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极扁钢方坯的生产方法
    2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94215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94327.1

    申请日:2024-10-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极扁钢方坯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电极扁钢方坯原料依次进行转炉半钢冶炼、LF电加热精炼、RH真空处理、大方坯连铸和堆垛缓冷,得到电极扁钢方坯;所述RH真空处理后,先将RH出站后的钢液在连铸平台保持钢液温度≥1575℃条件下进行5min~6min静置,再进行大方坯连铸。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生产方法,采用特定工艺步骤、条件及参数实现整体较好的相互作用,能够实现超电极扁钢方坯高质量稳定连铸,且得到的产品低倍质量良好,同时各项性能较好满足标准要求,其中,电阻率这一关键指标整体控制在11.0~12.7μΩ·cm。

    一种超低碳工业纯铁大方坯的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48513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408791.7

    申请日:2023-1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低碳工业纯铁大方坯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BOF冶炼,全程吹氩,控制造渣碱度,稠渣后红包、挡渣出钢,加入脱氧剂和新渣;S2、对钢水测温、定氧,加入铝线;S3、钢包进站加入活性石灰和化渣剂,并撒入铝丸;根据渣态颜色二次造渣,加入活性石灰和化渣剂;S4、强制降碳模式,控制真空度、氧气流量和钢水氧活度并加入铝丸,脱氧后循环;S5、大方坯连铸,全程保护浇注,投入结晶器电磁搅拌,不投运末端电搅,强制冷却。本发明通过控制钢包渣的氧化性使得生产的工业纯铁大方坯不出现皮下气泡,且能够满足连续批量生产和后续热加工要求,本申请还可推广应用于其他超低碳钢的生产当中。

    一种提高低碳低硅阴极扁钢钢水可浇性的冶炼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31369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407049.4

    申请日:2023-1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低碳低硅阴极扁钢钢水可浇性的冶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控制转炉终点温度,挡渣出钢,并进行锰的合金化;S2、加入铝线浅脱氧,全程吹氩;S3、控制出站C含量,剩余的氧加入铝丸脱去,脱氧后均匀化,出站首次加入第一含钙线;S4、加入钢水精炼调渣剂、高碱度精炼渣和铝丸,加热化渣后测温并取渣样,再加入高碱度精炼渣和铝丸,加入稠渣调渣剂,造成白渣,加入第二含钙线;S5、大方坯连铸,开浇前用氩气吹扫中间包,长水口氩气保护。本发明通过转炉—RH—LF—连铸过程钢水氧活度的控制和LF造渣工艺的制定与实践,有效提升了低碳低硅钢液的连续浇注能力和铸坯质量,铸坯皮下气泡缺陷和结瘤絮流问题均得到解决。

    一种钢筋的生产方法及钢筋

    公开(公告)号:CN114082906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360656.0

    申请日:2021-1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筋的生产方法及钢筋,该方法包括:制备第一直径的第一号材质的第一钢丝,第一钢丝的碳含量在0.15%‑0.20%范围内,硅含量为0.35‑0.55%,锰含量为0.35‑0.60%,硬度值为HBW 2.5/187.5不大于180;在连续浇铸预设型号的钢筋的过程中,将第一钢丝以第一速度喂入连铸机的结晶器中,得到铸坯;将铸坯冷却后,进行铸坯加热,铸坯加热时要求加热的最高温度为1220℃,均热段温度控制在1150℃‑1200℃范围内,总加热时间为120‑190min,将铸坯轧制成钢筋,达到消除大规格热轧带肋钢筋心部出现异相马氏体组织的目的。

    一种大规格高强钢绞线用盘条在线时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57225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171033.2

    申请日:2024-08-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轧钢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大规格高强钢绞线用盘条在线时效方法,工艺流程包括:中间包定氢→铸坯堆垛缓冷→铸坯加热→高线轧制→吐丝→斯太尔摩线相变后保温→集卷→PF运输链保温→精整、打包、称重→进缓冷坑保温得到盘条,在斯太尔摩线相变后保温过程中,辊道初始速度为0.56m/s,并逐段增加0.01m/s,保温过程分阶段进行,包括:第一阶段:温度为890±10℃~650±10℃,第二阶段:温度为650±10℃~590±10℃,第三阶段:温度为590±10℃~500±10℃,第四阶段:450±10℃~300±10℃,第五阶段:200℃±10℃~室温。本发明的方法解决了大规格高强钢绞线用盘条的自然时效期长,使用时易发生脆性断裂无法满足连续生产的技术问题。

    一种控制重轨钢冶炼过程的中间包钢水温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54704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342037.9

    申请日:2021-1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控制重轨钢冶炼过程的中间包钢水温度的方法,重轨钢冶炼过程包括转炉冶炼、LF精炼、RH精炼以及连铸;连铸的过程采用中间包线圈式感应加热,通过控制线圈式感应加热的总功率来控制中间包中的钢水的温度。本发明的控制重轨钢冶炼过程的中间包钢水温度的方法考虑到钢水浇铸过程温度、钢包状态、中间包的加热功率等因素对温度控制的影响,对重轨钢温度进行稳定控制。根据钢水重量、钢包状态以及对应的加热系数,制定合适的控制中间包的加热功率公式,保证重轨钢生产时中间包内钢水温度稳定控制在目标温度的±3℃。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