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647270A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1310684753.4
申请日:2013-12-13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 ,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韩志军 , 孙涛 , 李勇伟 , 苗桂良 , 贾江波 , 高福军 , 陈光 , 傅光 , 张国良 , 张福生 , 纪新元 , 陈兴哲 , 杨振国 , 孟宪彬 , 张广玉 , 薛春林 , 范峥 , 王子瑾 , 徐大成 , 黄欲成 , 马凌 , 陈建忠 , 朱永平 , 郝阳 , 罗鹰 , 梁明 , 周唯 , 杨宇 , 范龙文 , 马志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800kV特高压直流线路接地的设置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800kV特高压直流线路对应的线路雷电活动数据、地形分布数据、海拔高度数据、线路参数、杆塔型式以及接地电阻;根据线路参数、杆塔型式以及地形分布数据确定全线平均绕击闪络率;根据线路雷电活动数据、杆塔型式、接地电阻和海拔高度数据确定全线平均反击闪络率;根据通流导体、混凝土电阻率、土壤电阻率、基础根开、基础埋深、钢筋布置确定杆塔基础自然接地电阻;根据杆塔基础自然接地电阻、可接受的反击闪络率设置所述±800kV特高压直流线路的人工水平接地体。节省了接地钢材,实现差异化接地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203522090U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320679343.6
申请日:2013-10-3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 ,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
Inventor: 施芳 , 周立宪 , 李勇伟 , 周康 , 沈泓 , 王志强 , 任胜军 , 马志坚 , 孟华伟 , 吴启维 , 杨宇 , 周彦军 , 王睿 , 范龙文 , 戴雨剑 , 李龙 , 赵伟 , 程克娜 , 薛春林 , 范峥 , 王子瑾 , 魏其巍 , 陈媛 , 黄欲成 , 陈建忠 , 谭浩文 , 王东 , 刘璐 , 梁明 , 曹立伟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800kV特高压直流大跨越用导线防震结构,其包含高压导线,高压导线下方设置阻尼线,阻尼线设置若干线夹,导线上设置防震锤,从左侧开始相邻线夹之间的阻尼线形成向下的弧形结构,防震锤设置于阻尼线形成的向下弧形结构中心对应位置。阻尼线形成的弧形结构的弧度从左到右依次减小。相邻线夹之间的间距从左到右依次减小。该防震锤从左侧开始设置两个。多个线夹将阻尼线做成“花边”形状,安装在大跨越导线下侧,阻尼线的弧度及相邻线夹的间距从左到右依次减小,即花边又长到短。长花边的响应频率低,吸收低频振动能量,短花边的响应频率高,吸收高频振动能量,同时在长花边中央位置安装防振锤来加强消耗低频能量。
-
公开(公告)号:CN204010851U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320793386.7
申请日:2013-11-22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 ,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温作铭 , 苗桂良 , 贾江波 , 唐剑 , 黄伟中 , 吴建生 , 王子瑾 , 沈潜 , 吴波 , 王胜熙 , 夏亮 , 王彬 , 魏一航 , 孙振 , 郑逸群 , 张林枫 , 杨海波 , 陈光 , 黄欲成 , 陈媛 , 汪如松 , 杨林 , 张芳杰 , 李平 , 刘炯 , 马海云 , 韩大刚 , 施芳 , 李晨 , 范龙文
IPC: H01B17/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交流特高压同塔双回路大跨越耐张绝缘子串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8联760KN的绝缘子,该8联760KN的绝缘子形成两层,每一层包括平行于线路方向的4联,且第一层绝缘子位于第二层绝缘子的上方,该8联760KN的绝缘子通过联板组连接为绝缘子串,且该联板组上连接有联塔金具和耐张线夹。本实用新型中的8联760KN绝缘子串能承受超过4400KN的张力,满足了较高强度要求的耐张绝缘子串。
-
公开(公告)号:CN203673898U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320793411.1
申请日:2013-11-22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 ,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胡全 , 李勇伟 , 周康 , 夏波 , 唐巍 , 刘翰柱 , 梁明 , 李力 , 李育兵 , 鲁俊 , 李会超 , 王永刚 , 余键 , 杨志军 , 张羽进 , 白禹 , 肇鸿儒 , 高培国 , 黄伟中 , 黄平 , 钱广忠 , 黄欲成 , 李毅 , 刘利林 , 朱永平 , 郝阳 , 李小亭 , 马志坚 , 王睿 , 范龙文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特高压交流线路用悬垂绝缘子串,包括并联且呈矩形阵列排布的四个悬垂绝缘子;沿垂直于导线方向排布的每两个悬垂绝缘子组成一个横向绝缘子组,且每个横向绝缘子组中的两个悬垂绝缘子通过联板连接;每组横向绝缘子组的下方均连接一组悬垂线夹组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悬垂绝缘子串中,采用并联的呈矩形阵列排布的四个绝缘子,横向排布的每两个悬垂绝缘子由联板连接,共同承载一组悬垂线夹组件,因此,由四个绝缘子承载导线,且有两个挂点和两个导线承载点,与现有技术中的只由两个绝缘子和一个承载点承载导线相比,提高了悬垂绝缘子串的承载能力,满足了特高压交流线路的使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203607555U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320787931.1
申请日:2013-12-03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 ,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
Inventor: 范龙文 , 孟华伟 , 李喜来 , 张红志 , 张华 , 吴启维 , 马志坚 , 杨宇 , 刘今 , 任胜军 , 施芳 , 戴雨剑 , 武松召 , 张宁 , 施亮 , 何健 , 韩志军 , 杨振国 , 薛春林 , 范峥 , 王子瑾 , 张冯硕 , 周成钧 , 徐维毅 , 齐忠堂 , 薛永锋 , 高伟 , 余键 , 隋权 , 易海蓉
IPC: H01R4/6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输电杆塔垂直接地装置,包括引下线、水平接地网以及垂直接地极;水平接地网包含敷设在所述输电杆塔的塔基周围的水平方环,水平方环上均匀布置多个水平射线结构的电极;垂直接地极均匀布置在多个水平射线结构的电极上;引下线包含4根沿所述输电杆塔的塔腿敷设的圆钢,用于将输电杆塔与所述接地装置可靠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输电杆塔垂直接地装置采用垂直接地极,以增加接地装置的埋深,提高降阻效果;增加垂直接地极的直径,增大接地极与土壤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降阻效果;垂直接地极采用了扁钢外包裹降阻剂的全新制作方法,增大了接地极的直径,降阻效果良好,并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