冰地区电缆绝缘受损程度模拟测试系统,包括:测试箱体、电缆、制损装置、覆冰装置、控制台、电流发生器和控制器。控制台控制制损装置在电缆施加损伤,并使绝缘受损的电缆滑动到下部测试箱体,控制两扇隔离门处于水平状态,控制覆冰装置在下部测试箱体喷射水雾,控制制冷片制冷以提供低温环境,进而在电缆主绝缘层表面形成覆冰。覆冰形成后,通过电流发生器将高压电流通入缆芯;通过控制器获取温度传感器采集的覆冰主绝缘层表面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数据,计算获得安全测试系数,以利用安全测试系数对电缆绝缘受损程度进行测试。本申请系统实现了对覆冰地区电缆绝缘受损程度进行模拟测试,对电网的正常、稳定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种基于电荷量的绝缘介质绝缘性能检测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596184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535955.2

    申请日:2020-06-1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电荷量的绝缘介质绝缘性能检测方法,包括如下:将待测试样与所述测试电路进行串联连接;接通电源时,串联回路中的电流相同,因此,可用积分电容上的电荷量信息表示待测试样上的电荷量信息。根据试样上的电荷量信息,分别计算得到试样上的电流信息、电导率信息、介电常数、电容、电荷注入阈值、载流子迁移率以及电荷量变化比率等参数,通过以上参数判断待测试样的绝缘性能。本申请提高了测试灵敏性和稳定性;同时实现对片状试样的测试以及对整体绝缘件的测试。

    一种城市配电网电缆不均匀受潮状态的智能测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25091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136876.8

    申请日:2019-1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配电网电缆不均匀受潮状态的智能测评方法。城市配电网电缆不均匀受潮状态的智能测评方法可实现城市配电网三相电缆受潮程度不均匀现象出现时快速测试和判断的目的,智能测评方法包括现场测评准备、连接配电网电缆受潮状态的测试回路、进行A相电缆介电测试结果的函数分析、计算A相电缆受潮特征参量、分别计算B相电缆和C相电缆受潮特征参量、配电网电缆不均匀受潮状态的判断,进而判断出三相电缆的不均匀受潮状态与服役性能等。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可高效、准确、实时、方便地对城市电缆沟、变电站等区域使用的三相电缆不均匀受潮现象进行测评,避免因三相电缆不均匀受潮导致的击穿问题,实现配电网的可靠运行。

    配电网避雷线间接接地的敷设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535089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10964421.9

    申请日:2019-10-1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配电网避雷线间接接地的敷设方法及装置,其中获取不同空气间隙距离下的雷电冲击击穿电压和工频击穿电压;根据雷电冲击击穿电压得到99.9%概率的雷电冲击击穿电压和间隙距离的关系函数;根据工频击穿电压得到0.1%概率的工频击穿电压和间隙距离的关系函数;根据雷电冲击电压导通阈值和单相接地短路工频电压分别得到空气间隙d和空气间隙s;根据空气间隙s和空气间隙d得到空气间隙距离范围(s,d);将距离范围为(s,d)的空气间隙与复合绝缘子并联得到并联结构;将并联结构敷设于接地极和避雷线之间;利用复合绝缘子的耐压特性和空气间隙的放电特性,将并联结构安装于避雷线与接地极之间,实现了避雷线与接地极之间的间接接地。

    拓扑结构自动识别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221150A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910583662.9

    申请日:2019-07-0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拓扑结构自动识别系统,包括通讯终端、寻址终端、多个一次设备终端和识别终端。通讯终端设置在一次设备终端内部,通讯终端的多个接口模块分别设置在一次设备终端内部和电缆接口处;在一次设备终端的内部和多个一次设备终端之间连接电缆的两端设置有寻址终端。通过通讯终端获取寻址终端的地址编码信息,并生成地址编码信息包后,发送给识别终端;识别终端对地址编码信息包进行数据处理,生成多个一次设备终端之间的连接信息,从而自动识别真型配电网试验平台中多个一次设备终端之间复杂线路结构,实现真型配电网试验平台中拓扑结构的自动识别。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