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098787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501804.4
申请日:2015-08-17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东南大学
IPC: H02J3/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基于十一宫图的配电网分布式光伏无功协调控制算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十一宫图的选择控制策略,以并网点电压和功率因数作为综合判据选择无功控制的调节方法;(2)采用等比例法使各可调节的光伏发电单元具有相同的无功调节裕度,各光伏发电单元在无功功率的上下极限范围内按照偏移量相同的原则进行分配;(3)采用等功率因数法使得各可调节的光伏发电单元具有相同的功率因数,排除不可调节的光伏发电单元后根据目标指令计算出全场站目标总无功。本发明建立了基于十一宫图的配电网分布式光伏无功协调控制算法,实现了各分布式光伏的协调控制,确保了配电网在正常、合理的电压下进行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4375038A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410670985.9
申请日:2014-11-2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福建亿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扩展的闭环同步配电自动化终端检测平台及方法,包括检测软件系统、电源模块、与电源模块分别连接的通讯模块、同步时钟、信号源、开关量检测模块和标准化检测接口组;通讯模块分别与检测软件系统、信号源和开关量检测模块连接;同步时钟分别与检测软件系统、信号源和开关量检测模块连接;信号源和开关量检测模块与对应的标准化检测接口组连接;信号源、开关量检测模块和标准化检测接口均可扩展,通过标准化检测接口组实现与被测自动化终端的连接;本发明可以实现多台终端的综合全自动闭环同步检测;自动分析数据生成检测报告,提高了检测的效率和精度;对不同的厂家、不同型号的配电自动化终端,提供了一个标准的检验平台。
-
公开(公告)号:CN105117975B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510478986.8
申请日:2015-08-0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输出功率值的分频预测方法,采用了基于灰色系统校正的小波神经网络,能从历史光伏数据中提取出预测日的出力趋势及特征,提高预测精度;采用了基于小波分解对历史数据进行分解,能对历史光伏数据进行多尺度分析,有效提取历史光伏数据的局部信息;采用了基于神经网络构建预测模型,有助于提取各种外界条件下光伏电站的出力趋势,提高了非晴天条件下光伏输出功率的预测精度;采用了基于灰色系统模型对历史数据进行建模,通过对历史光伏数据的误差分析,找出预测误差分布范围,为灰色系统校正提供了依据;采用了基于历史数据样本进行灰色建模,并对神经网络的预测结果进行进一步的校正,提高了神经网络预测结果的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375038B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410670985.9
申请日:2014-11-2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福建亿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扩展的闭环同步配电自动化终端检测平台及方法,包括检测软件系统、电源模块、与电源模块分别连接的通讯模块、同步时钟、信号源、开关量检测模块和标准化检测接口组;通讯模块分别与检测软件系统、信号源和开关量检测模块连接;同步时钟分别与检测软件系统、信号源和开关量检测模块连接;信号源和开关量检测模块与对应的标准化检测接口组连接;信号源、开关量检测模块和标准化检测接口均可扩展,通过标准化检测接口组实现与被测自动化终端的连接;本发明可以实现多台终端的综合全自动闭环同步检测;自动分析数据生成检测报告,提高了检测的效率和精度;对不同的厂家、不同型号的配电自动化终端,提供了一个标准的检验平台。
-
公开(公告)号:CN105048430B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510474824.7
申请日:2015-08-0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京软核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2H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自动泄放控制装置的微电网并网开关辅助灭弧装置,包括电流互感器、不可控整流电路、泄放电路和阻尼电阻;所述电流互感器的一次侧与PCC连接,二次侧与不可控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不可控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泄放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泄放电路的输出端与阻尼电阻连接,所述阻尼电阻接地。本发明在微电网正常运行时不会损耗电网电能,且在灭弧后会自动恢复到电网正常运行时状态,满足节能的需求,同时与传统的装置相比,造价低、技术要求不高、维护费用低。
-
公开(公告)号:CN105048430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474824.7
申请日:2015-08-0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京软核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2H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自动泄放控制装置的微电网并网开关辅助灭弧装置,包括电流互感器、不可控整流电路、泄放电路和阻尼电阻;所述电流互感器的一次侧与PPC连接,二次侧与不可控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不可控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泄放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泄放电路的输出端与阻尼电阻连接,所述阻尼电阻接地。本发明在微电网正常运行时不会损耗电网电能,且在灭弧后会自动恢复到电网正常运行时状态,满足节能的需求,同时与传统的装置相比,造价低、技术要求不高、维护费用低。
-
公开(公告)号:CN204731294U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520329898.7
申请日:2015-05-2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福建亿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1R1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标准电流与故障电流检测用电流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与配电自动化终端的主控单元相连的RS485控制模块、电流源模块,还包括分别与A相、B相、C相电流相对应的电流分配模块IA、电流分配模块IB、电流分配模块IC,所述电流分配模块IA、电流分配模块IB、电流分配模块IC分别与电流源模块、RS485控制模块相连。提高标准电流检测的效率和故障电流检测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204835519U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20583677.2
申请日:2015-08-0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京软核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2H9/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具有自动泄放控制装置的微电网并网开关辅助灭弧装置,包括电流互感器、不可控整流电路、泄放电路和阻尼电阻;所述电流互感器的一次侧与PPC连接,二次侧与不可控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不可控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泄放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泄放电路的输出端与阻尼电阻连接,所述阻尼电阻接地。本实用新型在微电网正常运行时不会损耗电网电能,且在灭弧后会自动恢复到电网正常运行时状态,满足节能的需求,同时与传统的装置相比,造价低、技术要求不高、维护费用低。
-
公开(公告)号:CN204731272U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520332219.1
申请日:2015-05-2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福建亿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1R1/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套配电自动化终端遥测检测中电流源施加系统,其有益效果是:第一、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只需一次接线即可完成标准电流源与故障电流源的接入检测,无需中断检测流程。解决了配电自动化终端标准电流源及故障电流源采用分立检测的方式导致的效率低问题;第二、本施加系统可同时检测多套终端,标准电流源及故障电流源等资源利用率高,解决了采用一对一检测的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第三、本施加系统可扩展,为配电自动化终端的批量检测提供可靠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204423139U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420774548.7
申请日:2014-12-1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上海金智晟东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5B23/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馈线自动化测试的数据再现装置,包括测试用例存储模块、初始数据存储模块、网络模型存储模块、动作数据存储模块、开关量变化数据存储模块、配电网络仿真模块和数据排序模块;所述测试用例存储模块、初始数据存储模块、网络模型存储模块、数据排序模块与配电网络仿真模块相连接,所述开关量变化数据存储模块与数据排序模块相连接,所述配电网络仿真模块与动作数据存储模块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仅存储测试用例、初始数据,网络模型,动作数据以及电气数据中的开关量变化数据,数据量小,不需要记录波形数据就可以实现整个测试过程的数据再现,从而找到被测的馈线自动化系统的故障,数据存储量小,准确度高,有利于推广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