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643040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11094113.4
申请日:2020-10-1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B22F9/16 , B22F1/00 , C22C30/02 , C22C30/04 , C22C30/06 , C25B1/04 , C25B11/091 , B23K26/36 , B23K26/40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烧蚀制备微纳米中熵和高熵材料的方法,1)将拟合成中熵或高熵材料中各元素的前驱体以等摩尔比或近等摩尔比均匀溶解在溶剂中,然后滴涂至基底上蒸干;2)将步骤(1)中的基底转移至容器(烧杯)中,在液相环境下激光处理。实现前驱体混合物向中熵或高熵材料的快速化学转变。本发明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反应条件温和,快速高效且环保无污染。本发明技术可以实现中熵和高熵材料包括合金和陶瓷在任何材质基底上的担载,并且可以通过调控激光参数、液相温度等实验条件实现从纳米到微米级尺寸中熵和高熵材料的合成。
-
公开(公告)号:CN106629609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080428.7
申请日:2016-11-30
Applicant: 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13/0203 , B01J23/002 , B01J23/14 , B01J35/0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致缺陷反应的二氧化碳全分解技术,涉及一种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碳和氧气的方法。该技术包括氧化物半导体光催化剂及光源。具体方法:光照光催化剂产生光生电子和光生空穴;光生空穴氧化光催化剂表面的氧原子,在材料表面生成氧空位;氧空位活化二氧化碳分子;光生电子还原二氧化碳中的碳原子为单质碳;二氧化碳中的氧原子填补光催化剂表面的氧空位,实现材料循环再生。本发明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环保低耗、材料可循环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722205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510166371.1
申请日:2015-04-0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增效剂,由以下组分组成:癸二酸、三氧化二铁和六偏磷酸钠。其中癸二酸的含量为80%-90%。其中三氧化二铁的含量为5-15%。其中六偏磷酸钠的含量为3-8%。最佳的使用浓度为1.2-1.5g/L。本发明的脱硫增效剂有利于提高石灰石的溶解速率和提高SO2的吸收速率;同时具有催化氧化作用的金属氧化物能够提高亚硫酸钙的氧化速率;分散剂能够保证浆液中固体颗粒的分散性,减少其沉淀造成的设备堵塞。使用本发明所述的增效剂能够提高湿法脱硫效率5-10%,降低了石灰石的消耗,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445388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629923.3
申请日:2014-11-10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1G23/05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23/053 , C01P2004/30 , C01P2004/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板钛矿和金红石二氧化钛纳米混晶的低温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前驱体制备:以钛酸四乙酯为钛源,按超纯水、钛酸四乙酯、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1:3~4:15~20的比例混合,干燥得到水合氧化钛,加入质量分数30%的过氧化氢,完全反应制得过氧钛酸溶胶;(2)将pH调节剂和模板剂加入过氧钛酸溶胶中;(3)将溶胶置于在温度为40~60℃水浴条件下进行搅拌,去除过量的过氧化氢;(4)将溶胶装入反应釜中,在温度为160~200℃条件下水热反应时间为24~48h,产物水洗至中性,减压干燥研磨制得混合晶相纳米二氧化钛。本发明在较低温度下进行,操作简便,可大量合成,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02614933B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210073405.9
申请日:2012-03-20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贵金属银沉积-聚吡咯敏化的中空状二氧化钛纳米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首先利用葡萄糖水热合成纳米碳球;以碳球为模板剂,通过溶胶-凝胶法将二氧化钛膜层负载其表面,制备C/二氧化钛微球;将微球煅烧,制备中空二氧化钛纳米微球;利用化学原位聚合法将金属银和聚吡咯负载到中空二氧化钛表面,既得该光催化剂。本发明所制备的微球直径可调,并且二氧化钛层的厚度也可以通过改变钛酸丁酯的含量实现其可调控性。本发明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活性,尤其是其光的响应范围可以扩展至可见光区,为本发明在工业上利用太阳光光催化降解污染物创造了条件。本发明制备简单,环境友好,有利于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02744058A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1210073402.5
申请日:2012-03-20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B01J23/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d/TiO2@CNT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催化剂是以Pd纳米颗粒为催化活性组分,以TiO2@CNT复合材料为载体的催化剂。制备步骤如下:分别对二氧化钛和碳纳米管进行预处理,利用预处理后的二氧化钛与碳纳米管为原料,化学法合成得到TiO2@CNT复合材料。然后将TiO2@CNT复合材料分散于PdCl2的水溶液中,通过添加还原剂硼氢化钠,将钯纳米颗粒均匀地负载到TiO2@CNT复合载体上。本发明得到的Pd/TiO2@CNT催化剂具有高且稳定的电化学氧化还原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890358A
公开(公告)日:2010-11-24
申请号:CN201010206393.3
申请日:2010-06-2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B01J27/24 , B01J21/06 , B01J35/08 , A62D3/10 , A62D10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漂浮型的、光响应范围可扩展至可见光区的N-TiO2/漂珠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步骤是:室温下,在钛酸丁酯和无水乙醇的混合液中加入适量尿素溶液,形成掺杂N的TiO2溶胶,然后加入粉煤灰漂珠搅拌进行负载,浸渍24h,过滤,烘干,煅烧,即得到如电镜图所示的漂浮型N-TiO2/漂珠光催化剂,然后通过UV-vis测试N-TiO2/漂珠光响应波长范围的变化。结果表明:该光催化剂相对于未掺杂的TiO2/漂珠其光响应范围已经扩展至可见光区域,这对提高太阳光利用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相比于TiO2/漂珠,N-TiO2/漂珠在可见光下可以提高降解亚甲基蓝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862657A
公开(公告)日:2010-10-20
申请号:CN201010206377.4
申请日:2010-06-2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漂浮型的、光响应范围可扩展至可见光区的Fe-TiO2/漂珠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步骤是:室温下,在钛酸丁酯和无水乙醇的混合液中加入适量Fe(NO3)3溶液,形成掺杂Fe3+的TiO2溶胶,然后加入粉煤灰漂珠搅拌进行负载,浸渍24h,过滤,烘干,煅烧,即得到如电镜图所示的漂浮型Fe-TiO2/漂珠光催化剂,然后通过UV-vis测试Fe-TiO2/漂珠光响应波长范围的变化。结果表明:该光催化剂相对于未掺杂的TiO2/漂珠其光响应范围已经扩展至可见光区域,这对提高太阳光利用率具有重要的意义;相比于TiO2/漂珠,Fe-TiO2/漂珠在可见光下可以提高降解亚甲基蓝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20051097A
公开(公告)日:2025-05-27
申请号:CN202510232695.4
申请日:2025-02-28
Applicant: 江苏投特新能源有限公司 , 南京大学 , 苏州盈思格物无损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PbO/CuI双中间层的铅碘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基底、透明电极、电子传输层、PbO中间层、钙钛矿活性层、CuI中间层、空穴传输层和金属电极。本发明针对铅碘基钙钛矿的离子特性,同时在电子传输层与钙钛矿活性层之间设置PbO中间层,在空穴传输层与钙钛矿活性层之间设置CuI中间层。有效的抑制了离子的迁移,减小界面处缺陷密度,降低载流子跃迁势垒。且PbO中间层与CuI中间层能够与钙钛矿层、电子传输层和空穴传输层形成良好的界面接触,降低了载流子在界面处的捕获概率,促进电荷更有效的提取和传输,从而提高电荷收集效率和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94398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221621.0
申请日:2025-02-27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江苏投特新能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抗反极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通过金属与担载的铂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催化剂的活性,通过包埋的方式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有效提高催化剂的抗反极能力。本发明主要针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催化剂在物料供应不均或不足、水淹、温度不合适、电流密度不均匀等情况下发生阳极电势高于阴极电势的反极情况,该情况会导致该电池单元失去正常的发电功能甚至发生故障。它不仅影响整个燃料电池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还可能导致膜电极组件的加速老化、损坏或其他永久性损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