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升温型吸收式-压缩式换热的中低温热能供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030769B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1910401141.7

    申请日:2019-05-15

    Inventor: 孙方田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暖通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升温型吸收式‑压缩式换热的中低温热能供热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中低温热源、热源站、一次网、热力站和二次网;所述热源站为第一水水换热器,所述热力站为压缩式换热机组或第二水水换热器;所述中低温热源为中低温工业废热,或中深层地热,或来自太阳能集热器的中低温循环水。本发明根据中低温热能载体特性,在中低温热源站合理配置换热器,根据热用户特性在热力站合理配置压缩式换热机组,可大幅度降低一次热网回水温度和提高一次供水温度,大幅度提升工业废热经济输热距离;有助于高效利用中低温热能为周围城镇提供供热热源支持,降低供热系统化石能源消耗量及其污染物的排放量。

    工业废热驱动的区域供热供冷系统及供热供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30768B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1910333283.4

    申请日:2019-04-24

    Inventor: 孙方田 赵昕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暖通空调技术领域的一种工业废热驱动的区域供热供冷系统及供热供冷方法。该区域供热供冷系统由双效吸收式热泵、单效吸收式热泵、水‑水换热器、溶液再生器、溶液回热器、储液罐、溶液冷却器、冷却塔、蓄冷装置、电压缩式制冷机、阀门、循环泵及各管路系统连接构成;其中,连接管路系统分为驱动热源管路系统、冷冻水管路系统,冷却水管路系统、二次网水管路系统和除湿溶液管路系统。本发明所述系统通过不同阀门的切换,可实现工业废热驱动的区域供热供冷高效运行,充分利用工业废热,降低夏季空调系统电力负荷需求,实现节能减排,宜用于负荷密度大、负荷率高的场所。

    基于液化天然气气化冷能的热电冷联供系统及运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71840A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10956418.2

    申请日:2019-10-10

    Inventor: 孙方田 宁栗康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加热和制冷的联合系统领域的一种基于液化天然气气化冷能的热电冷联供系统及运行方法;在系统中低温锅炉、膨胀机、LNG气化器和工质泵通过管线顺序相连形成回路;膨胀机与发电机主轴相连;LNG储罐、LNG气化器、主升温器、调压器、计量加臭装置和燃气管网通过管线顺序相连;空气加热塔的出口、第一泵、低温锅炉、主升温器和空气加热塔的入口顺序相连形成回路,冷用户采用多种方式接入系统中。本发明在提高液化天然气气化站工艺能效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液化天然气气化冷能的多能源综合利用一体化技术解决方案,综合利用各种冷能和工业废热、地热等可再生能源以提升我国能源系统能效,满足不同负荷特点的需求。

    一种两级蒸发增效型喷射式换热机组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737236B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610149916.2

    申请日:2016-03-16

    Inventor: 孙方田 高朋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能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两级蒸发增效型喷射式换热机组及应用。所述的两级蒸发增效型喷射式换热机组,由水‑水换热器、两级蒸发增效型喷射式热泵、循环水泵、水系统管路和阀门构成;所述两级蒸发增效型喷射式热泵为两级蒸发机械增压增效型喷射式热泵或两级蒸发动力增压增效型喷射式热泵两种。本发明的两级蒸发增效型喷射式换热机组具有较高的换热性能,运行调节便捷,可大幅度降低一次热网回水温度,提升一次热网的供热能力,并有利于采用较低温度的一次热网回水来回收利用低温热能,适用于工业余热供热系统和大温差远距离集中供热系统。

    一种喷射-压缩复合热泵机组

    公开(公告)号:CN103836834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410100674.9

    申请日:2014-03-18

    Inventor: 孙方田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能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制冷、制热的喷射-压缩复合热泵机组。所述喷射-压缩复合热泵机组由换热器、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喷射器、工质泵、定频或变频的压缩机或风机、节流阀、连接管路及阀门构成,在喷射器的引射流体入口以及其混合工质出口有选择性的设置一个或多个压缩机或风机;连接管路分为水系统和热泵工质系统,其中水系统管路分为一次、二次和三次侧管路。喷射-压缩复合热泵机组用于热力站实现一、二次热网热能转移,并大幅降低一次热网回水温度以增大一次热网供回水温差,大幅提升热网输热能力;还可用于工业余热、太阳能等回收利用系统实现制冷、制热。这有助于降低供热、制冷系统一次能源消耗。

    一种低碳矿井冷热能综合利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14556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057768.8

    申请日:2023-08-22

    Inventor: 孙方田 邢光泽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碳矿井冷热能综合利用系统;包括:气‑水换热器、三个电动压缩式热泵、电动制冰机、蓄冰罐、常温表冷器、低温表冷器和超低温表冷器,其中室外空气管网分别与常温表冷器、低温表冷器和超低温表冷器相连,常温表冷器、低温表冷器和超低温表冷器依次相连并接入通风井中;矿井新风进入通风井后通过井下通风系统吸热后与回风井相连,回风井的回风进入气‑水换热器的气侧进行放热或者直接排入大气;蓄冰罐分别通过管路与电动制冰机和超低温表冷器相连形成回路。本发明根据自然环境下不同时期空气温度不同的特性,充分利用自然冷源进行井下供冷和制冰蓄冰,节约运行电耗;回收矿井回风余热进行矿区辅助供热和井筒空气防冻预热。

    低温吸收式大温差换热-制冷多功能系统及运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57760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110763872.3

    申请日:2021-0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集中供热供冷领域的一种低温吸收式大温差换热‑制冷多功能系统,主要由半效吸收式热泵、水‑水换热器和冷却塔构成;其中,一次网供水依次流经高压发生器、低压发生器、水‑水换热器和蒸发器,进入一次网回水管线;二次网回水依次流经低压吸收器、高压吸收器和冷凝器,进入二次网供水管线;高压发生器冷剂出口与冷凝器冷剂入口相连,低压发生器冷剂出口与高压吸收器冷剂入口相连。本发明公开的半效吸收式热泵在50℃~75℃的低温热源驱动下实现高效供热和供冷,通过高温溶液循环和低温溶液循环,深度利用一次网循环水有用能,大幅降低一次回水温度,用于低碳区域供热供冷系统的能源站,高效回收利用低温工业废热、中深层地热。

    低温吸收式大温差换热-制冷多功能系统及运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57760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0763872.3

    申请日:2021-0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集中供热供冷领域的一种低温吸收式大温差换热‑制冷多功能系统,主要由半效吸收式热泵、水‑水换热器和冷却塔构成;其中,一次网供水依次流经高压发生器、低压发生器、水‑水换热器和蒸发器,进入一次网回水管线;二次网回水依次流经低压吸收器、高压吸收器和冷凝器,进入二次网供水管线;高压发生器冷剂出口与冷凝器冷剂入口相连,低压发生器冷剂出口与高压吸收器冷剂入口相连。本发明公开的半效吸收式热泵在50℃~75℃的低温热源驱动下实现高效供热和供冷,通过高温溶液循环和低温溶液循环,深度利用一次网循环水有用能,大幅降低一次回水温度,用于低碳区域供热供冷系统的能源站,高效回收利用低温工业废热、中深层地热。

    一种基于低温废热的高效供热系统及其新型压缩式换热机组

    公开(公告)号:CN107559928A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710829006.3

    申请日:2017-09-14

    Inventor: 孙方田 杨昊原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低温废热的高效供热系统及其新型压缩式换热机组,包括废热源、热源站、一次热网管线系统、二次热网管线系统、三次热网管线系统和热力站,根据热源特征在热源站合理配置防腐型换热器、热泵机组、水-水换热器和锅炉、根据热用户特征在热力站合理配置新型压缩式换热机组。旨在大幅度降低一次热网回水温度,以大幅度提升工业废热利用效率和增加经济输热距离。本发明的基于低温废热的高效供热系统可大幅度提升集中热源供热能力,降低化石能源消耗量及其污染物的排放量。

    一种双热源高效压缩-喷射复合热泵系统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698431B

    公开(公告)日:2017-11-10

    申请号:CN201610150928.7

    申请日:2016-03-16

    Inventor: 孙方田 杨昊原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热源高效压缩‑喷射复合热泵系统及应用。所述系统由冷凝器、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压缩机、喷射器、发生器、太阳能集热器、闭式冷却塔、工质泵、循环泵、工质罐、用户、节流阀、连接管路系统及阀门构成,并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增压机;连接管路系统分为水管路系统、乙二醇溶液管路系统和工质管路系统。本发明所述的热泵系统通过不同阀门之间的切换,可实现压缩‑喷射耦合制冷或喷射制冷、压缩‑喷射耦合制热等多种不同运行方式;适用于寒冷和严寒地区,可充分利用太阳能、低温热源,降低电能消耗,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