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289777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210926122.8
申请日:2022-08-0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IPC: F25D2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港口冷藏集装箱负荷的多层温度协同控制方法及装置,基于预测货物到港量、预测货物离港量、预测港口气象数据、预测港口负荷、预测港口用电量、预测新能源输出功率和集装箱热力模型,建立并根据日前-日内运行优化控制策略、实时调整控制策略、通讯故障应急控制策略和传感器故障应急控制策略;对港口冷藏集装箱负荷进行多层温度协同控制。一方面通过日前-日内运行优化控制策略和实时调整控制策略合理安排制冷剂装箱的制冷机出力功率,合理安排购电时间,降低用电成本从而提升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通过通讯故障应急控制策略和传感器故障应急控制策略大大降低因通讯中断和温度感应故障引发集装箱制冷能力下降的概率,减少经济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5001822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210621881.3
申请日:2022-06-0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时延判断的配电网安全认证方法及网关,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电力终端发送的数据包并对所述数据包进行解析,提取电力终端发送所述数据包时的第一时间戳;根据所述第一时间戳以及接收所述数据包时的第二时间戳,计算所述数据包的传输时延;将所述传输时延与所述电力终端对应的安全传输时延进行比对,并在确定所述传输时延与所述安全传输时延的差值在预设范围内时,判定所述电力终端通过认证。通过实施本发明实施例能够避免密钥泄漏后导致安全认证失效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781318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372297.3
申请日:2023-04-0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IPC: H04L9/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调控业务安全通信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将预设时间范围内的全部待传输通道信息标记为一个传输标的组,传输标的组包括多个传输标的,且每一传输标的均对应一个发起时间;根据预设的分隔符将每一传输标的划分为若干个传输分标的,将每一传输标的的传输分标的个数标记为传分数;根据发起时间、传分数和传输标的的标的数确定划分数;获取对应划分数数量的传输分标的,将传输分标的标记为一个传输部标的;将传输部标的按照传输标的的发起时间前后顺序组合得到发送标的,将发送时间融合形成发送时组;将发送标的、发送时组和分隔符传输至信息接收单元。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电力调控业务通信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143206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111471752.2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网络拓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力线通信网络拓扑控制方法及装置,包括中心节点设备发现若干个第一节点设备根据设备类型若干个第一节点设备进行分类并将属于同一设备类型的第一节点设备纳入到对应的子网络中,子网络和中心节点设备进行数据交换;中心节点设备通过循环第一扫描发现第二节点设备,判断不同第二节点设备的设备类型是否已经建立子网络,若已经建立则将第二节点设备分配到对应的子网络,若未建立子网络,则建立新的子网络并将第二节点设备纳入到新的子网络。有益效果:通过中心节点设备建立若干个子网络,相同设备类型的节点设备归属于同一子网络,在同一子网络内进行数据交换避免不同设备类型之间的数据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16502764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550289.3
申请日:2023-05-1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终端协同加速的多模态负荷预测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按照频谱进行分解的初始数据序列,得到数据序列集合,并将数据序列集合按照负荷预测算法进行分类,得到多组数据序列;其中,一种负荷预测算法处理一组数据序列;为每组数据序列进行并行负荷预测,构建最小化最大的目标时延的多终端协同优化目标;其中,目标时延包括传输时延和计算时延;根据分组交叉遗传算法对多终端协同优化目标进行求解,得到负荷预测任务卸载策略,并将负荷预测任务卸载策略发送给对应的任务卸载的各个终端,以使各个终端进行协同负荷预测;能够提升负荷预测的效率、准确性和边缘设备的资源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455908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426057.7
申请日:2023-04-1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 广东电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4L67/101 , H04L67/1012 , H04L67/1031 , H04L41/147 , G06F11/34 , G06F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服务嵌入容器的微服务负载预测方法及系统,收集台区内的容器部署微服务信息,并通过预设的负载预测计算方式对所述微服务信息进行处理,获得所述微服务信息对应的第一负载预测值,并利用预设的价值增益计算方式及价值增益方差计算方式构建偏好列表,以使根据所述偏好列表实现微服务嵌入容器,并计算所述微服务嵌入容器后的修正价值增益值,以使根据所述修正价值增益值对所述负载预测计算方式进行优化,并通过所述优化后的负载预测计算方式分别对所述若干个微服务进行预测,获得所述若干个微服务对应的第二负载预测值,提高容器资源利用效率及微服务负载预测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207494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376461.8
申请日:2023-04-1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带天线的E平面紧间距去耦技术,包括介质基板、贴片、微带馈电线和地面;两个所述贴片分别置于所述介质基板上表面,它们沿E平面方向放置且相互之间留有1/20波长的间隔;在与贴片间隙正对应的地面上蚀刻有折线型的去耦缝隙。本发明通过在地面上蚀刻相应的折线型缝隙结构,提高沿E面方向紧间距排列的贴片天线间的隔离度,有利于天线阵列的小型化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0519782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1910907053.4
申请日:2019-09-2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
Inventor: 郭德孺 , 施展 , 林冠强 , 罗慈照 , 何旭田 , 宋培芳 , 骆宇平 , 钟佰维 , 李树青 , 江飞达 , 缪海棠 , 朱纹汉 , 刘文昊 , 刁宇峰 , 杨涛 , 王信俊 , 苏旭健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通信网多通道选择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预置通信网中所有的通道;当第一候选通道的预设属性都满足预置业务需求时,基于TOPSIS多属性判决算法在所有第一候选通道中选择最优通道;当第二候选通道的预设属性不满足所述预置业务需求时,基于通道聚合算法在所有第二候选通道中选择最优聚合通道。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没有针对不同业务终端需求和现有通道资源高效地选择最优通道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955285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1702722.2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IPC: H04B17/391 , H04B3/54 , G06N3/0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力线载波信道的分层建模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采集多种终端的接入特征和拓扑变化规律;根据所述接入特征和拓扑变化规律,计算所述终端对应的电力线载波信道的评价函数;基于评价函数的经验值,将所述电力线载波信道划分为若干层;针对每一层电力线载波信道,分别通过预先训练好的共享神经网络进行建模,并实现电力线载波信道参数的层间共享;建模的结果用于配电网数据的传输。相比于现有技术,通过接入特征和拓扑变化规律计算评价函数,并基于评价函数进行分层建模,把具有相似属性的电力线载波信道划分到同一层,可以有效提高与实际电力线载波通信的适配性,构建的模型拟合空间大精度高,能支持配电网数据的实时可靠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15935240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706033.9
申请日:2022-12-2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IPC: G06F18/24 , G06F18/2321 , G06Q50/06 , G06Q50/08 , G06Q50/2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零碳建筑的负荷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利用交叉分类法,对零碳建筑的用电设备进行分组分类,得到零碳建筑的多个设备组;针对每个设备组,采用直接聚类法,对设备组中每个用电设备的日负荷数据进行聚类,得到用电设备的第一日负荷聚类中心曲线,以及对同种类的用电设备进行分组聚类,得到第二日负荷聚类中心曲线,以根据设备分组确定日负荷中心曲线,从而能够针对不同建筑物快速锁定负荷模型,能够快速有效的识别零碳建筑的设备负荷;最后根据用电设备的日负荷数据和第二日负荷聚类中心曲线,识别零碳建筑的负荷状态,以实现对零碳建筑快速有效的负荷识别,从而便于根据负荷状态调整零碳建筑的碳排放。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