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温测试装置及方法
    2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652922A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910934022.8

    申请日:2019-09-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恒温测试装置及方法,恒温测试装置包括:试验座体、盖体、第一加热件与第二加热件。上述恒温测试装置在使用时,将待测试剂放入试剂管中,再将试剂管放置在试验座体内部的处理腔中,待试剂管全部放入到处理腔后,将盖体盖在试验座体上,实现对处理腔的腔口进行封盖,使得试剂管处于密封环境中。对处理腔内部的试剂管进行恒温处理时,通过第一加热件与第二加热件分别朝试剂管的两端释放热量,即保证试剂管的整体均能够接收到热量。相较于传统恒温混匀仪,上述恒温测试装置能够克服由单个加热机构无法充分散发热量的缺陷,从而避免试剂管在试验过程中出现凝结现象,降低试验误差。

    散热封装结构及电池组件
    2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155322A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810119085.3

    申请日:2018-02-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封装结构,包括散热壳体、第一散热管、第二散热管、风扇组件及循环泵组,电池收容固定于散热壳体的收容腔内,收容腔内还分别设有用于装承冷却介质的第一容置腔及第二容置腔;第一散热管沿电池的中心孔轴向延伸,第一散热管的进口端与第一容置腔连通,第一散热管的出口端与第二容置腔连通;第二散热管位于风扇组件形成的气流的流动路径上,第二散热管的出口端与第二容置腔连通,第二散热管的进口端与第二容置腔连通。如此,冷却介质在电池的中心孔中换热升温,风扇旋转产生冷风气流吹向第二散热管,冷却介质在第二散热管内与冷风气流换热降温。如此循环形成一水冷-风冷不断换热的散热路径,散热效果好。还提供一种电池组件。

    散热封装结构及电池组件
    2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993922U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20204862.X

    申请日:2018-02-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封装结构,包括散热壳体、第一散热管、第二散热管、风扇组件及循环泵组,电池收容固定于散热壳体的收容腔内,收容腔内还分别设有用于装承冷却介质的第一容置腔及第二容置腔;第一散热管沿电池的中心孔轴向延伸,第一散热管的进口端与第一容置腔连通,第一散热管的出口端与第二容置腔连通;第二散热管位于风扇组件形成的气流的流动路径上,第二散热管的出口端与第二容置腔连通,第二散热管的进口端与第二容置腔连通。如此,冷却介质在电池的中心孔中换热升温,风扇旋转产生冷风气流吹向第二散热管,冷却介质在第二散热管内与冷风气流换热降温。如此循环形成一水冷‑风冷不断换热的散热路径,散热效果好。还提供一种电池组件。

    微流控生成气流道夹具
    2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913808U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20163627.X

    申请日:2020-02-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流控生成气流道夹具,包括夹具本体和气源接头,所述夹具本体设有气源腔,以及与所述气源腔连通的进气口,所述气源接头安装于所述进气口处,所述气源接头设有与所述气源腔连通的进气通道,所述气源腔的内壁面设置有透气件,所述夹具本体上还设有与所述透气件相对应的出气孔,所述气源腔内的气体经过所述透气件后能够自所述出气孔输出。本实用新型的微流控生成气流道夹具,能够为微流控芯片提供稳定的压力气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