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03493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410001092.9
申请日:2024-01-02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部煤系地层共伴生资源、煤、瓦斯共采方法,涉及深部矿井资源协同共采领域,包括如下步骤:选择煤系共伴生资源的岩层作为保护层开采层位优先开采,确定岩石工作面开采技术参数,并形成岩石工作面;采用岩石保护层工作面井上、井下立体联合抽采方式,实现被保护煤层内瓦斯抽采;被保护煤层消突后,在被保护煤层内布置采煤工作面,实现被保护煤层煤炭资源回采。该发明实现了煤系地层共伴生资源、煤、瓦斯资源共采,符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同时突破传统煤矿仅开采煤炭资源,对煤系共伴生的其他矿产资源考虑较少或没有考虑的开采模式,避免了煤系共伴生资源的浪费,实现了科学采矿。
-
公开(公告)号:CN116696482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914007.3
申请日:2023-07-25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E21F1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纤预测巷道顶板垮落的应用及使用方法,涉及光纤相关技术领域,包括:沿巷道走向方向将光纤固定在巷道顶板上;当巷道顶板上围岩发生位移掉落时,光纤在掉落位置产生光纤突变点;利用光纤输出设备获取光纤突变点的位置信息;通过对光纤突变点的位置信息进行分析,得到巷道顶板的变化信息,当变化信息中任意一项参数不处于预设的正常阈值时,则对巷道垮落位置进行加强支护;通过对巷道顶板的变化信息进行分析得到预测巷道垮落位置信息。本发明通过光纤输出设备实时监测巷道顶板的应力应变信息,能够及时发现围岩位移掉落等问题,提高对巷道安全的监测效果,且利用光纤突变点的位置信息,可以准确地确定巷道顶板发生变化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3982687B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111127679.7
申请日:2021-09-26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E21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冲击地压负反馈云模拟监测预警系统构建方法,包括获取被动反馈信号的分步式光纤和振动光纤,单片机扫频信号特征;信号特征峰值判断静态修正阀值是否响应于预警系统,上报云模拟系统将特征信号作为初始数据;初始数据由融合算法经负反馈数据修正构建模拟要素模型,构建煤岩层系统模型;本发明通过现有云模型进行云模拟得到能量积累发生冲击地压规律云,对能量积累量区间规划和预估阀值进行修正实行监测预警功能;在消除方法上,精准定位指导钻孔静态爆破释能卸压。本发明通过被动反馈、主动负反馈进行云模拟,得到了冲击地压发生积聚能量演化趋势,实现了多参数统一化耦合,具备自适应精准监测预警,可以有效预防冲击地压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3887637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175750.9
申请日:2021-10-09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矿安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深度循环神经网络的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预测与识别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深度循环神经网络的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预测与识别方法,在降低数据维度的同时放大了数据特征以及其内在的相关性;采用深度循环神经网络训练方法可以有效的学习到数据的内在特征,同时大量的模型训练证明该方法具有相当的鲁棒性;采用多种模型评价指标相互结合的方法,使得挑选出的模型更具有代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219676B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1910482259.7
申请日:2019-06-04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E21D11/18 , E21D11/00 , F16F15/02 , F16F15/023 , F16F1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冲击全断面可调控自平衡矿山支护装置,包括:用于承受作用力的X轴向构件、Y轴向构件、以及设置在X轴向构件和Y轴向构件之间的液压隔震传力弹性构件;所述Y轴向构件沿X轴向构件左右对称设置,并通过液压隔震传力弹性构件与X轴向构件连接形成支护结构;所述X轴向构件承受作用力时,将作用力通过液压隔震传力弹性构件施加给所述Y轴向构件,所述Y轴向构承受作用力时,将作用力通过液压隔震传力弹性构件施加给所述X轴向构件;通过X轴向构件、Y轴向构件、以及设置在X轴向构件和Y轴向构件之间的液压隔震传力弹性构件之间的装配,构成一体的支护结构,可以实现缓和、均化支护装置所承受的外部围岩变形挤压所产生的载荷。
-
公开(公告)号:CN111911234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751851.5
申请日:2020-07-30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煤矿样本精准采集与瓦斯预警机器人系统,涉及煤矿安全与开采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中央处理器、摄像装置、预警装置、导航装置、控制装置、机器人和5G通信网络,通过5G通信网络将自动扶梯智能监控系统联系起来,通过设置在机器人上的摄像装置、导航装置和控制装置对机器人的周围环境的瓦斯浓度和移动的路径进行监测和控制,从而实现了一种煤矿样本精准采集与瓦斯预警系统的联动管理,提高了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在使用时,可以有效敲击煤炭,使部分煤炭被击碎,掉落到地面上,在圆盘转动过程中,刷子可以对地面上的煤炭残渣进行清理,使得部分煤炭残渣依附在刷子上,达到收集煤炭残渣颗粒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4568253B
公开(公告)日:2017-09-12
申请号:CN201510009683.1
申请日:2015-01-08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巷道锚杆锚索协同作用光弹实验装置,包括实验台,实验台两端通过两根横梁连接起来,两根横梁上设有五个可沿两根横梁轴向滑动的底座,其中从左向右排列的第三个底座的固定块上安装环氧树脂制成的不同断面的巷道模型,并且巷道模型内布置锚杆与锚索模型,实验台的一端安装摄像头,另一端安装光源,其中靠近摄像头一端的底座的固定块上安装检偏镜,靠近光源一端的底座的固定块上安装起偏镜,剩余的两个底座的固定块上安装四分之一波片,检偏镜、起偏镜、两个四分之一波片位于同一高度,通过光弹实验系统的应用,极大地缩短了实验周期,减小了实验误差,进行锚杆‑锚索协同作用原理及支护参数优化设计的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5318824A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510815257.7
申请日:2015-11-20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分布式电阻应变片测量围岩松动圈的方法,制作加工测试元件,对PVC管体表面上的电阻应变片进行编号;施工钻孔,把测试元件放置于钻孔中,注浆、封孔,使得测试元件与围岩能够有效耦合。利用应变仪依次测出各个电阻应变片所反映出的围岩应变值,绘制出不同围岩位置与应变值的关系曲线,分析得出应变峰值位置至钻孔处之间的围岩处于松动圈范围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分布式电阻应变片测量围岩松动圈的方法,通过电阻应变片测量不同位置处煤岩体的应变来分析松动圈的分布范围,操作方便、快速经济、灵敏度高、测量结果易于数据处理,易于现场的实施。
-
公开(公告)号:CN104889057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350698.4
申请日:2015-06-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自由度弛张筛,包括支撑架组件、筛箱、活动梁、固定梁、橡胶剪切弹簧、动梁连板、惯性激振装置、横向激振装置和筛片。支撑架组件由前支撑架、后支撑架和激振器支撑架组成,筛箱通过橡胶减振弹簧支撑在前支撑架、后支撑架上;固定梁与筛箱固连,安装有活动梁的动梁连板通过橡胶剪切弹簧与筛箱相连接;筛片的两端分别与活动梁、固定梁相固连;惯性激振装置、横向激振装置的动力端固定安装在激振器支撑架的顶部。本发明的筛片能获得三个自由度的振动激励,且惯性振动与横向振动的参数独立可调,本发明特别适合潮湿和细粒度物料的筛分,具有结构紧凑、使用寿命长、处理量大、效率高、成本低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728422B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410018958.3
申请日:2014-01-15
IPC: G01N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相似模拟试验的自移式布料及振实装置,包括振动底板、可调导向装置、振动电机、可伸缩立柱、牵引装置、提升装置、布料装置、镇压辊和悬挂连杆。振动底板上平行安装有两个振动电机,用于振实试验材料;可调导向装置可实现其导向轮的换向;提升装置用于实现振动底板或本发明的整体升降,牵引装置通过可伸缩立柱和提升装置的共同作用可实现本发明整体移动行走;位于牵引装置后端的布料装置用于试验材料的充填和分布;镇压辊用于试验材料的整平和初步压实。本发明可替代人工实现相似模拟试验时试验材料的布料与振实,提高试验材料层夯实时的平整度、均匀度和紧实度,提高试验的工作效率和结果的精准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