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铁锂电池正极片的回收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61130B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011434473.4

    申请日:2020-12-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磷酸铁锂电池正极片的回收处理方法,将磷酸铁锂电池正极片破碎得到3cm~6cm的正极片碎料,正极片碎料在回转窑中通入空气焙烧,回转窑包括预热段及焙烧段,焙烧段温度为400℃~650℃,焙烧与预热的温度差为200℃~300℃,最后筛分得到正极活性粉体。该处理方法通过控制正极片碎料的大小、回转窑转速、及通入空气有利于正极片碎料在较低的温度下焙烧去除有机粘结剂。焙烧与预热之间存在温度差,正极片碎料能够利用焙烧段产生的热量在预热段预热烘干,再进入焙烧段焙烧200℃~300℃,充分利用燃烧产生的热量,同时减短焙烧时间,减少焙烧能耗,并且正极活性粉体的回收率高、杂质含量少。

    气体传感器及气体检测系统
    2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015321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550454.0

    申请日:2022-05-2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气体传感器及气体检测系统。气体传感器包括:第一检测元件,用于与待测气体进行电子交换并输出第一检测信号;第二检测元件,用于与待测气体发生无焰燃烧并输出第二检测信号;第三检测元件,用于通过电池两极与待测气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并输出第三检测信号;其中,第一检测信号、第二检测信号、第三检测信号用于确定待测气体中的目标气体的种类和目标气体在待测气体中的浓度。本申请的方案分别通过待测气体的电子交换能力、燃烧温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的化学性质,来检测待测气体中的目标气体的种类和浓度。从而能够适用于各种不同的气体,对于不同种类的待测气体,都能够准确的检测出其种类和浓度,大大提高了检测气体的准确性。

    双绝式废旧锂离子电池拆解破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652831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011427787.1

    申请日:2020-12-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绝式废旧锂离子电池拆解破碎装置,包括:进料组件、输送组件、拆盖组件、电极拆解组件以及隔膜拆解组件。本申请提供的上述方案,通过进料组件将废旧锂电子电池转动到输送组件上,然后再依次通过拆盖组件对废旧锂电子电池切割并拆卸电池盖,电极拆解组件将拆卸掉电池盖后的废旧锂电子电池中的电极拆卸,隔膜拆解组件将拆卸掉电极后的废旧锂电子电池中的隔膜拆卸,即可完成对废旧锂离子电池拆解破碎,整体自动化程度高、各工序之间连贯性好。

    充电桩及充电系统
    2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775752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010611591.1

    申请日:2020-06-3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充电桩及充电系统。该充电桩包括桩体、电源转换器、供电电源、充电插头、检测单元、控制器和显示器。该充电桩工作时,桩体内的电源转换器可以对供电电源中的电能进行转换,并传递至充电插头。同时,监测装置可以监测充电插头的物理信息,并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可以根据充电插头的物理信息得到充电桩的故障信息和使用状态,并通过显示器进行显示。该充电桩,可以实时显示故障信息和使用状态,从而在充电桩故障时,有利于得到及时的维护。

    光伏充电装置及光伏充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046326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010869681.0

    申请日:2020-08-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伏充电装置及光伏充电系统。光伏充电装置包括:光伏板;支撑柱,光伏板的一端铰接于支撑柱;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的一端滑动连接于支撑柱,升降机构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于光伏板;升降机构相对支撑柱滑动时,升降机构能够带动光伏板相对支撑柱转动。光伏充电系统包括上述的光伏充电装置,还包括充电桩;光伏充电装置与充电桩电连接,充电桩用于连接待充电装置。本发明提供的光伏充电装置及光伏充电系统通过光伏板相对支撑柱的铰接,以及配合升降机构的使用,实现光伏板的展开和收纳,减小光伏板的占地空间,同时降低对光伏板的损坏,延长光伏板的使用寿命。

    冷电联合调度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公开(公告)号:CN114358373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426727.2

    申请日:2021-11-27

    Inventor: 杜进桥 田杰 李艳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冷电联合调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该方法应用于目标基站中,目标基站包括相变蓄冷系统以及供电系统,包括:获取预设时间周期中第t个时刻对应的目标基站的不可调预测参数;将不可调预测参数输入至预先构建的基站通讯数据处理模型、制冷需求模型以及冷电联供供给调度模型中,并求解得出第t个时刻的预测控制参数,基站通讯数据处理模型用于表征目标基站的数据处理负荷实际运行约束,制冷需求模型用于表征相变蓄冷系统的运行约束,冷电联供供给调度模型用于表征预设周期内的目标基站的调度目标;基于预测控制参数控制相变蓄冷系统和供电系统运行。采用本方法能够降低基站的运行成本。

    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放电装置、放电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335768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393808.7

    申请日:2021-11-23

    Inventor: 杜进桥 田杰 李艳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放电装置、放电方法及应用。该放电装置包括:金属壳体、导电粉体、绝缘组件及测试电路模块,导电粉体充满金属壳体中,在对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放电时,将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模块放置于金属壳体中,使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模块埋没在导电粉体中,即可对废旧磷酸铁锂电池进行放电。由于金属壳体连接测试电路模块,能够在放电过程中实时反映放电深度,无需人为进行抽样检测电池的放电深度,因此安全性更高,且能够实时反映整个电池模块的放电情况,检测效率及准确性更高。该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放电装置应用于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回收,能够提升操作安全系,且易于监控放电情况。

    一种计及相变材料可移动能力的微网群机组协同配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87923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196476.3

    申请日:2021-10-14

    Inventor: 杜进桥 田杰 李艳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计及相变材料可移动能力的微网群机组协同配置方法。根据预设的参数约束条件,对冷电供给设备协同模型进行优化,获取冷电供给设备协同模型的最小值,将冷电供给设备协同模型最小值对应的冷电供给设备的装置容量值,确定各园区中冷电供给设备的目标装置容量;其中,参数约束条件包括转移约束条件,转移约束条件表征车辆转移相变材料的状态,冷电供给设备协同模型包括多个园区中冷电供给设备的装置容量。该方法能够合理配置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组和储冷系统容量,提高园区富余能源消纳率。

    耐高温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224461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338113.2

    申请日:2021-03-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高温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耐高温锂离子电池隔膜包括基体层及涂覆在基体层表面的包含特定聚合物qPMVMMA的阻燃涂层。qPMVMMA是季铵化改性的聚甲基乙烯基醚‑马来酸酐。由于基体层表面涂覆的阻燃涂层的熔解温度高于基体层,当锂离子电池内部过热时,基体层受到阻燃涂层的保护,不容易发生熔解,因而避免由于隔膜损坏导致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甚至燃烧、爆炸,极大地提升了锂离子电池隔膜的阻燃性能,相对于传统的聚烯烃隔膜,该耐高温锂离子电池隔膜安全性更高。此外阻燃涂层与基体层的相容性好,相对于传统无机材料涂覆的聚烯烃隔膜稳定性更好,阻燃涂层与基体层结合牢固,阻燃涂层不易剥离。

    阻燃锂离子电池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193302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301231.6

    申请日:2021-03-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燃锂离子电池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阻燃锂离子电池复合隔膜的制备原料,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三聚氰胺甲醛树脂80%~95%及金属有机框架材料5%~20%。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作为基体,具有高温下稳定性好、阻燃性、抗蠕变性能良好等优点。利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多孔性和比表面积大的特点,极大地增加了阻燃锂离子电池复合隔膜的孔隙率,有利于锂离子的通过。并且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中的金属离子能够与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中的亚氨基产生相互作用,进一步提升阻燃锂离子电池复合隔膜的热稳定性,使阻燃锂离子电池复合隔膜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热稳定性,作为锂离子电池隔膜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