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968936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10219464.1
申请日:2014-05-23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阳泉供电公司
IPC: G01H11/06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差分微变电容式杆塔振动监测装置,解决了现有检测设备存在检测精度低、价格昂贵、检测效果不理想等问题。该装置是在杆塔上与每个维度垂直的角铁面两侧各安装一个微变电容模块,并将每个维度上的两个微变电容模块接入到差分电容检测电路中,差分电容检测电路的输入端与DA转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差分电容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AD转换模块的输入端连接,AD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的输入端连接,单片机的输出端与DA转换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本发明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安装方便、使用效果好,该装置可以测量杆塔三个维度的振动情况,并且测量精度较高,很好的保证了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值得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967703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10220570.1
申请日:2014-05-23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阳泉供电公司
IPC: F03D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23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风力智能风向随动控制装置,解决了现有风力发电装置对风能的利用率低、叶片容易损坏等问题。该装置包括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上安装有电动云台、风速风力传感器和微处理器,电动云台上固定有风力发电机;微处理器的输入端与风速风力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接收风速风力传感器的数据;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电动云台的输入端连接,用于控制电动云台内电动机的动作。本发明设计巧妙、结构简单、安装容易、使用方便,该装置能智能控制风力发电机的叶片方向,既能充分利用风能进行发电,又能保证发电机叶片不被损坏。
-
公开(公告)号:CN111435788B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1910036256.0
申请日:2019-01-1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阳泉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方法和装置,为配电网加装柔性控制系统和分布式储能系统;基于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第一表征参数,采用多目标优化算法确定配电网的优化结果;基于所述优化结果判断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是否满足提高要求,如果没有满足提高要求,重复执行上述步骤,直至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满足提高要求。本发明避免了仅从优化这一单一角度使分布式电源准入容量最大化的局限性,从根本上解决提高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问题,而且对分布式电源准入容量或允许渗透率的提高程度较高,大幅度提高了分布式电源的最大准入容量,保证大规模分布式电源能够安全可靠接入配电网。
-
公开(公告)号:CN106940364B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710062721.9
申请日:2017-01-24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阳泉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华大天元(北京)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N33/24
Abstract: 一种煤矿采空区架空输电线路标准深厚比的计算方法及装置:计算采空区上覆层各岩土层的平均密度、密度系数;将上覆岩土层作为一特殊介质,根据平均密度、密度系数、煤层采厚和拐点深厚比计算其拐点深厚比和下沉扰动系数;根据上覆层的拐点深厚比和下沉扰动系数计算采空区的标准深厚比。装置包括平均密度计算模块、密度系数计算模块、拐点深厚比计算模块、下沉扰动系数计算模块、标准深厚比计算模块和最大下沉率计算模块。该方法考虑了上覆层密度、开采深度及厚度对地表变形的影响,将得到的标准深厚比与数值1比较,分析了标准其与地表变形的关系,避免了不同地区地质差异造成的标准不统一的问题。该装置能准确地计算出标准深厚比与最大下沉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435788A
公开(公告)日:2020-07-21
申请号:CN201910036256.0
申请日:2019-01-1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阳泉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方法和装置,为配电网加装柔性控制系统和分布式储能系统;基于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第一表征参数,采用多目标优化算法确定配电网的优化结果;基于所述优化结果判断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是否满足提高要求,如果没有满足提高要求,重复执行上述步骤,直至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满足提高要求。本发明避免了仅从优化这一单一角度使分布式电源准入容量最大化的局限性,从根本上解决提高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问题,而且对分布式电源准入容量或允许渗透率的提高程度较高,大幅度提高了分布式电源的最大准入容量,保证大规模分布式电源能够安全可靠接入配电网。
-
公开(公告)号:CN106777655B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1611137014.3
申请日:2016-12-12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阳泉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华大天元(北京)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架空输电线路煤矿采空区等效采厚比的计算方法及装置,包括:计算采空区上方的各个岩土分层的等效厚度;将上覆岩土层各分层的等效厚度进行累加求和,求得上覆岩土层对应于标准介质的等效总厚;根据煤层的开采厚度和上覆岩土层的等效总厚度,计算采空区的等效采厚比。本发明计算理论依据充分,考虑全面,结果可靠,能够合理考虑上覆岩土层的厚度及性质对地表变形的影响程度,能够准确地反映出实际地表变形的严重程度,能够有利于对输电线路途经的采空区的地表变形的危险性进行评价,能够有助于煤矿采空区架空输电线路合理的规划、建设和运行技术方案的确定,对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687482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11071458.5
申请日:2019-11-05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阳泉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变电站的二次回路检测领域,具体是一种可视式二次回路综合检测仪。包括主机和子机,所述主机上设置有四个主接线端子、四个通断指示灯、四个跳线接线孔、CT一次接线端、CT二次接线端、同极性发光二极管、反极性发光二极管、显示屏、主机音响、主机话筒、触发按钮、主机公共端,所述主机内设置有主机控制单元、主机电源;所述子机上设置有四个子接线端子、子机音响、子机话筒、摄像头、子机公共端,所述子机内设置有子机控制单元和子机电源。本发明能够在变电站二次回路控制电缆施工中,实现电缆对线及电流互感器在交接及大修前后应进行极性试验工作,降低工作过程中的风险,方便调试班组进行测试工作,提高了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391656A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810361348.1
申请日:2018-04-2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阳泉供电公司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布式电源渗透率计算方法及装置,包括:利用中压馈线首端节点至中压馈线末端节点的距离与中压馈线末端节点至中压馈线除末端外任意节点的距离的差值,确定分布式电源接在中压馈线末端导致电压畸变率最大的适用条件;若所述差值满足所述适用条件,则根据试探渗透率的迭代更新确定中压馈线对分布式电源的渗透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提出了以中压馈线末端电压畸变率为制约因素时分布式电源渗透率的计算方法,为考虑电压畸变率制约下的分布式电源接纳能力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大大降低了计算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442155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280357.4
申请日:2018-10-30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阳泉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基于北斗卫星的输电杆塔塔上监测机箱支架,属于电力设备安全监测领域;一种可快速安装和调节平衡且维持北斗高精度监测装置的监测机箱稳定的支架;技术方案为:基于北斗卫星的输电杆塔塔上监测机箱支架,包括:底座、支腿筒、支腿杆、固定螺母和紧固螺母;支腿筒铰接在底座下侧,支腿筒上设置有内螺纹和旋转方向相反的外螺纹,所述支腿杆设置于支腿筒内,所述固定螺母通过螺纹配合设置于支腿杆上,且固定螺母为上端外径小于下端外径的锥状结构,所述紧固螺母通过螺纹配合设置于支腿筒上,且紧固螺母下端设置有与固定螺母锥状结构相适应的锥筒;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基于北斗卫星的输电杆塔监测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9374324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149120.2
申请日:2018-09-29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阳泉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振动信号特征矩阵相似度的变压器机械故障诊断方法,测得正常情况下10组变压器正面中间正对三个绕组的三个测点的振动信号作为标准信号,使用各振动信号100Hz-1000Hz成分幅值的占比作为特征量构造特征矩阵,计算标准信号到特征向量中心的距离;然后用同样方法测得待识别信号并将其构造为特征矩阵,计算待识别信号到标准信号特征向量中心的距离;最后计算计算待识别信号与标准信号间的特征矩阵相似度并通过观察其大小进行故障诊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