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46703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665888.4
申请日:2024-05-27
Applicant: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10/0633 , G06Q10/20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边云协同的变电运维人力资源调度方法,包括:构建变电站运维技术人员调度的节点模型和关联模型;将变电站运维中的技术人员视为边缘节点,并利用图论建立了每个技术人员的节点模型,用于描述任务的复杂时空约束和技术人员的流动灵活性;建立关联模型用于描述技术人员节点之间的协同耦合关系来执行任务;基于节点和关联模型的分布式结构,利用基于节点之间任务协作的边缘‑云信息交互机制,设计基于边缘‑云协作的分布式迭代优化算法,实现节点之间的分布式协同优化决策;本发明实现了节点间分布式协同优化决策。
-
公开(公告)号:CN118246344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626747.1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F24F11/46 , F24F11/63 , F24F11/77 , G06F111/0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暖通空调系统在线优化方法,包括: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暖通空调系统的能源成本,同时考虑居住者的热舒适,利用约束条件对暖通空调系统的问题建模形成系统模型;通过将问题转变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对系统模型进行重构;通过多智能体强化学习将数据驱动和物理机制相结合的方式对暖通空调系统进行在线优化;本发明可以提高模型的在线决策性能,实现更好的热舒适性和更低的能源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353804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311651235.2
申请日:2023-12-05
Applicant: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雄安新区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及一种环境反向散射通信方法及通信设备,涉及低功耗物联通信领域,方法包括:射频源向反向散射发射机发射射频信号;反向散射发射机接收射频信号,并对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进行强度测量;根据射频信号的强度信息,并结合反向散射发射机当前的能量状况,确定本次发射后是否进入休眠状态;在满足发射条件后,将射频信号调制到入射射频信号的反向散射信号上,实现对射频信号的发送;发送完毕后,如未进入休眠状态,则预设一能量收集定时器,在定时器溢出时,反向散射发射机停止能量收集,进入休眠状态。本发明中载荷信息比特经过编码和调制后,通过进行扩频,可以增加反向散射的通信距离,降低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4362892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210048607.1
申请日:2022-01-17
Applicant: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4L1/1867 , H04L47/10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基于CoAP的物联网重传超时更新方法、装置及介质,物联网中的CCO节点(即第一节点)将在预设时长内获得非CCO节点(即第二节点)传输预设个数的数据包的期望拥塞分数后,可以确定与该期望拥塞分数对应的第一网络状态,运用强化学习,获得第一网络状态下的最优RTO即第一重传超时,直接将其广播到整个物联网中,从而使该物联网中的多个非CCO节点可以按照接收到的第一重传超时实现数据包传输,无需每个节点自己进行重传超时的更新计算,极大减少了网络开销,且提高了所得重传超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使得整个网络的收益最大。
-
公开(公告)号:CN117098239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339430.1
申请日:2023-10-17
Applicant: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4W72/543 , H04W12/088 , H04W4/35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电力场景的无线资源双层隔离分配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中的无线资源分配技术领域,步骤一:构建基于大小时间颗粒度进行资源隔离分配的无线资源双层隔离分配模型;步骤二:定义大时间颗粒度下,服务需求点的资源隔离配置方案;步骤三:配置小时间颗粒度下,UE资源自适应调整方案。本发明的方法有效降低了直接将资源分配给UE带来的计算复杂性,相较于传统方案具备更优求解效率。通过对UE效用本地建模并采用随机博弈算法实现在动态需求和动态环境中为每个UE合理分配信道,相比传统静态方法有更高的资源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353240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142141.2
申请日:2023-09-05
Applicant: 北京中电飞华通信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短路保护电路、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短路保护电路包括:芯片、输出控制子电路、短路检测子电路和激活输出子电路;所述输出控制子电路与所述芯片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芯片的输出状态;所述短路检测子电路与所述输出控制子电路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输出控制子电路输出第一高电平,以基于所述第一高电平控制所述芯片的所述输出状态为关闭输出;或者,所述激活输出子电路与所述输出控制子电路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输出控制子电路输出第二高电平,以基于所述第二高电平控制所述芯片的所述输出状态为正常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16663856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911991.8
申请日:2023-07-25
Applicant: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管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面向电力的5G虚拟专网通信终端管理系统,包括:原始信息采集模块,其用于采集工厂调度信息;图谱生成模块,其基于工厂调度信息生成工厂调度知识图谱;第一图模型生成模块,其基于工程调度信息生成第一图模型;第二图模型生成模块;切片匹配模块,其通过切片匹配模型为第一实体分配对应的网络切片模板,切片匹配模型包括第一隐藏层、第二隐藏层和分类器;本发明直接通过采集的调度信息来自动化的为网络中的终端适配网络切片模板,解除对于工厂人员与5G通信行业人员对接沟通的依赖。
-
公开(公告)号:CN116232841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512050.7
申请日:2023-05-09
Applicant: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4L41/0273 , H04L41/0654 , H04L67/06 , H04L67/12 , H04L67/5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远程升级电力5G CPE通信模组的方法及装置,属于设备软件升级技术领域,所述方法步骤如下:CPE上电后启动拨号和网管服务进程,并向网管服务器ACS上报通信模组信息;网管服务器ACS选择升级目标CPE,下发通信模组升级请求及软件升级包;升级目标CPE启动模组升级进程,关闭拨号进程,下载软件升级包到通信模组进行软件升级,并在完成后重新连接连网向网管服务器ACS上报通信模组信息;网管服务器ACS比较升级目标CPE在软件升级前后通信模组信息中版本信息,判断软件升级状态是否成功。本发明提高了CPE通信模组升级效率,升级后通过拨号进程恢复入网而无需重启CPE,节省了电力业务中断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5361276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298760.6
申请日:2022-10-24
Applicant: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4L41/08 , H04L41/0816 , H04Q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配多厂家配电自动化终端的5G通信单元及通信方法,涉及配电自动化技术领域,包括:FTU主控板和远程通信单元;DC‑DC模块接收DC24V电源,给远程通信模块内部元件供电;主控MCU通过串口与FTU主控板通信连接;主控MCU通过通信接口与5G模组连接;主控MCU接收FTU主控板发送的AT指令,并与5G模组的预设通信模式进行比较,判断是否为5G模组支持的通信模式;如果是,则将AT命令发送给通信模块,通过通信模块上报到电网管控平台。本发明可以适配安装在配电自动化设备内,减少了不同厂家协调开发工作。本发明方法也可以扩展应用于配电自动化其他业务终端的5G改造工作中,比如集中器、DTU等。
-
公开(公告)号:CN115087113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673373.X
申请日:2022-06-15
Applicant: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道分配方法、中心控制节点设备和无线网络,其中,方法包括:预设中心控制节点在组网状态下,将当前初始化指令通过预设控制信道进行全网广播,以使各通信节点根据当前初始化指令中的当前随机因子,计算信道索引标识并生成回执信息,根据由回执信息生成的当前邻居列表组,计算当前全网信道干扰度,并判断其是否小于阈值,若否,将一个新的随机因子确定为当前随机因子,并返回执行预设中心控制节点在组网状态下,将当前初始化指令通过预设控制信道进行全网广播,以使各通信节点根据当前初始化指令中的当前随机因子,计算信道索引标识并生成回执信息的步骤。本发明降低了信道间干扰度,提高了网络在高密集度状态下通信质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