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硅钢片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71098A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710655249.X

    申请日:2017-08-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自动硅钢片测量装置,包括:倾斜式工作台、自动行走装置、视觉识别及跟踪装置、计算机控制系统,自动行走装置上设有光栅测量尺,计算机控制系统包括一台工业级图像处理计算机,以及初始化模块、信息采集模块、信息处理模块、视觉控制模块、信息显示模块。进行硅钢片自动测量的方法:利用初始化模块设定本次测量所需要的初始数据,点击启动按钮,区别是无孔测量模式还是有孔测量模式,自动测量硅钢片、画出测量工件的轮廓图、显示测量结果。本发明可根据有孔与无孔模式及硅钢片长度实现自动测量,并且可实现与硅钢片数据表自动对比,有误差时发出声光报警,提升测量效率。

    一种全自动硅钢片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71098B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710655249.X

    申请日:2017-08-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自动硅钢片测量装置,包括:倾斜式工作台、自动行走装置、视觉识别及跟踪装置、计算机控制系统,自动行走装置上设有光栅测量尺,计算机控制系统包括一台工业级图像处理计算机,以及初始化模块、信息采集模块、信息处理模块、视觉控制模块、信息显示模块。进行硅钢片自动测量的方法:利用初始化模块设定本次测量所需要的初始数据,点击启动按钮,区别是无孔测量模式还是有孔测量模式,自动测量硅钢片、画出测量工件的轮廓图、显示测量结果。本发明可根据有孔与无孔模式及硅钢片长度实现自动测量,并且可实现与硅钢片数据表自动对比,有误差时发出声光报警,提升测量效率。

    一种内置CT装配结构
    2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541728U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720052782.2

    申请日:2017-01-16

    Abstract: 一种内置CT装配结构,包括水平设置的板Ⅰ和板Ⅱ、紧固于板Ⅰ和板Ⅱ之间的内置CT、竖直设置的内酚醛绝缘纸管和外酚醛绝缘纸管及紧固于两者之间的撑条、设置于板Ⅱ上侧且连接于内酚醛绝缘纸管上端的上夹木和设置于板Ⅰ下侧且连接于内酚醛绝缘纸管下端的下夹木,所述的内酚醛绝缘纸管两端分别伸出板Ⅱ和板Ⅰ且通过上夹木和下夹木水平固定,外酚醛绝缘纸管及撑条两端均未伸出板Ⅱ和板Ⅰ且通过上夹木和下夹木竖直固定。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置CT装配结构,省去金属材料的使用,从而避免金属件离电场过近或接地不良等易造成放电,对变压器安全运行不利的问题。减少物料种类,结构简单合理,夹紧牢固,节省成本,具有更好的绝缘效果。

    一种自耦三相变压器开关支撑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6312730U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621304016.2

    申请日:2016-11-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耦三相变压器开关支撑结构,包括与铁心夹件(1)连接的第一支板(2)、连接于第一支板(2)的第二支板(3)和第三支板(4);所述的三个支板均呈一侧开口的用于容纳变压器开关的矩形框结构;第一支板(2)与其开口侧相对的侧边连接至铁心夹件(1),在第一支板(2)开口侧一端经与开口侧相邻的两侧边分别连接至第二支板(3)和第三支板(4)与各自开口侧相对的侧边,且三个支板开口侧平行。本实用新型生产加工方便,有利于车间员工的操作,同时使变压器的整体结构变小,同时增加了变压器的强度,能够承受较大的开关重量。

    滑石片全自动粘接装置
    2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116191U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21037043.8

    申请日:2016-09-05

    Abstract: 滑石片全自动粘接装置,包括工作台、至少一台移动滑车及其上方设置的送料机构、放片机构、控制移动滑车及放片机构的PLC控制柜和视觉识别机构;所述的移动滑车包括沿工作台长度方向移动的主滑车和安装于主滑车上沿工作台宽度方向移动的副滑车;所述的送料机构包括设置于副滑车上的料筒和与料筒连通的滑道及滑道末端的取片口、胶桶和设置于取片口下方与胶桶连通的喷胶头;所述的放片机构包括设置于副滑车上的竖直臂、与竖直臂连接的水平臂和水平臂上的真空吸附器。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滑石片全自动粘接装置,通过智能化、自动化装置将滑石片粘接升级为全自动、标准化、规范化的工艺流程,保证排列整齐及粘接质量,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操作方便,可以完全代替人工操作,实现无人值守的全自动运行。

    带新型成型角环的换流变压器线圈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5007862U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20863990.7

    申请日:2021-04-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新型成型角环的换流变压器线圈结构,包括:线圈本体、主撑条,主撑条紧贴线圈本体的内径圆周布置;新型成型角环设置在线圈本体的内径侧的外侧,所述的新型成型角环包括导油成型角环、辅助撑条,辅助撑条粘接在导油成型角环的外侧面,辅助撑条与主撑条平行。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的导油成型角环上增加辅助撑条,可以有效防止成型角环变形带来外形起鼓、油流不畅通、散热效率降低等诸多隐患,进而消除了产生阻碍油流及漏油的隐患,增加了流过绕组油流的散热能力,在不改变线圈的绝缘强度、机械性能和整体结构的前提下,容易实现,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特高压换流变压器阀侧升高座排水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8077722U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820481703.4

    申请日:2018-04-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特高压换流变压器阀侧升高座排水结构,包括固定于阀侧升高座法兰的固定结构、连接于固定结构下侧的排水管以及固定于阀侧升高座筒壁上的用于固定排水管的定位板;所述的阀侧升高座法兰倾斜设置,固定结构为一卡接在阀侧升高座法兰外边沿最低位置的卡槽结构。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升高座产生的冷凝水和由于内部压力过高而喷出的变压器油对换流变压器运行环境的污染,同时解决了在吊运、运输过程中排水管磕碰变形问题,减小了运输中所占据的空间从而降低运输成本。(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