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063690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1014032.1
申请日:2018-08-31
Applicant: 北京融通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K9/00335 , G06Q50/06 , G06T7/246 , G06T2207/10016 , G06T2207/10048 , G06T2207/30196 , H04N7/1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进入变电站环境的目标的分析方法,包括:在变电站周围建立红外感应网络,所述红外感应网络围绕所述变电站周围设定区域的边缘;构建红外人体行为数据库,所述红外人体行为数据库中存储有多个红外人体行为模板;所述红外感应网络实时对进入所述设定区域的目标进行红外检测,并对所述目标的行为进行追踪,生成红外视频图像;采用高斯混合模型及背景减除算法提取所述红外视频图像中所述目标的行为时空轮廓,并对所述目标的行为时空轮廓进行对比度增强;将所述目标的行为时空轮廓与所述红外人体行为数据库中存储的多个红外人体行为模板进行逐一比对,对所述目标的行为时空轮廓与所述红外人体行为模板进行相似度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1242802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1911419881.X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评估供电能力的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分析分区电网的主变故障的故障类型;基于不同故障类型的主变故障,建立任意两个主变故障的相对可能性的判断矩阵;获取判断矩阵中各个特征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并进行一致性校验;在校验结果为一致的情况下,获取分区电网的风险系数,其中,分区电网的风险系数用于评估分区电网的供电能力。本发明解决了由于现有技术中针对变电站进入故障状态后需要对分区电网的供电能力进行评估,一般采用关键指标的评估方式,由于指标量化的难度大,导致计算难度大、评估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111924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11425438.3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B03C3/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获取颗粒捕捉装置的分量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电气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颗粒捕获装置内部的电场强度的变化值;基于颗粒捕获装置内部的电场强度的变化值,分析颗粒捕获装置内部在不同方向上的电场强度分量;基于不同方向上的电场强度分量,确定至少一个分量数据,其中,分量数据用于评估颗粒捕获装置的捕获效果。本发明解决了由于现有技术的颗粒捕捉装置,存在无法满足电气设备对于空间紧凑的需求,导致颗粒捕获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2210291U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1922453259.2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交流建设分公司 , 北京中电金桥电网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导引绳弹,所述导引绳弹包括:动力模块、刺破模块以及与导引绳连接的启动模块;启动模块与上位机连接,用于接收上位机发送的控制指令;启动模块与所述刺破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控制指令命令,为所述刺破模块提供破坏所述动力模块的动力;动力模块用于被破坏后产生动力,带动导引绳运动。本实用新型采用压缩二氧化碳气体作为动力源,通过机电伺服控制,实现压缩气体的瞬时释放,并产生推动导引绳发射装置飞行的动力,压缩气体释放完毕,导引绳发射装置转为自由落体运动,进一步带动导引绳下落,以此完成导引绳弹牵引导引绳实现穿越放线滑车的功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09726877A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711025490.0
申请日:2017-10-27
Inventor: 刘润生 , 李征洲 , 盛宇军 , 刘文霞 , 常立智 , 常源 , 常晓旗 , 成锐 , 王继永 , 金秋龙 , 伍亚萍 , 郝永康 , 耿洋 , 张馨月 , 汪芳 , 曹全智 , 张裕苑 , 赵磊 , 赵文祎 , 武瑶 , 仇晋 , 宗晓茜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资产管理评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配电网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配电网资产管理综合绩效评价是针对一个配电网区域整体资产管理水平的评价,本发明构建了全新资产管理的绩效输出指标体系,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服务效能,引进煤改电、政治保电和新能源接入等方面对资产绩效的影响。与现有配电网资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相比,本发明实现资产、资产管理和资产管理体系的全方位评价,考虑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和系统所处的地域特征等外部因素,构建了具有差异性的绩效评价指标。并且实现了企业的投资输入与综合绩效的渗透关联对应关系,达到了与企业的资产管理方针、战略和目标一致的目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