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光水互补型微电网黑启动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86186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201098.7

    申请日:2014-05-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光水互补型微电网黑启动控制方法,属于电力系统微电网优化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读入微电网基础数据;将满足黑启动条件的分布式电源作为黑启动电源备选机组;将黑启动电源备选机组按功率大小排序,依次取其中一台机组作为黑启动机组;各分布式电源按照是否是黑启动电源、是否参加孤网频率控制选择控制策略和控制器参数,得到备选微电网黑启动方案;对得到的备选微电网黑启动方案进行仿真计算,判断备选方案的黑启动过程及孤网运行时,微电网的各节点电压和微电网频率是否满足稳定、安全限值等约束条件,满足约束条件的,作为可行的方案,并在可行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本方法确保风光水互补型微电网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一种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受热面

    公开(公告)号:CN101694293A

    公开(公告)日:2010-04-14

    申请号:CN200910235420.7

    申请日:2009-10-2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受热面,涉及一种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受热面的结构设计。本发明在传统水冷壁出口添加汽水分离器,将分离后的蒸汽输送到单面受热式一级过热屏实现再次加热,充分利用了炉膛内的吸热段,提高了对于炉膛热流的利用率,增加了炉内的吸热份额,有效降低了炉膛高度,降低了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成本和造价;单面受热式一级过热屏和水冷壁垂直布置,单面受热式一级过热屏由两片分屏并排组成,实现单面受热,避免了传统悬挂屏式过热器双面受热出现传热恶化的情况。

    一种压力与温度同时检测的光纤光栅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384341A

    公开(公告)日:2002-12-11

    申请号:CN02121327.5

    申请日:2002-06-1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nventor: 赵勇 廖延彪

    Abstract: 一种压力与温度同时检测的光纤光栅传感器,主要由自由弹性圆筒型压力换能器、置于自由弹性圆筒型压力换能器内的悬臂梁机构、光纤光栅、密封部件、端部元件、预紧弹簧、外部保护壳体以及传输光纤组成。其技术方案是在悬臂梁的上下表面的对应位置上分别固结两只光纤光栅,两只光纤光栅通过一个光纤耦合器与传输光纤相连。通过等厚的等腰三角形悬臂梁结构将外界压力作用下的圆筒径向形变转化为悬臂梁的挠度,从而引起悬臂梁上光纤光栅的布喇格反射波长随外界温度和压力而产生变化;利用差动测量技术解决了光纤光栅交叉敏感问题,可以通过同一套装置实现温度与压力同时共点的高灵敏度分离检测,可用于石油勘探、测井、军事潜艇等高压及环境恶劣的测量领域。

    一种海水盐度与温度同时在线检测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374529A

    公开(公告)日:2002-10-16

    申请号:CN02117422.9

    申请日:2002-04-1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nventor: 赵勇 廖延彪

    Abstract: 一种海水盐度与温度同时在线检测方法及装置,属于光纤传感和海水测量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光源,传输光纤,电源,CCD,带尾纤的准直透镜、玻璃窗体、测量水槽、感温反射单元和接收光纤阵列组成的传感器探头,图像采集处理模块及装有软件和标定数据的计算机,感温反射单元包括半导体吸收晶片、直角棱镜、导热材料。通过检测不同盐度的折射率变化引起CCD光敏面上的光斑位置变化实现盐度测量,检测由半导体材料受温度调制引起的光强度变化实现温度测量;通过差动式测量和参考光路设计,提高了抗干扰能力、测量灵敏度高、安全性好、适合远距离在线测量;温度测量范围0~50℃,盐度测量范围0~48‰,可用于海洋环境监测、海水养殖等领域。

    一种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水和气体渗透性的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969375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046705.0

    申请日:2024-01-1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水和气体渗透性的检测装置,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下底板(1)、气源(8)、上压板(2)、水源(6)、滤水板(3)、气体扩散层测试样件(5)、氨氮传感器(4)、废水回收装置(9)、集水盒(10)、密封圈(7),其中上压板和下底板的凹槽相互连接形成用于水渗透测试和气体渗透测试的实验腔,所述下底板的设有与外部气源相通的进气孔和和出气孔,并在出气孔的前端设有集水盒,所述上压板设置有与水源相连的进水孔和与废水回收装置相连的出水口,在上压板水槽内设有氨氮传感器。本发明专利克服了传统测试装置以压差简单测量气体透过性的缺陷,采用微流控的方法真实模拟燃料电池的真实工作状态,提高了气体扩散层水气传输性能测试的准确性,从宏观上展现气体扩散层的水和气体渗透的具体过程。

    分布式混合发电系统电源规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06913B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310498966.8

    申请日:2013-1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分布式混合发电系统电源规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进行前期规划,确定安装风电机组、光伏阵列、小型水电站和储能蓄电池的考虑安装数量,按照排列组合的方法生成多套可选规划方案;分别建立风电机组、光伏阵列、小型水电站以及储能蓄电池的输出功率模型;计算每一套可选规划方案的系统负荷缺电率和系统能量过剩率,并分别判断每一套可选规划方案是否符合系统可靠性要求,若符合则执行后续步骤,若不符合则舍弃;对于多套符合系统可靠性要求的可选规划方案,根据其系统负荷缺电率和系统能量过剩率,计算对应的费用贴现值并按升序排列,选择费用贴现值小的作为推荐规划方案。本发明具有全面真实、稳定可靠且效益较优的优点。

    一种幕墙及门窗自动启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453529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635257.4

    申请日:2014-11-0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B2/9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幕墙及门窗自动启闭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液压动力单元,所述液压动力单元通过液压管路连接一液压推杆,所述液压推杆的伸缩端铰接一连杆的一端,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要推、拉的对象。本发明通过液压动力单元控制液压推杆的伸缩,提供动力开启或关闭幕墙或门窗,从原理上保障了装置工作运行的可靠性和加工制造的经济性,动力输出平稳、无振动、无噪音,避免了链条式传动的复杂机械配合及其故障率较高的运行缺陷,有效提高幕墙、门窗液压自动启闭装置工作的可靠性及使用寿命,具有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

    微电网运行控制方法
    2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887825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410075204.1

    申请日:2014-03-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Y02E10/763 Y02P80/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微电网运行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微电网中多个风电和光伏发电系统的数据信息,并根据数据信息分别计算每个风电和光伏发电系统的输出功率;根据微电网中多个水电发电系统的输出功率的预设限定条件生成水电发电系统中预设个数的粒子,以及根据预设个数的粒子生成粒子群;计算粒子群中每个粒子的适应度值,并确定粒子群中的全局最优粒子和每个粒子的个体最优粒子;当符合预设的终止条件时,根据全局最优粒子调整水电发电系统的输出功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通过有效控制水电发电系统中的输出功率,可与风电和光伏发电系统形成良好互补,既能保证电力系统和水库的安全可靠,又能使微电网售电收入最大。

    一种带引射器的气流床气化炉水冷循环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705113A

    公开(公告)日:2010-05-12

    申请号:CN200910235967.7

    申请日:2009-10-3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带引射器的气流床气化炉水冷循环系统,该系统是在传统气流床水冷循环系统的基础上,在汽水分离器的下方添加引射器;利用冷凝器将从汽水分离器中流出的蒸汽冷凝为低温水,并利用循环泵将这部分低温水打入引射器的一次流体入口,而汽水分离器中的饱和水直接通过管道流入引射器的二次流体入口。这样,引射器出口处的混合工质将具有较大的流动压头,能够增大下降管、进而整个水冷循环系统的质量流率,保证气化炉水冷传热的系统安全性。因此,本发明不但可以避免自然循环中的流动不稳定以及传热恶化情况,而且此种方式充分利用水冷循环中的重位压降差,以部分补偿工质流动的沿程阻力损失,相较于强制循环可以减少循环泵的耗电功率。

    一种稀密相共存的粉料气力输送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704453A

    公开(公告)日:2010-05-12

    申请号:CN200910237723.2

    申请日:2009-11-1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稀密相共存的气力输送系统,应用于粉体输送领域。它是由给粉仓、旋转给粉机、输送管道、助流风管道、平滑加速片组成。平滑加速片设置在输送管道内的底部,将输送通道暂时分割为上部通道和下部通道。倾斜的助流风管道与所述的下部通道相连通,低速助流风通过助流风管道进入下部通道,与所述的上部通道中高速气流形成明显的速度梯度,最终形成输送管道上层稀相输送和下层密相输送共存的输送状态。管道内气体和粉料的流动状态由平滑加速片形状、间距和助流风风压风速调节。本发明在气源风压较低的情况下,达到稀密相共存的输送形式,具有能耗低、输送比高、输送稳定性好等优点,是一种适用于低压头粉体输送的系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