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878918A
公开(公告)日:2006-12-13
申请号:CN200580000530.5
申请日:2005-09-05
Applicant: 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IPC: E04B1/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B1/2403 , E04B2001/2448 , E04B2001/248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部件数量少而且可传递压缩力和拉伸力双方的应力的、构造简单的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和使用该接合配件的接合构造及接合方法,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1)连接上层侧的垂直框架构件(11)与下层侧的垂直框架构件(11),传递压缩力和拉伸力;其中:上述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1)具有金属制连接构件主体和接合部(3);该金属制连接构件主体具有跨于上层的垂直框架构件(11)与下层的垂直框架构件(11)沿垂直方向配置的长度;该接合部(3)在该金属制连接构件主体的两端部直接接合到这些垂直框架构件;配置于该接合配件(1)的上下各层的接合部(3)接触于各层的垂直框架构件(11)的垂直侧面,由跨于接合部(3)与垂直框架构件(11)朝水平方向打入的钻孔螺钉(24)固定。另外,为使用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1)的接合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878917A
公开(公告)日:2006-12-13
申请号:CN200580000528.8
申请日:2005-07-21
Applicant: 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B1/08
Abstract: 一种钢结构房屋的面板结构,所述钢结构房屋的面板结构,将面材铺设到将薄板轻型槽钢组装成矩形的框架上构成墙板,沿着矩形的四个边配置该墙板,构成各层墙,将前述墙板和将地板载置到地板托梁上构成的地板面板组装起来,构筑多层的结构骨架,在所述钢结构房屋的面板结构中,其特征在于,将前述地板面板的侧端部连接到下层墙板中的内墙侧的上端,并且,在配置在前述四个边上的墙板中,至少使对向的两个边的上下层墙板的端缘彼此对接接合。
-
公开(公告)号:CN1842629A
公开(公告)日:2006-10-04
申请号:CN200580000590.7
申请日:2005-07-21
Applicant: 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B1/08 , E04B1/24 , E04B1/2403 , E04B2001/2481 , E04B2001/248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钢结构房屋的结构形式及构筑方法,所述钢结构房屋的结构形式和构筑方法,可以消除用台座式建筑方法构筑钢结构房屋的建筑方法时的缺点,即,可以消除由于需要加强五金件等造成的结构复杂化的缺点,而且在可以保持作为该建筑方法的优点的通过使用墙板产生的施工容易性,其特征在于,在将下层用的墙板21安装到伸长至上层的连续的竖框间柱20上、构成一层墙(下层墙)22之后,将上层用墙板21安装到连续的竖框间柱20上、构成二层墙(上层墙)23,同时,在配置在下层的四个边上的墙板21中,将对向的两个边的下层墙板21b的上端缘29设定得比对向的另外两个边的下层墙板21a的上端缘29a低一段,将地板面板24的两个端部载置并支承在低一段的下层墙板21b的上端缘29上。
-
-
-
-
-
公开(公告)号:CN301516311S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1030515218.3
申请日:2010-09-14
Applicant: 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外观设计产品是减振用金属件。其用途为:建筑构件和施工元件,如“使用状态参考图”所示,本物品可用作减振装置的金属件,其连结于槽型钢及固定在固定螺栓上的型钢,与这些对象构件之间的相对位移相应地发挥能量吸收性能的减振用金属件。本外观设计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的设计,其中,立体图是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左视图与右视图对称,省略左视图;仰视图与俯视图对称,省略仰视图。
-
公开(公告)号:CN301516310S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1030515189.0
申请日:2010-09-14
Applicant: 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外观设计产品是减振用金属板。其用途为:建筑构件和施工元件,如使用状态参考图所示,本产品与支撑物组成一副对象构件与连接部件相连,利用相对位移相应地发挥能量吸收性能的减振用金属板。本外观设计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的设计,其中,立体图是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后视图与主视图对称,省略后视图;右视图与左视图相同,省略右视图;仰视图与俯视图对称,省略仰视图。
-
-
-
-
-
-
-
-
-