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外螺旋组合式散粮扒谷出仓作业与检测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8529145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339572.0

    申请日:2018-04-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外螺旋组合式散粮扒谷出仓作业与检测设备,是以集粮扒谷机构用于对散粮扒谷输送,集粮扒谷机构的左、右螺旋输送单元采用可快速拆卸更换的模块化设计,螺旋输送模块中的内螺旋板与外螺旋板采用变形状和变参数设计,以实现对散粮喂料的速度控制;出仓检测装置的储物箱内设三层筛网,每层设置可抽取更换的抽屉式筛网,将出仓散粮振动筛分为秸秆杂物、粮食和粉尘三部分,顶部安装有粉尘检测仪,可提供出仓散粮所含粉尘浓度、含杂率、破碎率和出仓产能等参数的集中检测方案。本发明能够适应现代粮食仓储物流低成本、高效率的需求,可满足扒谷、输送、除杂、检测和新产品试制等多种用途需要。

    三相异步电动机效率特性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21987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510400242.4

    申请日:2015-0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相异步电动机效率特性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其特征是设置测试系统为:在电动机的输入端设置功率测试仪,用于检测电动机的输入功率;在电动机的输出轴上设置转矩转速测试仪,用于检测电动机的输出转矩和角速度;同时在电动机的输出轴末端设置磁粉离合器,用于对电动机加载。本发明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得对于电动机的负载率和效率特性的测试。

    基于超高压水射流技术可产业化回收废旧轮胎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284469A

    公开(公告)日:2011-12-21

    申请号:CN201110220926.8

    申请日:2011-08-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B17/0412 B29B2017/0428 B29L2030/00 Y02W30/6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高压水射流技术可产业化回收废旧轮胎的方法及装置,其特征是首先将去除轮毂的废旧轮胎分割为胎面圆弧胶块和胎边圆弧胶块;然后以来自超高压水发生装置中的带有磨料的超高压水射流在胎面圆弧胶块和胎边圆弧胶块上进行射流切割,调整水射流压力,使水射流切割压力不足以使胎面圆弧胶块和胎边圆弧胶块中的金属丝被切割,并将胎面圆弧胶块和胎边圆弧胶块中的橡胶切割成胶粉颗粒,取出金属丝即得胶粉颗粒。本发明简单、实用、可产业化、高效率、高品质回收废旧轮胎。

    可分级主动拆卸的电子产品及其拆卸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52047A

    公开(公告)日:2010-02-17

    申请号:CN200910145047.6

    申请日:2009-09-23

    Abstract: 可分级主动拆卸的电子产品及其拆卸方法,其特征是设置电子产品的各连接部位根据所述连接部位处在产品中的位置和周围材料的传热性能分为不同的拆卸等级,越是处在产品的内部、且周围材料传热性越差的连接部位,其拆卸等级越高;同一拆卸等级上的各连接部位采用激发温度相同的主动拆卸结构;根据拆卸等别由低到高,主动拆卸结构的激发温度也呈梯度上升,相邻的拆卸等级之间的激发温度之差不低于5℃。本发明主要应用于大中型电子产品。使产品能够依次通过几个温度递增的加热区,各级加热区的温度略高于该拆卸级别所用主动拆卸结构的激发温度,低于下一级别的激发温度,产品即可按拆卸等级主动拆解。

    一种热解气尾气处理二燃室装置及热解气尾气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93425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210238761.5

    申请日:2022-03-11

    Inventor: 李新宇 卞朋帅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解气尾气处理二燃室装置及热解气尾气处理方法。一种热解气尾气处理二燃室装置,其包括次燃室、主燃室、排放机构、控制器;次燃室用于对热解气尾气的一次燃烧,其内部安装有用于采集次燃室的室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一;主燃室用于对热解气尾气的二次燃烧;排放机构包括用于检测排放管道内气体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二、用于将二次燃烧后的气体排放到空气中的排放管道、用于检测二次燃烧后的气体压力的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二次燃烧后的气体中的氧含量的氧气含量检测器。通过控制器接收并处理检测信号,调节一次燃烧、二次燃烧的温度和气体输送量,使得热解气尾气在最适宜的温度条件下与空气充分混合燃烧,从而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

    一种直线压电马达
    2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785186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210509791.5

    申请日:2022-0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线压电马达,属于精密驱动与定位技术领域。包括驱动振子、动子、底座机构和预紧机构;驱动振子包括驱动振子框架、固定梁振子、悬臂梁振子、一对驱动压电片和一个箝拉压电片;动子包括长直板和直线导轨;底座机构包括底座、动子基座、滑块和L型连接板;驱动振子作为定子固定在L型连接板的水平边板上,使悬臂梁振子的振子顶尖与动子的长直板呈直角相对;预紧机构包括预紧螺栓。本发明利用余弦信号控制定子的驱动动作,利用正弦或方波信号控制定子箝拉动作,实现动子单向直线运动或双向往复运动,驱动振子与动子的接触都是突变的,且是静摩擦驱动,不存在滑动摩擦力,故动子与驱动振子之间无磨损,从而延长马达寿命。

    基于迁移学习与多注意力机制的废旧电路板缺陷分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64921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561753.9

    申请日:2023-05-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废旧电路板表面缺陷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针对基于迁移学习与多注意力机制的废旧电路板缺陷分类方法、使用了该种方法的废旧电路板缺陷分类装置。本发明基于ResNet50网络进行了改进,将经过ImageNet的预训练模型参数迁移到ResNet50网络中并作为初始化权重,降低了模型训练成本,明显提高了模型的准确率与收敛速度;而且在ResNet50网络中融合了SE、CA的多注意力机制,具有协同作用,可以进一步提高模型对特征的关注度,增强了网络的鲁棒性和泛化能力,在提升少量参数的情况下实现更大幅度的识别准确率。

    一种铁磁性细轴的可再制造性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13302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111375305.7

    申请日:2021-11-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磁性细轴的可再制造性检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在铁磁性细轴表面沿轴向确定n条等角度间距的检测轨迹线。S2、利用磁记忆探头分别对n条所述检测轨迹线进行扫描,得到漏磁信号数据;所述漏磁信号数据包括n组切向分量Hp(x)数据和n组法向分量Hp(y)数据;进而得到所述漏磁信号数据中的最大梯度值Kmax。S3、根据Kmax初步判断铁磁性细轴是否存在损伤;当初步判定铁磁性细轴无损伤和轻微损伤时,结合涡流检测方法进一步判断是否可回收利用。上述方法通过将磁记忆检测技术和涡流检测技术组合在一起形成了融合检测,结合磁记忆和涡流检测的特点,形成了优势互补,极大的提高了检测的准确率和缺陷类别。

    一种笔记本电脑外壳缺陷的全方位高精度检测装置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70923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110968422.8

    申请日:2021-08-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笔记本电脑外壳缺陷的全方位高精度检测装置与方法,该检测装置由工控机、图像采集模块、下位机控制模块、输送带、翻盖机构、顶升旋转机构组成;工控机和下位机控制模块控制笔记本电脑到达指定检测工位处停下,并利用伺服电机控制翻盖机构和顶升旋转机构协同动作对笔记本电脑各个面进行角度调整,从而通过图像采集模块采集笔记本电脑各个面的图像提供给工控机,用于对采集到的各个面的多张图像进行分类、融合后,再进行图像特征‑缺陷形式的分类、识别。本发明能实现笔记本电脑外壳缺陷的全方位高精度检测。

    一种变刚度惯性冲击直线压电马达

    公开(公告)号:CN116317682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431702.4

    申请日:2023-04-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精密驱动与定位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变刚度惯性冲击直线压电马达。包括底座、压电弹性振子、刚度调节机构、第一侧夹紧块和第二侧夹紧块;第一侧夹紧块和第二侧夹紧块从基片的中部两侧夹紧基片,其中刚度调节机构可改变一对挡块和对应基片侧面的贴合位置,进而改变两侧夹持刚度,使得基片两端的两对质量块在往复摆动过程中,使压电马达自身产生的往复惯性冲击力有所差异,往复惯性冲击力差将转化为压电马达往复摆动位移差,在时间累积下压电马达将实现直线运动,通过刚度调节机构改变夹持刚度,使压电马达获得不同的运行速度与步距,以满足不同负载、不同工况的需求,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